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增补本)》一书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著作,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价值和时代意义。本书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过程、结构和总体的研究,展示出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基本原理的多维视角;立足现代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新发展,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经济学已有的理论结论和科学原理;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多方面地发掘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理论遗产和未知领域;弘扬理论探究和科学精神,有助于破除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经济学名下的各种偏颇理解和错误观点。

  本书初次出版后,于2006年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07年获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2007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多年来被多所高校长期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阅读研究书目。

  从社会经济关系新的实际出发,

  破除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教条式”理解

  马克思把一切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都看作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他对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特定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作了深刻阐述,从而不仅把经济学与其他一些学科区分开来,而且也克服了以往经济学的,特别是在马克思那一时代已陷于困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错误倾向。

  反映社会经济关系本质的任何一个经济范畴,在社会经济关系总体中都只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生动的既定整体的抽象的单方面的关系而存在”的。它们不是永恒的,都只是暂时的历史的产物。社会经济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运动过程,也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社会的发展程度不仅表现在时间的继起上,而且也表现在空间的转换中。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绝不能同社会经济关系的实际发展阶段割裂开来,而必须置其于特定的时间、空间的阶段和位置中。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否定经济范畴的社会性、历史性的观念作了深刻的批判。

  离开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就可能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原理作出教条式的理解,也就可能窒息马克思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的生机活力。这里,以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为例。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德意志意识形态》(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世界历史观问题,另一个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

  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的世界历史观。19世纪40年代中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也包括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这一论点所表达的意思是,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整个世界体现的将是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历史发展的具体的、不同的地域,已经不再存在了。也就是讲,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不仅在理论上而且也在现实中,任何地域性的现象已经不再可能继续存在。马克思想表明的观点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整个世界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毫无疑问的;对于世界历史来说,不管是哪个地域都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此后不久,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清楚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这就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观点。

  《资本论》第1卷是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研究对象的,所揭示的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深刻矛盾和斗争。德国的一些读者认为,《资本论》第1卷讲的是英国的事情而不是欧洲、德国的事情。马克思指出:

  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针对德国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讲了“死人”和“活人”的事情。他指出:

  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

  在马克思看来,当时的德国,作为后发展的资本主义,不仅受着逐渐死亡的封建社会的羁绊、束缚,而且也受着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制约、困扰。马克思据此所要表达的原理就是: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这个原理的内涵就是:发达国家的历史就是不发达国家的现实,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就是后发达国家要走的道路,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反过来讲,发达国家的历史就是不发达国家的现实;发达国家的现实就是不发达国家的未来。到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实际上还坚持这个观点,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的思想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看法。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思想发生的重大变化在于,他肯定世界历史有其统一性的同时,也从社会发展多样性的角度,说明世界历史发展有其极大的差异性。到1881年,经过10多年的思考,马克思开始意识到,由于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差异,世界各国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他认为:

  在俄国,由于各种独特情况的结合,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存在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发达和不发达同时并存的时候,不发达就有社会发展选择的可能。这种空间的并存性,使得不发达国家或者非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走出一条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并存的道路,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前资本主义国家可能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这就是说,社会演进实际存在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即可能跳过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而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必要按照历史的发展过程重新走一遍。这就产生了世界历史的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一般规律性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跨越性的路径选择问题。

  紧接着以上论述,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如果资本主义制度的俄国崇拜者要否认这种进化的理论上的可能性,那我要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难道一定要像西方那样,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工业的孕育期吗?

  俄国可以使用先进的机器、轮船、铁路,那么是不是为了使用这些先进的机器、轮船、铁路,就要像西方一样,再经过一个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工业化过程,或者讲机器大工业发展过程呢?马克思认为,再经过一个机器工业的孕育期显然没必要,可以直接运用先进的机器、轮船、铁路等,而这些先进的机器、轮船、铁路等是和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联系的,所以俄国可以直接拥有西方国家同样发达的生产力,而并不需要经过像西方国家同样的机器工业的孕育期。

  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还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在历史发展中社会形态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比如在对各种原始公社衰落历史的研究中表明:

  把所有的原始公社混为一谈是错误的;正像在地质的层系构造中一样,在历史的形态中,也有原生类型、次生类型、再次生类型等一系列的类型。

  在马克思看来,在历史的形态中,有原生类型的,就是和原始公社一般规律很接近的,几乎是原始公社一般规律所表达的那种原始社会或原始公社;但是,也有次生类型的,就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原生类型不一样的;还可能有再次生类型的,由于社会条件变化又作了一些转化等类型。由此可以看出,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即使是同一种社会类型中,也可以出现不同的具有各自特色的具体的社会发展类型。也就是讲,从历史的纵向关系来看,发展道路、发展过程有它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有它的一般性和多样性;从历史的横向关系来看,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也可能有原生类型、次生类型和再次生类型这样一些发展的多样性。这样就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在纵向上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横向上同样也有原生型和派生型。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一科学原理,同他在其他地方提出的科学原理一样,不管是从横向角度来看,还是从纵向角度来看,科学原理的运用都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不能不顾社会的和历史的条件的变化,僵化地、教条地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在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含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道路的横向角度的选择——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道路选择,也包含纵向角度的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派生型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这两方面的选择,既是对科学原理与科学原理运用关系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科学原理创造性运用的典范。

  (节选自《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增补本)》绪论)

  

  书籍信息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增补本)

  顾海良 著

  2023年9月出版/定价168.00元

  ISBN 978-7-5228-2270-9

  内容介绍

  全面把握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是全面理解19世纪40年代及之后的40年间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科学革命意义的基点,是认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也是现时代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者,马克思经济思想或称作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这里提出“马克思经济学”的概念,是为了区别于后来建立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基础上的、由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著作中有关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全面梳理,完整、准确地阐述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主要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体现这一学术和学理旨向。

  本书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有关马克思及马克思之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特别关注历史上有关的重要理论争论和新的理论探索,评价理论争论各方的主要观点、历史背景、论争结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本书在对以上两个方面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上阐明马克思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观点、相关研究和争论的结论性看法,对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必须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经济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回答。

  作者介绍

  顾海良,1951年出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马工程”教材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荣誉会长。

  历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教师、副所长、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校长(副部长级),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

  一 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的方法

  二 马克思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启示

  三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轫

  四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形成

  五 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

  六 19世纪70年代初以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拓展

  第二章 经济学研究的总体方法及其当代意义

  一 马克思对总体方法的最初认识

  二 总体方法的序列结构与要旨

  三 总体结构中范畴的运动及其特性

  四 卢卡奇对马克思总体方法论的探索

  五 总体方法论的当代经济学意义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演化及其当代意义

  一 对经济学体系的早期思考

  二 “五篇结构计划”的提出

  三 “五篇结构计划”到“六册结构计划”的转变

  四 “六册结构计划”到《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转变

  第四章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结构的论争及意义

  一 研究概况和主要倾向

  二 罗斯多尔斯基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三 吕贝尔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四 尼古拉斯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五 沃克雷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第五章 经济思想史探索的学理依循和主要形式

  一 经济思想史研究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形成

  二 “自我批判”和“历史路标”的主题和基本形式

  三 社会历史观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探索的根本方法

  四 经济思想流派与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理论趋向

  五 经济思想史“自我批判”形式与《剩余价值理论》

  六 经济思想史“历史路标”形式与“《批判史》论述”

  七 经济思想史比较研究的理论视界与学术遵循

  第六章 经济思想史的“术语的革命”和“引证方法”

  一 《资本论》“崭新的因素”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特征

  二 恩格斯关于马克思“术语的革命”论述的基本思想

  三 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的主要形式及方法论意义

  四 《资本论》“引证方法”的提出和运用

  五 “引证方法”与《资本论》第一卷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六 马克思“引证方法”在经济思想“科学史”上的意义

  第七章 劳动价值论上的科学革命

  一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异议

  二 唯物史观的创立对劳动价值论探索的重大转折

  三 向劳动价值论拥护者的转变

  四 劳动价值论逻辑思路的重要转折

  五 劳动价值论逻辑思路的展开

  六 对劳动价值论逻辑的系统阐述

  七 恩格斯晚年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第八章 经济科学上的伟大发现

  一 “剩余价值”范畴的提出

  二 关于“绝对的”和“相对的”剩余价值

  三 剩余价值与资本流通过程

  四 剩余价值形式与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

  五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六 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

  七 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

  八 两个伟大发现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第九章 “资本章”对资本理论的开创性探索

  一 对资本理论体系结构的开创性探索

  二 对“资本一般”和“许多资本”的开创性探索

  三 对资本理论的总体特征及过程的开创性探索

  第十章 “转形”问题论争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 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前对“转形”问题的理解

  二 莱克西斯和施米特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

  三 斯蒂贝林、沃尔弗和洛里亚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

  四 法尔曼和莱尔的探索及恩格斯的评论

  五 恩格斯对“转形”问题早期论争的评价及其启示

  六 “转形”问题论争的再现及其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补充”

  七 “转形”问题论争的延伸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解读”

  八 “转形”问题论争的拓展与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多维“重塑”

  九 “转形”问题与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命运的思考

  第十一章 经济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革命

  一 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认识

  二 科学技术在不同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发展形式

  三 科技革命的新发展与当代社会经济关系的嬗变

  四 当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

  第十二章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探索及其现代意义

  一 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思想史意义

  二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

  四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

  五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结构

  六 对社会劳动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探讨

  七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国家经济职能

  第十三章 未来社会的演进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 有责任透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

  二 对未来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的思考

  三 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基本特征的预测

  四 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五 人的发展的三大形式理论

  六 未来社会的人的全面的发展

  第十四章 马克思经济思想在西方的发展及其时代命运

  一 20世纪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 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论争的主题和特征

  三 马克思经济学在西方的主要理论趋向和类型

  四 马克思经济思想在西方社会命运的思考

  后记

  “增补本”后记

  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马云馨

  原标题:《顾海良 | 从社会经济关系新的实际出发,破除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教条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