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把脉开方”, 北大专家团队助力我市高中生涯教育发展——关注生涯教育

  伴随着新高考改革,为推进我市高中生涯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市教育局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朱红研究团队经过前期试点、不断协商,于2022年8月达成了“建构呼和浩特市普通高中一体化大生涯教育系统”的课题研究合作意向,并于2023年在我市各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大生涯教育的干预研究。

  目前,该课题计划正在我市试点学校进行中。那么,为什么要开展生涯教育?具体采取哪些模式推行?学校希望帮忙解决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红正在了解我市高中生涯教育开展情况。

  高中阶段亟需开展生涯教育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生涯教育是通过生涯知识技能、信念、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有尊严、有追求、有觉悟的心智模式,形成适合自己个性发展需求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新高考要求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规划确定选考科目,进一步依据专业确定大学。不管是学科选择、志愿填报还是学生未来长远发展都缺不了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伴随着自治区进行新高考改革,高中教育相关的改革正逐渐铺开,我市也逐步在普通高中构建一体化生涯教育系统。

  3月18日,在市第十四中学会议室内,市教育局与北京大学专家团队就我市高中教育发展现状、经验和挑战以及生涯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座谈。专家团队此次来呼,分别针对市教研室、市第十四中学、市第六中学、武川一中等试点学校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学校发展历史、校园文化、教学管理、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情况,并针对我市教育实际情况,制订了课题实施方案。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文梅多次带队前往北京进行合作项目的洽谈,她表示:“呼和浩特作为首府,在政策、地源、师资、办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短板也确实存在。通过多次与北大、北师大、首师大教育集团等高等院校洽谈,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我们选取了部分中学,就高中学生发展与调研、生涯教育生涯导师发展的行动研究等方面与北大团队进行深度合作,旨在促进教育均衡,合力推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打造全区‘教育中心’”。

  三年四种模式推行生涯教育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朱红研究团队针对我市教育实际情况,制订了课题实施方案,在未来三年,拟通过“区域研究”“迭代共享”“打造共同体”“教师生涯专项”四种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资资源共享、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教育公平,让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最终形成我市更多元、宽容、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第一种模式是区域研究模式,即以教育局为核心,在全市进行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研以及深度的访谈,通过调研形成一个数据库,可以为区域教育决策以及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

  第二种是迭代共享模式,我市有生涯教育起步比较早的学校,已经积累了一些很好的本土化经验,通过与这些学校和老师的合作,一起来打磨本土化的课例,让前沿的教育理念能够真正深入到教学一线中,让一线老师的实践更有深度。这个过程中,还要带动薄弱学校来参与到课例的研讨、学习和建设中,这样就可以把优秀的本土化生涯教育的课例辐射到生涯教育刚刚起步的学校,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第三种模式是选取两所典型性的学校打造生涯共同体。专家团队会对两所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干预,从教师培训、教师个人成长、家长教育、学生德育活动等多方面来助力学生生涯教育。

  第四种模式是教师生涯专项模式,即选取一所生涯刚刚起步的学校,进行教师个人生涯规划的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四种不同的模式,能够针对不同的学校,总结出呼市本土化的经验,来为呼市教育的整体改革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红说:“我们的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让大家认识到学业的发展是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一个孩子了解了我自己是谁,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如何度过我的一生,他的学习才会有更强劲的内驱力,他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他的学业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出潜力。这是我们整个项目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朱红表示,本课题计划旨在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区域性一体化大生涯教育体系,具体途径包括区域内生涯导师队伍发展、本土化生涯教育课程研发及不断创新、打造“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生涯发展共同体、实现区域内生涯教育资源共享,以及基于实证研究促进科学的生涯教育决策等。

  高校理论研究优势

  与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探索

  目前,我市高中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生涯教育实践方面刚刚起步,尽管市教研室已经开始为学校教师提供系列生涯教育培训,各校也开始派送教师到新高考改革地区考察学习优秀的生涯教育实践经验,但在高中生涯教育教学研究中,仍有很多困难需要专家团队提供支持和指导。在与市教研室的座谈中,教研员们都感到受益匪浅。

  市教研中心主任于秀娟对这样的合作模式充满期待,她说:“我市中学生涯教育教研工作的开展需要‘生涯理论指导实践’和‘在实践中总结完善理论’双重路径。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的衔接点,希望朱红教授及其团队在生涯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专业研究和团队资源,能从科研方法指导、生涯顶层设计、课题科研能力、特色教育模式、科研数据资源几方面提供支持,推动我市深度教研工作有效开展。”

  “做好薄弱学校的规划是教育质量均衡提升的第一步。我们双方会不断协商、磨合,直到提出更适宜我们本土的措施。”朱红说:“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被看到、被欣赏,都能够有自己更美好的、愿意去追求的人生和未来。”

  据悉,今后,市教育局将继续引进优秀团队、搭建项目平台,切实指导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工作,真正实现生涯教育的专业、高效和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

  学校希望在生涯教育方面获得这些帮助

  市第十四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月琴表示:“我校在生涯规划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生涯规划课也是学校的必修课。但是目前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亟需专家团队替我们‘把脉’,从形式上、活动内容上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指导,让生涯规划真正在学生选科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市第六中学了解到,就生涯教育,希望得到北大团队这些方面的帮助:学校方面,协助学校设计打造生涯教育共同体的校本方案,协助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为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辅导奠定基础。教师方面,定期组织与教师线上线下的交流研讨和培训指导,为教师在个人生涯以及生涯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提供咨询;希望可以提供优秀的生涯教育课例推动生涯教育课程质量的提升;同时希望团队带领学校有意愿参与生涯教育的教师共同参与调研等活动,提升对学校教师方法论方面的指导,为生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家长方面,定期开展调研和有针对性的生涯培训指导,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生涯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和指导者。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武川县第一中学了解到,学校在生涯规划方面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教师生涯规划在学科领域的渗透意识不足,学生也存在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欲望和动力。校方表示亟需专家团队能协助学校设计打造生涯教育共同体的校本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指导意见,以利于后期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学生对科目的选择。

  (记者 杨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