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教材删除《荷塘月色》! 部分家长认为, 文中有些描述不太健康

  

  

  朱自清先生更是另辟蹊径,没有选择歌颂父亲的伟岸,而是给父亲塑造了一个较为滑稽的形象。

  也正是滑稽的形象与父亲的威严相对比,作为子女此刻只有对父亲的愧疚与心疼。

  

  02一些家中对《荷塘月色》的反对

  内心繁杂,而独自出门,月下漫步,树影婆娑。

  

  相比于《背影》,《荷塘月色》引来了更多的质疑。

  这些朱自清先生自认为的美丽,在莫言老师眼里变成了无病呻吟、刻意为之。

  

  这些修辞比喻总和女性挂钩,比如将荷叶比作“舞女的裙子”。正是这些以女性为喻体的修辞,引来诸多不满。

  

  在家长的眼里,这种存在大量与女性相关的描述,让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孩子接触,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03正确认识《荷塘月色》

  但是《荷塘月色》真的像上述所说,如此的不堪么?那又为什么要收入教材呢?

  而作为当时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更要关心当时的中国。

  生活与家国都压在朱自清先生的心头,这也难免使得他不宁。

  朱自清先生并不爱她,两人的结合,也是封建礼教的产物。

  

  不难想象,朱自清先生内心长期地压抑,而自己的妻子却不能为自己分担,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折磨。

  漫步荷塘,朱自清先生在这一刻完全属于自己,在大自然中明晰了自己、享一霎安宁。

  

  性话题在中国一直都是备受关注,家长对《荷塘月色》如此关注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正确的性教育不是排斥性,更不是逃避性。只有树立正确的榜样,向孩子输入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让中国的性教育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