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舟之役”到 “淆山之战”,看秦与晋的恩怨情仇(一)

  故事不是历史 历史就是故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韩胤到徐州见吕布,说“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原指秦晋两国用三段婚姻(公元前656年秦穆公娶晋献公女儿伯姬,公元前643年秦穆公女儿文赢嫁给晋公子圉,公元前637年文赢再嫁重耳)作为纽带,实现两个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后世把“秦晋之好”作为美谈,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

  那么究竟是“秦晋之好”还是“秦晋之恶”?笔者拟从“泛舟之役”到“崤山之战”,看秦晋两国的恩怨情仇。由于本文篇幅较大,今天分享第一部分——秦穆公“三定晋难”。

  三定晋难

  秦穆公一生致力于东出,在中原称霸,然而秦国东出的道路被强大的晋国堵的死死的,秦穆公明白,要硬拼出一条血路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代价太大,他便采取联合的办法。公元前651年到公元前645年,秦穆公除用联姻为手段外,还为晋国做了三件大事,学者们称之为“三定晋难”。

  

  秦穆公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元年,鲁僖公九年,晋献公二十六年)九月,晋献公去世,权臣里克、丕郑想要接纳公子重耳为国君,所以接连杀死两位国君——奚齐、悼子(卓子),使晋国处于无君状态。

  公子夷吾的随行大臣郤芮说:“如果让别人占据了国家,我们什么也没有了。如果能回国得到百姓,丧失土地没什么了不起。”于是夷吾向秦穆公提出请求,并许诺(注意是许诺,不是承诺):“如果我能即位,我将把晋国的河西八城割让给秦国。” 晋国国内大臣吕甥也派使者请求秦国帮助夷吾回国即位。秦穆公本想通过扶持一位晋国国君,增强与晋国的关系,或增强对晋国的控制,他本意想扶持公子重耳,但重耳谢绝了,于是他答应帮助夷吾,派大夫百里奚率兵护送夷吾入晋当上了国君,史称晋惠公。此为“一定晋难”。晋惠公还许诺事成之后,把汾水以北的百万亩田地赐给里克,把负蔡一带七十万亩田地赐给丕郑。

  晋惠公当上国君后就变卦了,拒绝割让土地给秦国,派大夫丕郑到秦国道歉,说:“当初我许诺把河西的土地割让给秦国,但晋国大臣们说:‘土地是先君的土地,你夷吾流亡国外,怎能擅自许诺秦国?’我争辩不过大臣,只能请秦国谅解。”更绝的是,晋惠公还杀了里克、丕郑及其党羽祁举和七位舆大夫,对里克、丕郑的许诺一并清零。

  公元前647年(周襄王五年,秦穆公十三年,晋惠公四年,鲁僖公十三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想起了自己的姐夫秦穆公,但怕秦穆公还记恨自己,犹豫不决。大夫郤芮说:“君主不必发愁,尽管我们没有履行诺言,但还是可以向秦国卖粮的,如果他们不同意,可就是他们不对了。我们收回割让河西八城的承诺,秦国也无话可说。”于是派人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史记》记载的是“借粮”,从《左传》)。秦穆公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有可能发生。救援灾荒,周济邻国,这是国家的道义,按道义办事一定会有福禄。”大夫公孙枝同意卖粮给晋国,丕郑的儿子丕豹坚决反对并请求趁机攻打晋国。秦穆公说:“晋君确实有罪,但百姓无罪。”他决定帮助晋国。

  于是,秦国调用粮船,装载粟米,自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顺渭水而下,东入黄河,再向北逆汾水而上,“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晋国都城,今山西新绛)”,全程七、八百里,人们把这次运粮称为“泛舟之役”,此为“二定晋难”。

  

  图片来自网络

  就像剧本安排的一样,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而晋国大丰收,自然而然地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秦穆公庆幸自己有过“泛舟之役”,对晋国卖给粮食充满信心。

  晋惠公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大夫庆郑说:“你凭借秦国力量才得以即位,但我们又违背割让土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理当答应,还有什么可商量的呢?”大夫郤芮、吕甥等却认为,没有割地给秦国,两家已成仇敌,给秦国救灾,无疑是给敌人助长力量,这事不能答应。大夫虢射说:“去年晋国饥荒,是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竟不知道夺取,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真是愚蠢之极。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国难道也要违背天意吗?现在最要紧的是联合梁国(晋惠公姥姥家),趁此机会,攻打秦国,瓜分秦国,才是上策。”惠公采纳了虢射的意见,拒绝卖粮给秦国,同时调动军队,准备进攻秦国。

  秦穆公得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于公元前645年春,调集三万兵力进攻晋国,三战三捷,东渡黄河打到韩原(今陕西韩城)。

  晋惠公率领六百辆战车,西进迎击秦军,在离韩原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让大夫韩简去侦察敌情,韩简回来报告说:“敌军少于我们,但勇于作战的人却是我们的数倍。”晋惠公问:“为什么?”韩简回答说:“因为你逃亡时依靠过秦国,回国继承君位时烦劳过秦国,饥荒时又吃过秦国的粮食,秦国三次给我们恩惠而我们都没有报答,所以他们才来侵犯。如今你又出兵迎战他们,秦军没有人不愤怒,晋军没有人不懈怠,所以秦军中勇于作战的人多。”晋惠公说:“不错。但我现在不迎击,秦国一定会经常来犯。匹夫尚且不可受人轻侮,何况国家呢!”

  

  图片来自网络

  十四日,秦、晋两军在韩原作战,史称“韩原之战”,可谓战况如戏,先是晋惠公的战车陷在烂泥中盘旋不出,秦穆公挥军向晋惠公冲来,准备擒获他;晋大夫韩简、梁由靡、虢射(乘坐同一辆战车)截击秦穆公,秦穆公没抓到晋惠公反被晋军包围,秦穆公负伤;就在这危急时刻,三百名曾偷吃了秦穆公宝马的野人(农夫)疾驰而至,拼命冲开晋军包围,不仅救了秦穆公,还活捉了晋惠公,晋军损失战车五百辆。

  秦穆公准备杀掉晋惠公祭祀上帝,周襄王因“晋是我的同姓”而请求赦免;晋惠公的姐姐秦穆夫人带着太子莹、公子弘、公主简璧以死相逼,要求饶了晋惠公。杀是杀不成了,便同意晋国求和。十月,秦、晋两国在王城(晋地,今山西大荔县东)订立盟约,晋国兑现之前的割地许诺,太子圉到秦国当人质,晋惠公回国继续做国君。此为“三定晋难”。

  这一年,晋国又发生饥荒,秦穆公赠送给他们粟米,说:“我怨恨他们的国君,而怜悯他们的百姓。晋国暂时不可以图谋,我们姑且树立恩惠,来等待有才能的人吧。”

  公元前643年夏季,晋国的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河西土地归还晋国,秦穆公把女儿嫁给太子圉,由于太子圉后来成了晋怀公,所以史书上称她怀赢。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怕其他公子近水楼台占据君位,于是撇下怀嬴自己逃回晋国。公元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史称晋怀公。

  秦穆公怨恨公子圉私自逃归,就决定从楚国迎回公子重耳,并联络晋国大臣,推翻晋怀公,更换晋国国君。(待续)

  参阅文献:《史记·秦本纪/晋世家》《左传》《国语·晋语》

  免责声明:以上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