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区:来“青海会客厅”赴一场河湟

  这里有悠久的河湟文化,这里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这里有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这里是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区。

  03:28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其中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区(以下简称“街区”)入选!

  

  平安驿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自古交通便利,是唐蕃古道、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传递官府文书、军事情报或来往人员途中换马住宿场所。平安驿是以河湟建筑、河湟美食、河湟艺术为核心,深度挖掘古驿“平安驿”的历史,以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结合民间传承手法,集中呈现的具有多民族特色的“青海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是国家4A级景区,是“青海会客厅”。

  

  深挖乡愁民俗 建造文化旅游综合体

  街区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约20亿元。以乡愁民俗、乡野游乐、旅居驿站、康养驿站、富硒科技五大板块分期建设。

  一期以“乡愁民俗板块”为核心,项目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以河湟民俗传统文化和河湟美食、茶馆、演艺、娱乐、非遗展示与现代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乡愁民俗文化板块。

  

  该板块主要由小吃街、酒吧街、作坊、客栈、农家院、茶楼、戏楼、儿童游乐区等组成。项目充分挖掘平安古驿丰富的历史文化、青海悠久的河湟文化、祈福文化和当地醇厚的人文资源,以湟水河生态为基地,以富硒科技为依托,河湟文化为核心,康养驿站、旅居驿站为两翼支撑,以创造新生活方式为目的,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深挖文化内涵 魅力优势引客来

  街区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内涵,以文化为依托,将平安驿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手工艺文化、歌舞演艺文化传播出去。营销渠道侧重自媒体及各种新型媒体,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相对弱化传统纸媒或电视广播。目前的传播重心在省域周边客群。

  

  已有相对固定的节庆文化活动、演艺活动,如社火节、电音节、戏曲节、赶秋节、马报平安,各类民族风情舞蹈演出等,为街区的口碑宣传起到得了重要支撑作用,客流导入效果显著。

  

  为增强游客信任感、体验感,街区采取商业的“前店后厂”模式,助力口碑传播及重复性消费。

  发挥产业优势 打造文旅新品牌

  近年来,平安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旅游强区战略,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文旅产业取得了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街区作为平安区重点打造的拳头品牌,依托“古驿平安”文化定位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富硒科技文化产业为依托,结合乡村振兴,积极发展跨界文旅产业。

  富硒办周边共47个温室大棚,占地不到100亩,种植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2010年,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通过 生态农业地球化学调查,初次探明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占全区769平方公里的78%,硒含量一般值为 0.23-5.179mg/kg,平均值达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并且具有富硒面积大、地层较厚、硒含量浓度适中、无伴生有害元素等优势。富硒资源作为平安区的优势资源,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的宣传、推广和开发,富硒产业已呈现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特点。

  

  观光农业(乡村观光)。在第一产业基础上经过对特色农业、景观农业、开发形成的以观光旅游为主导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代表性产品是多肉大棚等。

  休闲农业(乡村休闲)。第一、第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阶段,是在农业资源基础上通过旅游业的嫁接,实现的以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主要产品特征的综合发展阶段,代表性产品是草莓采摘园等。

  如今,街区成为“农业+旅游,就地城镇化、精准扶贫”的典范项目;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成为“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成为自驾游游客休闲的驿站;成为“河湟文化、青海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的展示地”。

  

  自2019年建成运营以来,街区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规范运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一座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高原旅游精品小镇已展现在大家眼前。街区先后荣获了“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特色步行街”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成为了青海旅游的网红打卡新地标。

  (视频、图片由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区提供)

  责编:李一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