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中学太平学校一课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项中上榜

  昆明信息港讯 近日,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项名单。安宁中学太平学校闫志仁老师申报的课题《中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规律与贯通式培养路径研究》成功立项,获批教育部国家青年基金项目,这是云南省中小学唯一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的国家级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研究项目。一直以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本着“择优立项、宁缺毋滥”的原则评审出立项课题并加以扶持培育。

  据悉,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2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24项,立项课题覆盖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涵盖269个单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350项,教育部课题174项。其中,中小学幼儿园(含特殊教育和省市教科院所)共44项,仅占8.4%。

  “今天我们每一位老师所做的每一件看似简单的科创教育小事,也许就是少年们未来科技强国的星星之火。”闫志仁说。课题主持人闫志仁是安宁中学太平学校科技教育中心的老师,他喜爱阅读,热衷科创。同事眼中的他,待人以和、敬业精业;学生眼中的他,包容热忱、亦师亦友。得知自己主持的课题成功立项,闫志仁老师说:“课题能代表云南省中小学上榜,课题组成员(均为安宁中学教育集团各校区老师)也备受鼓舞,我们认为,科创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多拿几张奖状,而是让学生在成长体验中汲取更丰富的精神养分,提升为中国不断崛起而读书的觉悟,这样才能从中小学教育层面真正担负起为社会、为祖国的未来储备大量科技人才的责任。今天储备一个科技人才,未来中国就可能少一个被科技卡脖子的技术领域。”

  谈及课题申报的初衷,闫老师表示:有两个背景,宏观上,202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给了我课题研究的方向引领;微观上,同年9月10日,安宁中学教育集团把“建设品质安中”作为学校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何明校长解读了品质安中的丰富内涵,并指明“六个重构”的实施路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贯通式研训共同体”,为学生的发展打造一条“贯通式优质成长链”。“贯通式”的理念为我的课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基于这两个背景,我逐步梳理出探究“中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规律与贯通式培养路径研究”的基本思路,并以此作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的内容。

  安中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激励老师们以“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的教科研思路开展课题研究,争做学术型、研究型、发展型教师。

  闫老师说:针对现有中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跨学科“片面融合”的状态、中小学科创教育缺乏系统规范的总结梳理、科创课程开发欠缺有效设计等问题,课题旨把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规律,探求和总结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和实施路径,促进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式科创教育中实现跨学段深度衔接、跨学科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资源的开发利用。

  他特别说明:“立项成功后,课题组将于2023年10月启动项目研究,计划以项目负责制为依托,通过深度学习、调查分析、实践跟踪、成果验收和推广运用,力争4至5年结题,最终形成包括研究报告、核心期刊论文、教材、各类案例电子资源包等形式的成果,争取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为中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

  据介绍,闫志仁老师申报的课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项中上榜,这预示着课题组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师团队为依托,以集团支持为动力,推动安中科创教育向纵深发展,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安宁中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开展教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推进理念、课程、课堂、管理、研训和评价的新一轮重构与升级,以共同的价值追求建设品质安中,以教育行动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