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刘雨欣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文章中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下一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要有新的战略性举措,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方向。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列出了19个城市群,目前承载了全国78%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GDP。2005年,我国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从此,中心城市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中心城市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我们省也要依托中心城市,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形成能够带动东北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
一是建设国家级哈长城市群,提升哈尔滨的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国家《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哈长城市群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群。大力培育以哈尔滨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发挥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现代都市圈的发展带动区域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培育地区中心城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鸡西、双鸭山、伊春等7个地级城市对本辖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提高北安、富锦、尚志等7个交通节点城市的发展质量,提升地区中心城市承接核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向本区域转移的能力。同时,打造一批经济强县和特色小镇,形成城镇网络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以对口合作为契机,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东北处于东北亚地区中心地带,战略地位重要,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提高开放水平。就我省而言,要加强与东部地区、周边国家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东北地区协同开放的整体合力。
一是提高对内开放水平。推动我省与东部、南部发达省份的对口合作工作,深入推进黑龙江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对接和交流合作,推进南北重点领域合作,借鉴发达省份先进的体制机制、制度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以南带北,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我省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黑龙江对俄的对外贸易水平。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提升边境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务实合作,进而取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突破,实现多边合作、多方共赢,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努力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合作。我省要加强与其他地区或其他国家在重点领域与重点区域合作,重点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建设一批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升我省大中城市对出口产品的支撑能力。充分利用好我省与辽宁、吉林的高速铁路通道和到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的铁路通道,积极促进我省与东北亚乃至更大范围的国际贸易合作。同时,利用与东部沿海对口合作和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外力倒逼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加速提挡。
以重点企业为依托,推动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意味着不同地区都应该拥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这就决定了未来区域或者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业。未来,要想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突破现阶段发展中面临的瓶颈,我们就必须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这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路径。
一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一方面,推进骨干企业升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骨干企业、国有企业做优做大做强,以有实力有潜力的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不断提升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其他企业发展活力。支持和引导龙江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吸引跨国企业到东北投资,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打造新经济支撑带,推进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优化重点产业结构。黑龙江应将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作为抓手。一方面,要加快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老字号”“原字号”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做好提升改造工作,提高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动能。从产业发展趋向看,近些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我们要去寻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就必须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坚持加大创新投入,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是建设优势产业集群。我省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竞争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我省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优势条件,建设千亿级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将我省垦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加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要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体系和业态模式,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环保装备、精密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带动投资、就业、技术、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