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李涛:时光有限,莫负本心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本期邀请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涛,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公共政策、农村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工作涉及乡村弱势儿童阶层再生产的日常发生机制及干预、中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与改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产闲置状况及处置策略、疫情以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综合状况追踪、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李涛,1985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国际学术辑刊《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副主编、执行主编,主编《共同富裕与教育反贫困》《共同富裕与乡村教育振兴》等。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教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行政管理》《探索与争鸣》《社会科学》《人文杂志》“Hommes & Migrations”等发表成果1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近30篇,多篇咨询报告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鉴定“优秀”。曾荣获“重庆市优秀大学毕业生”、“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首届和第二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019年)等荣誉称号。作为核心成员所在团队入选“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1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2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等。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李涛:我主要从事教育公共政策、农村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工作涉及乡村弱势儿童阶层再生产的日常发生机制及干预、中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与改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产闲置状况及处置策略、疫情以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综合状况追踪、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李涛:2007年我大学本科毕业后,有机会进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作为主要撰写人之一起草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并执笔撰写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总体理论分析》,开始关注城乡教育问题。之后,攻读硕士、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做了博士后,一直致力于农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研究。在学术研究上最重要的体会是要有“学术勇气”且“持之以恒”。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要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李涛:在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不仅包括学术研究本身,也包括个人成长方面的。在面对学术困难的时候青年人总是需要或多或少的磨练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在学术成长道路上,我觉得我的导师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在我遇到困难事而伤心难过的日子里,我的导师总是用他的亲身经历来苦苦开导和劝诫我,在给我提供各种成长建议的同时,又总是充分尊重和理解我的选择。正是得益于恩师不懈的悉心指点和耐心辅导,我才取得了一些学术成绩,导师曾多次和我聊天时谈到他从来没有将我当成学生来看待,而是始终当成能够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朋友与知己,事实上,和导师在一起共同学习、工作、调研、讨论和谈心的岁月中,我也始终切实感受到那种亦师亦友般感情的厚重和亲切。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李涛:在制度保障和物质条件方面,当前学术环境明显取得了改善,但也伴随着一些新问题,例如功利和浮躁,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其实学术就是人生,要坚守学术初心,要讲真话、做真学问,要慢工出细活,做到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精品。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要深耕经典原著和参与社会实践。读书要有针对性,要敢挑战舒适区,敢啃大部头,要重视阅读经典原著。读书要较真,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为了思维能力和思想视野的提升,锻炼我们批判性阅读、深刻思考等等综合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随时拧起包来奔赴田野”的学术执行力和学术锐气,要享读田野,青年人要有青年人的温度和态度,要有青年人的勇气和情怀,切忌唯唯诺诺、老气横秋,这才能给青年真正从事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学术研究“打牢基石”“增厚基础”。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李涛:在学术成长道路上,我受益于很多面向青年学者的扶持政策。例如我在2012年博士一年级时获批立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扶持项目《县域内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以“A”等鉴定完成结题。2013年博士二年级时获批立项2013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项目,资助我展开题为《底层社会与教育——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的博士论文研究,2014年完成博士论文后于2015年被遴选为“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后来又于2019年被评为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优秀成果奖。2015年申报获批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青年项目《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经过五年持续研究于2021年获“优秀”结题鉴定。2019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立项,这些研究项目切实给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后来成为我和研究团队持续性重要的研究方向。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李涛:我获批立项的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对我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助益,两篇获奖论文都直接受益于这两项研究课题的资助,它们是我博士论文《底层社会与教育——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28万字)、博士后出站报告《农村寄宿学校中的中国子代:城镇化进程中的再生产日常机制研究》(17万字)的一部分。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李涛:农村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强国的基石。候选人自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长期扎根田野一线摸清农村教育真实状况,对农村教育展开了长达16年的持续性研究,曾50余次深入中国20余个省份偏远村落开展大样本问卷调查,在四川和广西展开三轮总计近三年的田野驻村调查和定性研究,准确把握农村教育最新问题形态和真实变化。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教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Hommes & Migrations”等发表成果1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20余篇,成果受《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关注。持续关注“如何提供精准有效公共政策以促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实证调查基础上对农村教育重大政策难点问题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获重要批示并转化相关督导行动和政策文件,多篇咨询报告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并受邀全程参与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组织的文件起草工作。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李涛:只有看过去看得深刻,才能看未来看得长远。当前中国农村教育正处于快速变动期,在理论层面,我国农村教育领域对文献梳爬和史料研究的工作还远远不足,通过详细梳爬和分类整理我国农村教育近代以来的基础文献、深植中国文化土壤,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突破研究视角的局限性、研究内容的片面性以及历史研究的短时段性,在把握农村教育历程通感与大势基础上,采取点面交织、史论交错、述评交叉的思路展开研究,厘清学术演化脉络,建构原创知识谱系,讲好中国农村教育学的发展故事,为中国农村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奠定厚实基础,为推进中国农村教育学建设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价值。在实践层面,将持续长期扎根中国农村教育一线展开持续深入的田野调查,采取较大规模定量调查研究和教育民族志、社会人类学等定性研究方法,持续关注“农村教育真实状况”,通过较长时间的田野工作和多次回访追踪,准确把握农村教育最新问题形态和真实变化,提出有效的学理解释,开展科学的实验研究,为提供合理的政策干预奠定实证基础。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李涛:《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对我的学术成长给予了巨大帮助。2015年和2017年我撰写的《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路向的理论谜题》和《“惩戒术”与“关爱体系”——中国西部底层乡校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研究》两篇论文,分别被《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评选为“全国首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二等奖”和“全国第二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三等奖”,后来分别刊载于《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5期和2017年第4期,其中一篇被《新华文摘》2016年第19期“论点摘编”。2020年末受《探索与争鸣》杂志社邀请,作为召集人和负责人主办了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才年度论坛“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2020年),论坛受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同时召集了包括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在内的7位国内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高影响力的著名学者,组发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圆桌会议专栏系列文章(见《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4期)。这些面向青年学者的扶持政策,对我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帮扶作用。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李涛:“究极、通变、成言、行远”是我的学术座右铭。要抱朴守拙、坚守朴实的学术价值观,坚信内心的道德律是学术研究真正的最高评判者,时光有限,莫负本心。要结合自身情况找准一个热爱的研究问题和目标,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十年磨一剑,沉得下去,才能站得起来。与大家一起共勉。(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