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这几位“大先生”在列
新华社消息,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传达习近平致信和李强批示并讲话。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许志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园长艾米拉古丽·阿不都、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张俐、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先后发言。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时代楷模”中的教师代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等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唯一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的学者高铭暄
公开资料显示,高铭暄出生于1928年,浙江台州玉环人,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高铭暄是唯一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的学者、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导、改革开放后第一部法学学术专著的撰写者和第一部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他曾师从苏联著名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达玛亨教授、尼古拉耶夫教授和柯尔金教授。
高铭暄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法学组召集人,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等职。他曾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4)、“全国优秀教师”(1995)、“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1)、 “切萨雷·贝卡里亚奖”(国际社会防卫学会2015年授予)、“人民教育家(2019)”等荣誉称号。)
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顾明远
顾明远,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顾问。
顾明远始终坚持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宏大视野勤勉治学、积极探索,在教育理论建设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对教育实践领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顾明远教授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撰写论文600余篇,著述40余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
贺克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85年、1987年和1990年分别获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环境学部主任;担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GEA)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ICCT)委员等。
贺克斌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的研究,在大气颗粒物与复合污染识别、复杂源排放特征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和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
浙江媒体潮新闻10日也刊文介绍了浙江两名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校长: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台江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陈立群和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
浙江媒体介绍,陈立群在2019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而蔡小雄是12名2023年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之一。陈立群从在杭州长河中学办宏志班到退休后去贵州黔东南州支教,让一所全州垫底的县城高中“脱胎换骨”,“爱与责任”是他40多年从教经历中的精神底色、蔡小雄最具标识的身份则是数学老师。他的数学课非常受学生欢迎,许多学生受他的影响,毕业后选择了数学专业,立志从事数学相关工作。
陈立群以台江支教为起点,将振兴乡村做成了退休后的新事业。如今的他已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仅最近一年就走访了7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当地高中谋划发展的路径,让一所所山区“差校”悄然蜕变。
蔡小雄的教育足迹同样越走越宽阔。梳理他的经历会发现,他带领着学校和团队不仅帮扶了浙江省内的景宁中学、开化中学等十余所学校和远在川西藏区的甘孜康定二中、阿坝州五个县中,还将教育智慧播撒到海外。通过推进迪拜中国学校办学,他和团队也正努力探索中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的运行新模式。
“学术犟人”蒋兴良
重庆媒体华龙网10日刊文介绍了在北京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蒋兴良教授。
1985年,蒋兴良考上重庆大学高电压工程技术研究生,从此开启了与高海拔和冰雪为伴的人生历程。在一些人看来,极端环境能源电力装备安全与保障科研是一块“没人喜欢的艰苦领域”,但蒋兴良一干就是38年。
在学生眼中,蒋兴良是一丝不苟却又令人敬佩的“学术犟人”,论文中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错误,他都不肯放过;在同行眼中,他是真正的“拼命三郎”,常年坚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比许多年轻人还能吃苦。
面对2008年罕见的冰雪灾害,蒋兴良带领团队自筹资金,边建设完善、边科学观察,通过长达13年的艰苦努力,在湖南雪峰山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能源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示电网覆冰形成及致灾机理,解决覆冰精准智能监测的国际性难题,提出了电网大面积冰灾防御方法,研发出世界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和大电流融冰装置。
团队所取得的国际领先突破性创新成果,先后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蒋兴良个人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创造了“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纪录的李庾南
江苏媒体南通网10日刊文《李庾南应邀在京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教师要做灯塔 指引学生成长》介绍了参加会议的南通市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李庾南。
李庾南出生于1939年,在南通市启秀中学教书从教66年,连续担任班主任超过60年,被誉为“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典范。她长期坚持在一线开展教学科研,创立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该项成果在2014年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为教育部在全国推广的60个基础教育改革成果项目之一。今年8月,李庾南的教学成果“班级育人”60年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至此,李庾南成为全国两次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第一人。
一生持之以恒只做一件事——教书育人。从教以来,李庾南一直担任班主任,创造了“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她坚守讲台最久,60余年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创始人;她执教的公开课、拍摄的录像课最多,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都听过她的课;她的讲学范围最广,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她被誉为“真正从课堂里走出的教育家”,也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众多荣誉和称号。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彦霖
本文作者:澎湃新闻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