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功利化无视人的存在,无视成长的需求

  教育一旦过分功利化,就会无视心智的存在,心智的需求,也就会把结论的出现视为学习的结束。我们知道,意义既存在于学习的过程中,更存在于学习的结果中。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不可省略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意义。

  当思维结束了紧张的探究活动之后,当学习从胶着状态进入平衡状态之后,心智的活动还没有结束。继续追问:活动结果的意义何在?知识的意义何在?须知,意义是心的滋养。

  

  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享有知识。而探究犹如艰难的攀登;意义领悟犹如站在高山之巅的环视,俯瞰。学生的意义领悟深度与教师的引导水平密切相关。例如课堂探究互动可以作为孩子们基于不同理解的思维的碰撞和不同参与水平的认知交流,其价值的关键作用在于老师的“导”和学生的“悟”,要求任课教师结合知识的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层次,将学科概念做恰当处理,变成学生能够认知的水平,让学生能够参与、喜欢参与、有效参与。

  

  意义领悟是培养学生心智品质和公共精神不可替代的路径。我们可以对以下两种学习做比较:一个学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他为演算的严密逻辑所吸引,为实验的奇妙结果所陶醉,为作品的深邃思想所折服,为人物的崇高精神所敬仰。他在学习着,交流着,吸收着,内化着,成长着。他是在“为学习而学习”。看另一种学习:他努力学习,很用功,因为他担心拿不到名次,得不到荣誉,受不到表扬。对后者而言,学习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学习仅仅是实现外在目的的手段。如果能用其他目的实现手段,他可能随时放弃学习。

  

  前一种学习在陶冶人的情操,后一种学习在助长人的浮躁。这种理解并不否认学习的工具性价值。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是尊重学生的生命需求,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关心成人们对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按照成人们设定的标准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