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制度型开放是与过去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型开放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体现出我国开放重点的转变。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党中央赋予自贸试验区的重大使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为参照,推动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和调整。提升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优化审批流程,使市场主体更加积极创新创业。加强与东盟地区的跨境产业链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此外,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也是关键,应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和数字政府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投融资便利化。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制度型开放关键是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开放。通过制度型开放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实现国内制度与国际制度的互动,这对我们加快融入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外商投资的管理模式。抓住RCEP生效实施的机遇,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差别化探索。具体来看,应以RCEP条款作为优先对标的基础,在传统议题(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自然人流动、外资准入等)和横向议题(竞争政策与商务便利化、中小企业、监管一致性等)进行改革探索。
出台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措施清单和权责清单。注重创新措施的整体性,通过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让企业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要针对东盟精准发力,出台促进RCEP落地生效的措施和行动计划,推动RCEP各项协议内容落到实处。构建面向东盟的产业开放平台,筹建更多RCEP跨境国家产业园,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
利用好东博会开放平台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20周年。东博会经过20年的持续举办,已经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发展全方位经贸关系的窗口和重要平台。
东博会不仅只是展示国际贸易商品、拓展国际投资机会与合作,还能够为与会的各国专家学者、智库组织、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正式签署生效以后,各相关方有必要就如何高质量地实施这个多边贸易协定,以及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具体路径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这有利于各方化解分歧,达成最大公约数,实现更多的互利共赢合作。
广西自贸试验区具有面向东盟开放的地理区位优势,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自贸片区与东盟国家开展了多种形态的国际经贸合作,如钦州港片区与马来西亚的两国双园项目,崇左片区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合作。广西自贸试验区应加强与东博会的密切联动,把积极参与东博会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地位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好东博会带来的商机,拓展更多的面向东盟国家开放的高质量项目和平台。
加强与东盟地区的跨境产业链建设
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得到提高,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紧密,这对于广西自贸试验区与东盟10国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具有积极影响。广西应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的战略机遇,借助自贸试验区的优势,鼓励本地产业更好地融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东盟国家构建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跨境产业链,实现与东盟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加强物流大通道的建设,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扩大港口容量,提高装卸效率,优化铁水联运和陆海联运,建立高效的运输网络,推动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与海南自贸港加强联动,简化海关通关手续,以降低进出口的时间和成本,共同建立贸易信息平台,提供高效的信息申报和处理服务。
广西自贸试验区应加速融入东盟区域产业链。当前,随着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布局的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广西可以借此机会,发展跨境电子信息、跨境汽车、跨境绿色化工和跨境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链,以增强在区域产业链中的嵌入度和贡献度,实现错位发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自贸试验区应把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和规则,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率,持续彰显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田”作用。
建设“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广西自贸试验区要充分发挥自身内联外通、通江达海、沿边开放的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合作,共同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共享、项目对接、标准兼容、检测认证、金融服务、争议解决等一站式服务,共同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贸易创新中心。
建设“互联网+”数字政府服务体系。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在探索行政改革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应加快推广“秒批(核)”、推进“无证明自贸区”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结构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审查规则指标化、数据对比自动化,由智能终端设备作出材料受理、结果批复等,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区,将一些先进的做法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
探索建立服务业开放负面清单制度。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相关开放措施。服务贸易开放直接依赖于“边境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衔接。可率先探索健全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强化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法治保障,提升服务领域市场监管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作者分别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教授,广西自贸试验区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