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如何转商科?

  国际政治专业在读,想要研究生阶段转换专业,请问一下大家的建议看法。谢谢!

  如今CS是留学申请中最为热门的专业方向,也会有很多同学转专业申请CS硕士项目。而转专业申请在专业背景上无疑会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在申请准备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自己在专业背景上的不足。我当时就是从商科转专业申请了CS项目,两者之间相差还是很多的,所以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转专业申请经历,希望可以给题主带来帮助。个人背景介绍我的大学是一所普通的双非本科,当时我学习的专业是e-commerce,这个专业总的来看还是更偏向于商科,拿到的也是管理学的学士学位。不过这门课和CS还是有一些关系,因为我们在本科需要学C语言,同时还可以选修一些用frontpage和JSP来做网站的课程。不过这门课中没有Java或是操作系统这些CS方向较为核心的课程,虽然大部分的同学在就业之后选择的都是去互联网公司,但是做的都是运营或者产品方面的岗位,和CS专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对于我来说申请CS项目是彻彻底底的转专业申请。说完了我的本科专业,接下来我再和大家说一下我的各项硬性条件,我本科期间的GPA在经过了wes认证后是3.94,托福的成绩是104分,GRE成绩则是324+2.5。整体来看我的标化考试成绩达到了申请的需要,但是并不足以帮我在申请中带来太大的优势,而我的GPA虽然高,但是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十分普通,所以这个GPA在申请的时候也是要打折扣的,因此我的硬性条件基本就是满足申请的要求而已。

  申请动机我其实很早就决定要申请留学了,我从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申请出国留学了,当时我最想要申请的项目其实并不是CS而是CMU的E-business项目,首先CMU是我十分向往的高校,而且这个项目也和我的本专业完美对应。可是不巧的是后来CMU取消了这个项目,而且在准备期间我了解到纯商科的项目想要在美国就业是很困难的,之后我也有了转专业的想法,那么CS无疑是我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也决定转专业申请CS项目。不过事实上我在决定转专业申请CS项目之前,我没有去分析自己的条件究竟适不适合转专业,而只是看中了CS项目就业形势更好也更有发展,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因为不了解CS项目的要求很容易导致申请的失败。而且和CS相关的项目也很多,如果不提前做好了解,那么在申请的时候会没有针对性,申请准备工作效率低,最终还会纠结自己到底要选择什么,这样会大大影响申请的结果。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无论想要申请什么项目,首先一定要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之后再了解自己想要申请的项目以及申请的要求,依次进行申请准备工作的规划,这样才能确保申请的质量。

  申请注意事项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留学申请的注意事项,首先是在刚刚开始的准备阶段,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申请的项目有足够的了解。我们先要到官网上了解项目的所有要求,要确保每一条要求都看清楚,尤其是看一下项目是否接受转专业申请。如果遇到了不能确定的事情,我们可以给高校的工作人员发邮件询问一下,千万不要怕麻烦,把项目的要求弄清是所有的基础。不过为了让我们对留学申请工作有更加清楚和全面的认识,我们的调查工作还要进一步深入,尤其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定位,来确定自己大概可以申请的目标。我建议大家可以去了解自己同专业的学长学姐的申请情况,因为他们的申请背景和我们是很相似的,所以他们的申请结果对于我们参考价值很高。我们也可以和那些已经有了留学申请经验的学长学姐多多沟通,他们的经验和指导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相当宝贵的。不过我们在借鉴前辈的申请经验时,不要过分盲信,因为申请录取的条件每年都是会变化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以分析,认清自己的定位。

  申请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申请的准备工作了,首先是标化成绩。标化成绩是所有同学在留学申请中都需要面对的,不过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太重视这方面的准备。这是因为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标化成绩一般只是作为申请的门槛存在的,我们也只需要达到项目的要求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就算我们刷到了高分对于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很有限的。尤其对于我这样申请CS项目的人来说,竞争的重心也并不在这些硬性成绩之上,大家也要结合自己申请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备考计划。个人经历接下来说一下我针对转专业申请做的准备,因为我本科读的专业和CS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所以这部分的准备工作也是我留学申请中的准备重点。我在大三的时候申请成为了一位导师的科研助理,他平时主要做的是智能优化算法研究,人也很nice。在她手下工作的时候,她首先会带我们去读相关的论文,让我们了解自己要做的工作,后续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她实现算法,而伪代码是导师提供的。这段经历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导师在最后发论文的时候带上了我的名字,最终文章投到了SCI二区。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提升了我在申请时的专业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经历我有了基础的编程能力,我也不再是和CS毫无关系的路人,所以同学们想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可以积极联系学校的老师看看有没有项目,一般老师都是很欢迎有热情的同学参与到项目之中的。除了这段经历之外,当时我还积极参加了一些CS相关的注意Fintech以及Data Science的比赛,这些比赛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背景,在这些项目中我也自学了很多专业的技能。虽然在比赛中我的成绩很差,最好的成绩也不过只是得到了全国三等奖,但是这些经历对于我conding能力的提升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对于我是很有帮助的。

  文书最后就是文书的部分了,这部分也是申请的关键,因为高校的老师都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之前的经历,并借此分析申请同学的软性实力并判断他们的综合能力。文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在高校老师眼中的软性实力,如果我们的文书质量不过关的话,那么我们之前做的准备工作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文书的准备环节。现在很多同学在写文书的时候都会将它当成是简历的加长版,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对,这样的话我们等于浪费了文书,因为它展现的内容和简历是重叠的。我们的各类材料在申请的时候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最好写上一些简历中没提到的经历。而且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我们需要和自己申请的项目相联系,在描写这些经历的时候最好可以通过一些细节体现出我们身上那些项目看重的能力和特质。同时我们还要表达自己为什么要申请这所高校和这个项目,我们未来发展的规划等内容,在写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也要和项目进行联系,这样更有说服力。因为高校在招生的时候较之于优秀的申请者,更喜欢那些和项目足够匹配的申请者。网申在完成了所有的申请材料准备之后,接下来就是最后的网申工作了。很多同学都觉得到了这一步就万事大吉了,但是这个步骤其实也是很麻烦和繁琐的,大家一定要重视。还有就是我们在网申之前一定要尽早做好学信网和WES认证,一般完成这项工作都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家也要预留出这段时间,避免错过申请的deadline。

  申请情况最后来说一下我的申请情况吧,当时我在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CS项目的录取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乐观,加上我自己是商科的背景,所以最终我决定还是主申和我专业相近的DS项目,辅申CS项目。但是最终的申请结果却令我大跌眼镜,那就是我申请的DS项目都收到了拒信,但是我却拿到了UVA和USC CS—37项目的AD。所以说我们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我们的本科专业和申请的项目是否相符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主要还是看我们自身和项目是否匹配。所以只要我们早早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结合项目的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相信大家都可以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