现实版《机智的医生生活》:匈牙利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了,苦不堪言

  我在匈牙利佩奇大学读临床医学

  

  小姐姐出国前原本就读于西安交大医学院,大一那年决定出国留学。2015年赴匈牙利佩奇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硕博连读。2023年3月接受采访时已读大六,刚做完毕业论文答辩,即将毕业,正在准备5月底医师执照的大考。

  文字整理:Lynn / 图片来源:受访学生

  THIS IS HU放弃西安交大,我出国留学

  我是维吾尔族学生,出国前我在新疆读高中,在宁夏读预科(其实预科时我就想出国留学),本科考上了西安交大的医学院。

  因为我爸爸在陕西读的大学,他一直建议我去西安交大。我去西安考了雅思,参观了西安交大医学院,和西安交大本校区的环境差距有点大,我不是非常满意,所以最终选择了出国留学。

  我2015年出国,目前在匈牙利佩奇大学医学院读临床医学六年级。本来我是有机会不参加高考就出国留学的,当时想去澳大利亚,我都已经放弃高考,开始玩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我考得烂到找不到名字,被我妈一顿臭骂。她说不行,你哪也不许去!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经历一次高考。于是,我被逼着参加高考,天天被摁在家往死里学,最后考上了西安交大。

  我妈对我比较严厉、严格,我到现在都怕我妈,每次考完试都要跟她汇报。我们医学院是五分制,我偶尔考个四分,我妈就质问我,为什么只考了四分?为什么不是五分?为什么拿不到五分?(其实4分已经很好了好吧,2分大家都已经很开心了)

  

  THIS IS HU为什么选择了匈牙利

  去匈牙利,这是全家共同决定的。我当时也尝试过申请美国和英国,但英国申请的专业我不想学,而且在英美国家学医,需要先上undergraduate,拿到当地身份,才可以学医,学费也实在太贵了。

  而欧洲国家(不只是匈牙利),是可以本科直接上医学院的,性价比比较高。东欧是有英文授课的,在德、法、荷兰学医要用当地的语言授课。我当时查资料,发现匈牙利的医学院世界排名还蛮高的,就去了匈牙利。

  刚来时我觉得自己下乡了。这里节奏实在是太慢了,效率比我们中国差远了。本来我是个急性子,在国内奉行今日事今日毕,现在被磨得有耐心了,慢慢适应了,觉得这样也挺好,学会了凡事要预约,要留一两周时间慢慢来。

  这里服务也不如国内。比如买东西时遇到店面准备关门,要是在国内,肯定是优先让顾客先买完东西再关门,但这边就会说,No!关门了,不卖!明天见!

  因为是基督教国家,佩奇的周日是family time,church time,商超不开门。周六周日街上没有人,很多家庭都会带孩子开车去旅行,周边有湖,有景区,城市里是空的。刚来时我不知道,整个人都懵了:我要吃什么?我该怎么活?现在学会了提前囤货,每周一出去逛街买东西,周日自己也在家休息。

  

  THIS IS HU中匈高等教育对比

  我和国内医学院的同学一直保持着联系,对国内学医的情况也大概了解一些。

  在匈牙利学医,本硕博直录是六年,如果读预科就再加一年,最多七年;在国内是一年预科,四年本科,三年硕士,如果读博那就更久了。而且在国内读临床医学,是从硕士阶段就开始选择专业方向,但匈牙利是直到你拿到MD Degree(医学博士学位)都是全科。也就是说,这里不分科,直到你已经拿到医师资格证,才开始选择你想做的具体方向。

  就医学院的学生而言,匈牙利的医学教育更up-to-date。因为我们都是evidence-based study(循证研究),我们的guideline是实时更新的,每年都在变,得学习最新的知识。

  比如有一次我们考糖尿病学的时候,糖尿病first-line therapy应该是metformin,但之前我们上课有提到过sulfonylurea,我同学在考试时就说了sulfonylurea,不料教授震怒,把他赶出去了。后来教授说,我同学用的是十年前的药,现在没人会用了。

  其实十年前的药也是药,到现在有些国家还在用这个,他的回答不代表他错了,只是没跟上guideline的脚步,这就让教授很生气。他们认为,如果已经有新的guideline,你就不能再按旧的方式去治疗病人。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请国际知名的业内人士来学校做演讲,还有emergency society或者surgical society等各种society,也有workshop,教授、博士生会和我们一起做这些workshop。我们每年暑假都要在医院实习,除此之外,大六这一年都是实习,所以我们的实践知识也比较到位。

  我们专业很少有笔试,绝大多数考试都是口试,学校会给我们一百八十多个topic,每一种病就是一个topic。考试时每人要随机抽取至少3个topic,然后就要给教授解释:什么样的人会得这种疾病,什么样的因素会诱发这种疾病,怎样诊断,怎样治疗,怎样预防,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并发症...这些问题你全部要向教授解释清楚。

  对于这样的考试方式,靠死记硬背是没用的。我有一些同学,他们有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但考试还是考不过。教授们都很厉害,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在死记硬背还是真正理解了。如果你不懂,不管记忆力再好,也过不了这个考试。

  一开始刚来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因为我们习惯了国内的笔试,习惯了老师上课划重点,告诉你哪些是一定会考的。而到了这里,全靠自己,平时的阅读量很大,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尤其大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很重要,等到了大三,你就要开始思考,哪些知识点更加重要。

  在考试过程中,你如果错在发病率只有0.1%的疾病上,可能问题还不大。但如果你错在治疗方式直接决定病人生死的这种问题上,那你会被立刻赶出去。所以你得搞清楚方向,小错误肯定是会犯的,你得学会辨别到底哪些是小错误,哪些是值得你花更多精力去研究的。

  

  相比在国内学医的小伙伴,我在匈牙利能拿到第一手资料,而且是最前沿的。比如我们教授前天去参加了一个conference,出台了一个新的guideline,他一回来我们立刻就要学这个新的guideline,国内的小伙伴们都会问我要文献。

  举个例子,我的论文题目是《非典型性股骨骨折》,我和国内的一些骨科教授也联系过,他们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只知道典型性的股骨骨折,他们还问我要我的论文。

  还有薪资方面,国内小伙伴都说工资太低了,而我们这从来不担心工资问题。我们在大六时,工资就能拿到40-100万福林。大六之前,如果你需要额外收入,你可以做兼职,在学校医学院工作,或者自己在外面找工作。当然,做兼职一定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否则得不偿失。

  THIS IS HU大三前的苦不堪言

  在大三之前,我非常痛恨我的专业。我经常想,怎么会这样?好难啊!我的天呐!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不学了!走吧,回家吧!

  大一大二这两年,我们没有任何临床课程,学的都是基础学科,比如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等等。

  大二是个分水岭,你如果能熬过大二,你大概率能成为一名医生,但好多同学都在大二退学回家或者转专业了。

  大二有解剖学的总考试,要考所有的骨骼肌肉,所有的内脏器官和所有的神经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考试,你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与此同时,还有physiology的总考试。

  总之,大二这一年会迎来你前两年所有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的总考试:医学化学的总考试,生物化学的总考试,生物物理的总考试。所以,这一年的学习量非常大,而且但凡挂一科,你都没法升到大三。

  

  THIS IS HU大三后的医生生涯

  从大三开始(我们称之为clinical year),我们就在学校附属医院的各个科室上课了。在大三开学之前,我们会有白大褂的授发仪式,这就代表你是个医生了。

  以前,你对教授要称呼professor,他们对你是爱答不理。但从大三开始,他们会说:你是我的同事了,这不是考试,我只是在和你讨论。你的身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觉得自己终于是个人了)。

  大三到大五这三年,要在我们在医院每个科室学习一学期,比如内科,外科,泌尿科,儿科,内分泌科,骨科,麻醉科,心理科,神经和精神科,耳鼻喉科,甚至眼科...医院里只要有的科室我们都得去学。

  而且,每场考试教授都以一种”你将要成为这一科医生”的标准去考你。虽然我们可能并不想成为比如眼科医生,但教授不管你以后当不当眼科医生,都以眼科医生的标准来考你,就很痛苦。

  大三学习压力依然大,而且考试科目更多了,但同时也更有趣了。因为在学习的同时也开始真实地接诊,觉得自己像个正儿八经的医生了。考试时会给你安排病人,你要自己检查,自己问诊,然后向你的主治医生报告,说你检查出来了这些,你问到了那些,根据以上情况,你觉得这可能是什么病,应该怎样去治疗...如此一来,你学的知识就可以真正地运用起来了,也更容易记得住,而且会很有成就感。

  虽然还没毕业,病人们都会叫你doctor(可以理解为实习医生),不会说你是个医学生或是怎样,在医院里,你就是医生。

  

  我们早上8:00会安排大的lecture,还有seminar(一般是一个半小时)。每科都有seminar,就是问诊。问诊时有老师在,老师就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讲这个疾病。

  至于考评标准,我们学校是看考勤,期中考试(看老师心情,有时是笔试,有时也是选topic)和期末考试(topic)。

  每科seminar只允许请假两次,而且你必须得有正当理由,如果生病了要提供医生开的病假条。甚至在疫情期间,如果因为得了新冠不能参加考试或补考,学校都不会多给一次机会,非常rigid,这一点让人很头疼。我有好多同学因为考勤不合格而挂科一整年。

  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你能从这个学校毕业,人生就没有什么更痛苦的事情了。在这里真的就是被摁在地上摩擦,被各种折磨,你如果挺过来了,那以后任何事都打不倒你,不会让你心烦意乱,因为都看淡了。

  

  除了考勤,如果你对病人的问诊有问题,治疗错误,这门课也过不了,你得重新考,但你有三次机会可以补考。比如糖尿病病人,如果你开了治疗心脏病或降血压的药物,这些都ok,不算错,但如果你开了对肾脏有危害的药物,就大错特错了,你会面临挂科。所以,是否会挂科,要看具体情况。

  前几天我们还在聊,有时考试特别特别mean,他们可能就是故意的,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抗压能力(在医院确实也见过没事找事的病人)。

  我记得有一次考试,我们都在门口等着,一个教授突然冲出来对我们大喊大叫:我叫你们的名字没听到吗?你们在干什么?把我们一顿吼。我们都懵了,等进去考试时,大家都乱了阵脚,很多人就因为这个没考过。

  后来教授跟我们说,他其实并没有叫我们,他就是故意的,看我们在压力下能做出什么样的决断,能不能正常的发挥...所以,这里的考试很random,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过临床医学的医生,确实需要很强的抗压能力。有时一台手术可能得三四个小时、五六个小时,不能上卫生间,不能吃饭,你要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我们专业挂率非常高,大一大二可能有60%,好不容易挺过了大二,大家以为以后不会再挂科了,没想到大三也很痛苦,至少30%,总之每年都有人挂科。

  我妈曾经问我:你有没有过不想学的时候?我说有!每天都有!她说你怎么不跟我讲?我说我敢吗?我现在已经大六了,昨天已经是我的最后一场考试了,我还给我妈拍照片,我学到晚上10点,学校里已经没人了,就剩我一个。我一边学一边哭,是的,都到现在了,该学的都学会了,还会一边学一边哭。我妈说,你都考了多少年的试了还害怕吗?她是没看见我们学校那些两米高的二十八九岁的德国大汉,考试之前,该哭的哭,该晕倒的晕倒,就是这么残酷。

  THIS IS HU关于语言

  我们学校有三种授课语言:英语、德语还有匈牙利语,你自己选,也可以三种语言都学,我就是后者,目前德语考过了C1。但我学德语其实是用来救命的因为大二时考神经解剖学的总考试,我差点挂科,学校给的补救方式就是去德语系把这门课考过,当时对我来说就是生与死的选择,所以我别无选择,就埋头苦练德语,终于把这门考试在德语系考过了。

  我有一个学期都是在德语系上的,最难学的竟然是心理学。这门课在英语系我们是不怎么听的,就是玩一样的课,考试也都是选择题。对于德语系学生来说,也像学abc一样简单,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德语阅读题。大家都半小时就交卷了,我考了一个半小时到最后一秒钟。我还曾尝试跟教授求情,能不能用英语考,被教授拒绝了,必须用德语考。

  我今年开始学习匈牙利语。其实在医院考试的时候,为了便于和病人沟通,研究病情,我们必须要用到匈牙利语,这些医学方面的匈牙利语,学校是会给我们教的。但因为我想毕业后留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我今年自己找了老师,专门学习匈牙利语。和德语相比,匈牙利语更难学。

  

  THIS IS HU关于工具推荐

  小红书上有很多人分享关于匈牙利的种种,我自己也会关注小红书,去哪里探店,在哪里留学,小红书上都有很多信息。

  关于学习,我们学校推荐的是amboss,如果你在学校,这个amboss账号是免费的,只需要用学校的WiFi去连它。 学校也会提供免费的Microsoft全套,UpToDate,Osmosis,这些也很好用。

  国外真的很喜欢用flashcard——anki,quizlet,大家会把考试的重点放在卡片上(是电子的),卡片的正面是问题,背面是答案,我们每个学科都会做这种问题卡片。

  THIS IS HU我对学校的评价

  我对我们佩奇大学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我们每年的校友会都会请一些已经毕业的校友回来参加,我们校友在北欧、德国的声望都很高。一个德国的校友告诉我们,他和其他德国本地毕业的学生一起面试,雇主优先选择了他。

  因为德国和北欧都知道,匈牙利对医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而且我们的practical knowledge也比他们本地学生要好得多,所以我们去找工作还蛮吃香的。

  我们学校的强势专业有牙医,医学,健康学,建筑学,还有computer science也很出名。文科专业我不太了解,我们可能更偏向于理科。

  我们学校现在环境也特别好,校园很好看,有一个非常好的餐厅,打饭的小姐姐都认识我了。我们学校也有阿拉伯的学生,所以在饮食风俗习惯方面完全没有问题。餐厅的人态度都超级好,笑嘻嘻的,知道我们压力大,还在咖啡上画笑脸,我们每天都从他们那里寻求安慰。他们本来开到4点就可以下班,现在为了我们开到晚上10点,甚至周末都开(因为学校图书馆24小时开门)。

  

  我们学校还组织交换生项目,我通过交换生项目去了奥地利,摩洛哥,波兰,还去了意大利,在当地的医院实习一个月,费用由学校承担,学校还会额外给生活费。

  THIS IS HU我的课余生活

  学习之余,我喜欢探店,旅游,蹦迪。我很喜欢蹦迪,我妈也知道。我经常会在出去蹦迪之前化得美美的,穿得美美的,给她发一张照片:我要出去蹦迪了!她说好,注意安全。

  我们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party,什么Spanish Party,Flag Party,Beer Pong,Wine tasting...你喜欢哪个就参加哪个。有Hiking社团,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爬山,春游,picnic。你还可以去博物馆,还有音乐会,学校会发免费的classical music的票。剧院有时会有英语演出或芭蕾舞演出,你都可以去看。每年还有各种festival:wine festival ,cheese festival,light festival...课余生活非常丰富。

  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音乐叫techno,那种industrial music,在西欧很出名。我们蹦迪有时是医学院的学生组织的,地点是在那种废弃的工厂里面,很奇幻,有时还很神秘,开始前半小时才公布地点,跟密室逃脱差不多。就一个DJ,一些laser light,大家谁都不理谁,就是疯狂的跳舞,对我们来说,与其找一个心理医生,不如就去那里发泄。平时也没时间健身,一周蹦一次迪,就当健身了,我蹦一次能减两公斤。

  前两天我们考试考到了中风和心脏病的治疗和预防,其中就提到,每周要有75分钟极度强烈的运动,或者每周2-3次150分钟的正常运动。我们绝对是高于75分钟了,五六个小时可能都有了,一个月一次就够了。

  顺便说一下,社交也很重要,如果你只是埋头苦读,不认识任何人,其实挺难的。比如我知道这一科什么方面的消息,他知道那一科什么方面的消息,我们彼此就会在这种聚会上交换信息甚至笔记,所以社交还是很重要的。

  

  THIS IS HU我在匈牙利的开销和日常

  我们第一年学费是$1.5w,但每年都在涨,今年可能$1.7-1.8w了吧。如果你全考四分、五分的话,学校会给奖学金,根据你成绩的优异程度,退学费的25%-75%。

  大六这一年实习,你如果交了学费,根据学校的系统安排走的话,是老师帮你联系和安排实习。但像我这种不想交学费的,就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给医院发邮件,在其他医院实习,就不用支付任何学费。

  当然,不管是工作还是考试,都需要你自己安排时间。不像国内,学校说星期一考数学,那大家全都星期一考数学。国外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周的某一天可以考试,你自己安排去吧!所以你必须事事要自己操心,我这几年已经被训练出来了,自己安排时间是OK的。

  

  我每年的生活开销大概是10万人民币,从去年我在外面工作开始,就没再问家里要生活费了。

  关于饮食,一开始我吃不惯,现在吃得很惯现在没有cheese就觉得生活没了乐趣。我一个新疆人,从小讨厌任何奶制品,现在我反倒更像一个新疆人了,没有奶制品活不了。

  布达佩斯的地铁和公交都很方便。我自己租房,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近,14万福林/月。有时候自己做饭,有时候点外卖,去学校的餐厅也很好,偶尔大家还会一起出去探店,很幸福。如果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8万福林就能搞定。

  因为今年一整年都是实习,考试时间是自己安排,所以我今年还去了挺多地方,比如克罗地亚,捷克,波兰,德国,荷兰...机票很便宜,有时你甚至能找到5欧的机票,经常会有这种便宜机票,还有学生折扣。如果你时间充裕,想走得远一点,可以去意大利,法国,马尔他,塞浦路斯,约旦,以色列,摩洛哥等等国家。

  平时购物我比较喜欢去德国超市,也可以网购,直接寄到学校,我们经常网购衣服,比如Asos或Fashionnova,shein都可以,也可以从国内买了转运。

  

  THIS IS HU聊聊我的工作

  我目前在布达佩斯的一家医院实习,在两家私立医院工作。最近也收到了一些offer,比如创伤外科,问我想不想在他们那里做住院医(后来就成为创伤外科医生)。麻醉科也给我发了offer,我比较想去麻醉重症监护。

  在国外,麻醉医生的地位和国内完全不一样。一开始我跟我妈说我要当麻醉医生,我妈直接对我吼了:我送你去医学院是为了让你当麻醉医生的吗?!

  后来我听了一个播客,是协和医院的医生讲的,原来国内的麻醉医生都是从其他科转过去的,比如护士转麻醉,皮肤科转麻醉,他们干的是国外的麻醉助手或麻醉护士的事,而且一直待在一个科室,每天做同一种手术,没有太多提升空间。

  但国外的麻醉医生不同,每天要转不同的科室,你不仅要懂小儿麻科,还要懂比如妇产科麻醉(妇产科麻醉跟正常的吸入性麻醉和注射性麻醉是不一样的),你甚至还要去肿瘤科,每天在不同的科室转,做各种各样的麻醉,你要会每一科的麻醉。

  而且国外的麻醉医生都是重症监护医生。有句话在医院里很流行:麻醉像巫术一样。在重症监护里,你什么都得会,这是最难的。在医院,大家有什么问题都给重症监护打电话,说我们这个病人快不行了,能不能直接送到你们那里去?

  

  国内很多人认为,麻醉医生不就打个麻药吗?不就是个闲职吗?大家觉得外科医生才高大上。然而在国外,麻醉医生在医院里头都昂得高高的,外科医生见了麻醉医生都点头哈腰。麻醉医生在手术室负责打麻药,在重症监护里得马不停蹄,一刻也不松懈地监护病人。尤其值夜班只有你一个人,重症监护科室可能有七八个病人,你根本睡不了觉。

  因为病人的生命体征每一秒钟都可能发生变化,你必须不停地做各种检查,量体温,测血压,检查血氧浓度,血氧酸碱度,再根据检查结果的变化给他停药、换药、调整剂量...这些你都要自己做(而不是做肺部检查时给一个肺科医生打电话说你过来做)。毕竟送到重症监护的病人都处在生与死的边缘,我们称之为zero or one,要么活着出去,要么去世。

  所以,麻醉医生才是真正的全科医生,一定得什么学科都会,什么都会做,一个人都能完成。麻醉医生工资也高,我的教授跟我说,一个月起薪最少是七八十万福林。

  

  THIS IS HU对实习的建议

  对于实习,你要提早开始计划,大五就要开始考虑了。因为要转不同的科室,你要想好先做哪一科,在哪一家医院做,然后就要开始发邮件了。如果没人回复,你一定要亲自过去。你亲自过去人家给你盖章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如果你不过去,只发发邮件或打打电话,人家可以不搭理你。

  如果你过不去,但医院里有认识的人,比如你的校友在爱尔兰某家医院工作,你就可以给你的校友发邮件,大家对alumni还是很重视的。

  在匈牙利,病人对医生非常尊重,因为没有那么多病人,我们3:00准时下班,有时不到3点就能下班,下午你爱干嘛干嘛,没人管你。

  THIS IS HU对未来的规划

  昨天我刚参加完毕业论文答辩,现在正在准备医师执照考试。匈牙利一年有三次医师执照考试,我们毕业时刚好轮上第一次,所以我就准备直接考了。

  大六读完后,我计划在匈牙利把麻醉医师和重症监护的specialization做完,然后申请英国,爱尔兰,德国和北欧国家的工作offer。匈牙利虽然也很好,但待久了也会腻,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如果将来回国就业,匈牙利的医学学历国内是认可的。这个问题我在出国前就和大使馆确认过。

  但我们毕业后,肯定没人拿着General Medical Doctor的博士学位回国。因为这代表你没有任何specialization,你还得参加国内的职业医师考试,选方向的时候,你得再从国内的硕士开始,等于降了一级。但你在国外成为一个外科医生再回国的话,就是博士学位。

  

  刚出国的前两年,我曾经后悔过,在家里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吗?非要跑到这里来受罪。现在觉得当初幸亏出来了,是值得的。

  这几年的留学生涯,让我改变了很多。

  刚来的时候,我去移民局办卡,我说我给你钱,你给我加急,结果我被赶出来了。人家说,总统来了都不能加急!我现在就学会了,不就两周嘛,我乖乖等,不加急,不加钱,没事我等

  跟以前相比,我变得更有耐心,更谦虚,更懂得关心别人,学会了怎样做人,学会了安排时间,也学会了照顾自己。以前在家里碗都不会挪一下,现在什么都能自己修,厨艺也练出来了,甜点也会做,连我妈都问我要菜谱。

  总而言之,现在是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了,又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努力变得更好。

  

  THIS IS HU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第一,不要骄傲。

  刚来的时候,我觉得中国学生的数理化很厉害,这边大一学的数理化,我们可能初中就学过了。当时入学有一个化学考试,考完以后教授直接给我说,这一学期的课你都不用上了,你都会了。我就轻敌了,觉得自己好了不起。

  后来上大体课,我们大体考是有一个人在你面前,老师会让你看着大体,挑出某一根神经,你不能挑错,比如在手上的肌肉你如果先碰了腿,那就算你错了。左右搞反也不行,因为医生的左右和我们平时的左右是相反的,你看着尸体,本来想说的是左,但你看着自己的身体是右,那就是错的。

  这个事把我狠狠打击了一下,我最后是在德语系过的大体课,如果挂了我就得回家了,幸好熬过来了,雨过天晴,现在觉得都是值得的。当时的事故现在都是故事,等老了可以写个回忆录了

  

  第二,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放弃。

  车到山前必有路,每一个医学生都要挂一、两年,说没挂科就毕业的,那肯定是家里有矿,给学校捐了个图书馆的。像我们这种普通学生,挂一两年是很正常的,尤其是中国家长,一定要坦然接受这一点。

  反正毕业的时候,你拿到的毕业证上不会写你挂过几门课,分数是多少。如果能坚持到最后,你就是一名医生。所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拿到医师执照,不管过程中你尝试了多少次,只要你想要做这件事,你就一定可以做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