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真的“太多”了?

  原标题:研究生,真的“太多”了?

  相较于其他省市,作为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中央,北京研讨生毕业生人数超越本科生,并不稀奇。

  北京的研讨型大学和科研院所数量不断处于抢先位置,具有培育高学历人才的硬实力。从教育部近年发布的数据看,北京地域硕士研讨生招生量占到了全国的近10%,博士研讨生招生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20%以上,研讨生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在全国的占比也与上述比值大致分歧。

  此外,北京本研毕业生倒挂的现象,也早有预兆。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教育事业开展统计概略》统计,近几年北京研讨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招生人数的差距也在不时拉大。在2020年,北京硕博研讨生招生数初次超越本科生,多出79人,2021年则超越本科生2337人,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进一步扩展至6200人。

  思索到北京的特殊位置、研讨生教育的范围和质量,其一定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不过,详细到一些其他省市的研讨型大学,“倒挂”现象也不鲜见。从今年要毕业的2023届人数状况来看,至少有26所985高校存在硕博毕业生数量反超本科生的现象。

  除了北京高校之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届研讨生毕业生人数曾经是本科生的近4倍。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讨生毕业人数是本科生的2倍多,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的研讨生毕业人数超越10000人。

  不过于这些研讨型大学而言,在本科人才培育的同时,对“研讨”二字的投入度、注重度正在不时加深,而研讨生层次的学生范围,恰是权衡研讨型大学的重要指标,学校这种追求本身开展的内在动因,也提供了更多读研讨生的时机,众多985高校呈现硕博毕业生超越本科生也在预料之中。

  研讨生群体的蓬勃增长,还与近年来研讨生招生范围的扩展严密相关。

  纵观教育部历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开展统计公报》,我国研讨生招生数不断处于增长趋向,2022年招生人数到达124.25万人,比十年前整整翻了一番。同济大学教育评价中心主任樊秀娣也表示:“研讨生人数扩展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向,读研讨生的需求在增加,整个社会读研讨生的时机也在变多。”

  不过,在扩招下,研讨生真的太多了吗?研讨生学历“贬值”了吗?从目前来看,硕博研讨生是“凤毛麟角”的塔尖人才形势,并未改动。

  首先,成为一名研讨生的路并不好走,让我们经过一组数据来看看近年来的考研趋向。

  近十年来,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呈直线式不时攀升,特别是2022年报考人数,较之2021年陡增整整80万人,暴跌的报考人数,也让“考研热”这把火越烧越旺。另一方面,研讨生录取人数从2012年的52.13万人开展到2022年的124.25万人,则是坚持着稳步增加的趋向。十年间硕士研讨生的报考人数固然翻了3倍之多,但招生录取人数仅增长了2倍,而持续升高的报录比,也昭示着考研上岸非常困难。

  再次以北京为例,据北京统计年鉴2022显现,在2021年北京15岁及以上人口为51.11万人,其中受教育水平为大学本科的人数13.19万人,而受教育水平为硕士研讨生的数量才3.19万人,仅占全部1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6.25%。在研讨生教育兴旺、全国人才集聚地的北京,整体研讨生数量也并未“多如牛毛”,研讨生仍是比拟稀缺的人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