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后发赶超,新增一所直属附属医院!
湖南大学后发赶超,新增一所直属附属医院!
据湖南大学官方网站报道,2023年7月11日,湖南大学与湘潭市政府签订协议,共建湖南大学附属医院。
根据协议,湘潭市政府将湘潭市中心医院作为湖南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签约现场,湖南大学授予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大学附属医院”牌匾。
图片来源于湖南大学新闻网
据公开资料显示,湘潭市中心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现有编制床位2800张,在职职工3500余人,始建于1900年,其前身为美国长老会开办的“惠景医院”,是湘潭市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从办院规模来看,湘潭市中心医院在湖南省各级各类医院当中属于前列。此次,湘潭市政府直接将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交由湖南大学直接管理,变为湖南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对湖南大学发展医学学科具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缺乏医学学科一直是湖南大学的一块“心病”。
在2000年左右,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设置规划,原先隶属于国家部委管理的高校逐步转为教育部或者地方政府进行,其中卫生部直属的医科大学采取的设置策略是与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学校进行合并。
当时卫生部一共有11所直属医科大学,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
根据当时的设想,位于长沙的湖南医科大学是与当时湖南的最强高校湖南大学进行合并,但是湖南医科大学方面提出的要求,湖南大学方面难以接受,最终导致湖南医科大学与湖南大学未能合并组建。
据了解,当年湖南医科大学方面提出的条件有很多,主要包括2点:一是保留湘雅医学院的品牌,让“南湘雅”的牌子永续发展;二是在新组建的湖南大学中,原湖南医科大学的负责人要担任“一把手”。
对于这2点要求,湖南大学方面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最终给出的结论是:合并湖南医科大学之后,会对湖南大学的学科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不合并更利于湖南大学的发展。
最后,湖南医科大学与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商谈成功,顺利合并组建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则保持了原有的发展势头。
此轮高等学校设置调整完毕之后,合并医科大学的巨大优势让湖南大学始料未及。位于同城仅一路之隔的中南大学,合并组建之后的第二年,在教育部组织的2001年度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拿下17个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是湖南大学的好几倍。
合并组建第3年,中南大学顺利成为副部级中管高校。此后,在医学学科的积极助推下,中南大学在各级各类排行榜中,始终比湖南大学的排名更靠前。
尤其是2017年第一轮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发布后,湖南大学与中南大学更是拉开了一个层次的差别,让湖南大学重新审视了发展医学学科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因此,近年来湖南大学频频在医学学科上发力。2020年6月,湖南大学成立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短短几年时间,湖南大学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目前已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等多个与医学相关的学位点。
此次,湖南大学直接接管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作为学校的直属附属医院,将有望在医学学科领域进一步发展壮大。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截止2023年7月,湖南大学尚未开设医学类本科专业,已有的两个与医学学科关联性比较紧密的本科专业是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是从事生物基础研究的专业。
由此可见,湖南大学发展医学学科起步算是比较晚的,但提前一步直接把附属医院建成,也算是大手笔了,接下来湖南大学医学学科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