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最新国际经贸规则 抓机遇化挑战形成系统性开放
只要中国市场足够有吸引力,最终就会在市场主体的全球布局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贺小勇
本报记者杜晨薇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的作用?本报专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自贸试验区法律研究院院长贺小勇,请他为自贸试验区实践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记者:近年来,国际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这会不会对国家的开放格局带来影响?
贺小勇: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格局是我们根据自身战略需求提出的,并不会受到国际形势影响。自贸试验区建设10年来,发生了许多谁也没想到的国际变化。但对中国来说,不论是逆全球化也好、个别国家搞地缘政治也好,中国的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一个基本判断。所以今天当我们要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实践和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就必须要坚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判断,特别是持续利用好自贸试验区这一重要平台。
促进全球化过程中,我们时而面临的是经济问题,时而是政治问题。但无论是哪种问题,只要把自身的开放功能做强了,把改革深化下去,依然可以破解困境。
只要中国市场足够有吸引力,最终就会在市场主体的全球布局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记者: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间,结出诸多改革硕果。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改革仍停留在“个案”阶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贺小勇:试点后没有推广下去的改革的确存在,而这些方面也正是我们面向下一个十年,需要重点评估总结的。
一些改革在推广过程中遇到阻力,根本还在于改革的系统集成性不够。举个例子,如果境外的服务商可以给境内消费者提供服务,但支付体系没有打通,或者服务人员的资质不能互认,那这门生意就做不下去。
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深入研究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要让改革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协同。特别是自上而下要形成一个个链条,从需求侧出发,了解一个产业是怎么发展的、一个企业是怎么运行的,再出台政策。切忌每个部门只考虑自身的行政便利,只管其中一段,最后留下一个个孤立的节点问题。
目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已经组织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每半年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专家和地方官员都要深入基层、和企业面对面,确保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客观的判断。这实际上解决了政策“不落地”的问题。个别政策上面的设想是好的,但下面却没有应用场景,或者政策和施用区域错配了,都需要通过评估来予以纠正。
记者:前不久浦东新区提出将在国家和市级层面支持下,逐条对标CPTPP(《全面与进步跨伙伴关系协定》)、DEPA(《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对标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难点?
贺小勇:自贸试验区要实现高水平的开放,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和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不过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任何国际经贸规则对中国来说都是一体两面的,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不能说没有挑战的规则我就对接,有挑战的规则就不对接,而是要形成系统性的开放,既要开放,又要防风险。
具体地看,目前可能有几方面挑战,例如围绕“补贴条款”的争议;数字跨境贸易过程中的自由接触网络问题、数据跨境流动问题;劳工条款问题等。不过,这些挑战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既往的实践也证明,很多挑战是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修改、更科学的管理制度化解的。当前,用好中央赋予的立法授权,就是很好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