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音乐教师,该如何思考和践行音乐教学呢?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在音乐教育上投入精力与时间,当音乐逐渐成为人生“必修课”……

  作为音乐教师,该如何思考和践行音乐教学呢?

  — Music—

  相信这本书能给你启发

  《21世纪教育21人谈》

  苏杭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3459-2

  68.00元

  14个章节,

  中美21位音乐教师

  《21世纪音乐教师教育21人谈》以14个章节,呈现了中美21位音乐教师教育领域专家和学者就音乐教师培养、音乐课程改革、音乐教育目标设定、评估、教材分析与选择、观察和了解音乐教学对象、理解音乐学习,以及组织音乐学习内容等议题做出探讨。

  宏观思考与中观实操相结合

  这些探讨将音乐教师教育中的宏观思考与中观实操相结合,以音乐学科特征、教师发展特征和学生发展特征三者的交集为讨论范围,为当代音乐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及在职音乐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

  权威作者

  苏杭,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美国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的双执业认证教师。2022年获得上海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曾指导学生8人次获得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上海市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奖项。多次受邀对上海、浙江、广东、四川、新疆五省和自治区的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三次受邀出任“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和本级教师培训项目专家。

  从这本书,你能读到……

  文 | 苏杭

  这本由14篇文章组成的文集是我十二年来所见、所学、所思和所辩的论文合集。在这十二年中,我走访、居住过北京、杭州、奥斯汀、哥伦布、纽约、深圳、香港和上海八座城市,从中国到美国,再回到中国,求学和工作交织在一起。其中的观点纵横交织,从酝酿到形成前后得益于21位世界各地的音乐教育专家,他们既有我的老师,也有我的同事和朋友,故名《21世纪音乐教师教育21人谈》。

  音乐教师教育领域某种程度上高度依赖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上一级学科理论的发展。但它毕竟隶属于音乐学科范畴之内,因此也离不开音乐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但无论持有“教育观”还是“音乐观”的学者都不否认,音乐教师教育是一个高度依赖实践的学科。它的绝大部分理论来源于一线音乐教学实践。因此,探讨音乐教师教育问题应当是一个从讨论、探索、怀疑到再讨论、再探索和再怀疑的螺旋上升过程。一个最直接的理由是:自己学会和教会别人是两回事,它们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涉及教学的活动必然涉及到信息的交流、交互和交换。而这一领域中诸多基础原理,都蕴藏在这看似简单的信息流动过程中。

  回想2011年,我是带着问题走向当时的工作岗位的:人们习惯于以怎样的方式思考中国音乐教育的问题?其他国家的思考方式和我们有哪些异同?音乐教育目标应当怎样设定,又应该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如何安排教学过程,如何选择教材,如何观察和了解音乐教学对象?如何理解音乐学习,如何组织音乐学习内容,所有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学生身上获得反馈,从资深教师指导中吸取经验,从朋友口里获得忠告,从同事评价中反思自我。2014年,我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跟随尤吉妮娅·科斯塔吉奥米(Eugenia Costa-Giomi )和罗伯特·杜克(Robert Duke)两位教授学习音乐教师教育。三年后我又随着导师吉奥米转学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并于2020年毕业。我记得自己的I20表格上“专业”一栏清晰地写着“Music Teacher Education”。自此,我以标签的方式明确了自己的博士专业方向为“音乐教师教育”。

  在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杜克和黛安·沙勒特(Diane Schallert)教授的教育观和学习观对我影响深刻。前者教我智慧音乐教学,后者教我学习。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我对音乐教师教育最初的知识结构。他们强调人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回溯教学过程,这种对实践的认知,甚至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使音乐教育知识有条件转化为智慧。因此,学习、实践和反思三者的循环互动催生了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尤吉妮娅·科斯塔吉奥米教授的逻辑思维和实证研究训练让我受用终生。在检视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2011年初入职场时的那些问题的答案也在实践和反思中渐渐开始浮出水面:尤吉妮娅·科斯塔吉奥米教授和一众同仁带着我走南闯北,从哥伦布到纽约,再到爱荷华,从哲学、文化、概念界定、国际对比、教学问题、学习过程到理论原理,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像蜘蛛结网一样将原本分散的要点组织起来,今天一句,明天一笔地将这些话题汇聚成本书中的14篇文章。我要感谢这段过往,因为它反映出学习和积累过程的真实模样:没有人一次性全部回答了这些问题,所有的答案都在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而成。

  从2011年的提问出发,本书的整体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上篇:“宏观与中观”。

  前三篇谈的是音乐教育哲学、课程改革方针和国家课程标准,属于音乐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宏观研究问题。而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单元教学的总体设定则顺势将上述宏观研究问题以中观且实操的方式实现落地。因此这部分的五篇合称“宏观与中观”。

  第一篇由一段简短的书评开始,总结的是南佛罗里达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音乐教育系主任冯志强教授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育之道:中国古典智慧》一书中的古代中国音乐教育观及其对现代音乐教育活动的影响。在第二和第三篇中梳理了美国的音乐学科课程发展改革宣言和日本的基础音乐教育国家课程标准。这三篇从几个侧面,部分地回答了“人们习惯于以怎样的方式思考中国音乐教育的问题?其他国家的思考方式和我们有哪些异同?”这个问题。在借鉴美国和日本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后,第四篇谈了课堂教学具体目标的设置与评价,第五篇的素材则来自于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教授席恒老师的一次讲座,以布鲁姆的分类学思想为基础,在第四篇的基础上进一步谈“音乐单元教学的系统化设计”,这两篇针对的是“音乐教育目标应当怎样设定,又应该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以及“怎样以此为中心指导我们自己如何结构化地设计教学?”的问题。

  中篇:关于教学。

  这是音乐教师教育领域最为核心的问题。如何安排教学过程,如何选择教材,如何观察和了解音乐教学对象?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厘清教学时机、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等基本概念,第六至第八篇就是以这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展开。第九篇分析的是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的教材《即时投入》(Jump Right in),意在抛砖引玉,引发读者对音乐教材遴选方面的思考。第十篇以一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教学观察研究,目的在于拓展音乐教师对“学生群体”这一概念的理解,并探讨“音乐教师在什么情况下比较容易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沟通和教学”这一话题。因为在音乐教学中,把自闭症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不如把它当作一种学生认识和接触世界的独特方式来看待,因为后者不仅能开启音乐教师进行全纳教育的责任意识,还能使教师在与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过程中对比反思自己与普通儿童之间沟通的片段,在新思路中循序渐进地改善音乐教学。第十一篇受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系梁智轩副教授的启发,谈科技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目的在于以梁老师的案例启发读者打通学科界限,树立科技支持教学的意识,进行跨学科教学。

  下篇:关于学习。

  这是在音乐教师教育领域讨论最多的问题。它沿袭了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发展脉络。由于此部分的内容浩如烟海,我只选择了三个问题(学习目标、学习迁移和促进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进行讨论,用第十二至第十四篇回答如何理解音乐学习,如何组织音乐学习内容的问题。

  总体而言,这十四篇文章虽然从不同侧面陆陆续续地对我2011年入职时的疑问做出了解答,但这也仅能列举出音乐教师教育中千变万化的一个或几个例子。我更期待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地帮助读者启动头脑中的反思机制,让音乐教学从构思开始就有序进行。认识和意识到学以致用,本身也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但是意识到不等于做得到,做得到不等于做得好。把想法化成行动,本身就已经发生质变,而行动又能够得以推广,更上一层楼。理解音乐教师教育各个环节的要义,实践、反思、再实践这个过程既是在做着教师的本职工作,又是在审视自己,做自己的老师。我想起在德州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时的岁月。那时我们经常将自己的教学进行录像,然后再一起分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顺序、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从宏观到具体的教学行为,批评和提炼它们,然后进入新的教学。虽然教育学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有着将近四百年的历史,但是教育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刹那,就一直与外围领域的知识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不提教育学以心理学、哲学和伦理学为基础,又与数学、音乐、历史学等学科发生交叉,套用我的导师尤吉妮娅·科斯塔吉奥米教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说到底,你的教学是在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打交道”便可以说明,这十四篇文章思考的视角,并非仅局限于教育学,只不过是从“如何思考和践行音乐教学”这一问题出发,对音乐教师教育的宏观、中观、教学和学习方面做出思考。

  故此,我要感谢这十几年来遇到的这21位音乐教育专家,他们分别是:

  尤吉妮娅·科斯塔吉奥米、罗伯特·杜克、朱迪丝·加里森(Judith Jellison)、艾米·西蒙斯(Amy Simmons)、劳丽·斯科特(Laurie Scott )、黛安·沙勒特、索菲娅·金普森(Sophia Gimpson)、罗伯特·吉莱斯皮(Robert Gillespie)、肯尼斯·威廉姆斯(Kenneth Williams)、玛格丽特·扬(Margaret Youn)、大卫·赫奇科思(David Hedgecoth)、达里尔·肯尼(Daryl Kenny )、朱莉娅·肖(Julia Shaw)、威廉·巴林格(William Ballenger )、帕特里夏·坎贝尔(Patricia Campbell)、玛丽·科恩(Mary Cohen)、席恒、苏珊·彭斯(Suzanne Pence)、冯志强(Victor Fung)、刘沛、梁智轩。十几年来,我学习了他们的思想,汇聚成本书的十四篇文章。尽管他们的观点各有特色,但都不约而同地主张以简单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我的笔触稚嫩,但他们的思想深刻。期待读者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养料,也请各位专家、同行、同学和读者对所述内容的不当之处能够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本文摘自《21世纪音乐教师教育21人谈》序言,

  标题为小编所拟

  制作:陈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