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晨会精选:增发国债有助于财政四季度继续发力

  A股三大指数上一个交易日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78%,深成指涨0.61%,北证50涨0.98%,创业板指涨0.85%,沪深两市成交额8041亿元。两市超46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0.46亿元。板块题材上,互联网电商、纺织制造、证券板块涨幅居前;两市仅汽车整车、银行板块飘绿。

  今日券商晨会上,券商对中国REITs、国债、股指期货市场、中央政府、美债、RAM价格、国债、新能源汽车以及教育板块板块较为关注。

  中金:坚定看多中国REITs的长期发展空间

  ()发文称,从过去两年与市场的接触中,中国投资者多习惯于以融资的性价比来考虑REITs的基本发行意愿,以及可能认为资产定价不够高,供给就会变得不足,这些我们认为都是中国实体企业过去在传统的“开发+持有”模式下运行已久,市场容易产生的认知,而且往往导向REITs发展潜力不足的结论。但这些认知和国际市场的普遍发展经验不符,事实上资本循环、资产流转的基本需要,以及其对于经济和金融活性的促进,才是推动REITs市场发展的长期基本动力。未来伴随中国企业在负债空间、运营管理能力、收益率水平等各个方面的约束条件进一步显现,估计市场会认识到REITs发展的潜在势能是蔚为可观的。 市场未来会持续面对两对博弈关系,即发行方和投资方的价格预期博弈,以及市场内生波动(不稳定)和监管合理干预(维护稳定)的行为博弈。该环境下最合宜的投资策略或是回归对资产价值的判断,并关注中长期配置机遇。

  华泰证券:增发国债有助于财政四季度继续发力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今年财政宽松路径总体呈“J型”走势,9月达到年初至今同比财政赤字扩张的高点。随着增发国债和提前下达地方债额度双管齐下,9月财政扩张的态势有望延续。如果4季度财政赤字比年初预算多增1万亿元,并于今年4季度-明年1季度两个季度投放,有望支持经济增长年化约1.2个百分点。同时,我们认为防止地产去杠杆相关风险蔓延、以及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平台可持续性化债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此外,增发国债,以及提前发行地方债还有望支撑4季度社融同比增长约0.4-0.5个百分点。

  中金:预计中央政府在新增赤字中占比继续提升 中央加杠杆仍有空间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中央加杠杆,彰显了中央政府稳增长的决心。实际上,中金宏观认为财政加码是提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考虑到债券发行和投放需要时间,我们小幅上调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速预测分别至5.6%和5.3%,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在8%以上,并预计政策效果更多体现在2024年。四季度财政政策加码,有望稳住四季度乃至明年经济增长和经济主体预期,经济进一步企稳可期。展望明年,我们预计中央政府在新增赤字中占比继续提升,中央加杠杆仍有空间。

  中信证券:增发1万亿国债预计会对四季度及明年GDP将产生显著带动作用

  中信固收研报指出,增发1万亿国债、自2000年以来首度年内调整预算传递财政积极发力的信号,预计会对四季度及明年GDP将产生显著带动作用,有利于股市整体情绪的提振。对于债市而言,在支持信贷增长和实体经济修复的目标下,我们认为央行有较大概率在四季度降准,也不排除降息操作。若宽货币取向得以验证,财政发力对债市的影响或将体现为利空出尽的逻辑,长债利率调整后将具备较强配置价值。

  中信证券:RAM价格全线上涨,看好后市高端产品涨价持续性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行业周期角度,海外大厂稼动控制下存储供需逐渐改善,主流存储价格23Q3起持续回暖,我们看好产业链公司23H2业绩底部复苏,及24全年持续改善。国内厂商主要布局利基存储设计或主流存储模组环节,23Q2大部分存储厂商毛利率已至近年低位,库存见顶,营收/出货量出现环比增长,部分厂商利润端环比改善。我们预计23H2随库存去化,需求逐步回归,未来行业细分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修复机会,看好国内存储产业链周期复苏叠加国产化趋势下的投资机遇。

  中信建投: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920万辆

  ()研报指出,2023年9月中汽协口径国内新能源车销量90.4万辆,同/环比+28%/+7%,超出我们此前88万辆的预期;乘联会口径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2.9万辆,同/环比+23%/+4%,渗透率33.9%,环比-1.2pct。展望全年,供给的持续丰富和产业链降价将带来量的确定性,1-9月国内电动车累计同比增长38%,全年销量展望920万+,预计10月国内新能源车批售93万辆(含商用),同/环比+30%/+3%。

  银河证券:教育板块业绩边际改善向上趋势明确,龙头多元布局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证券表示,教育行业大概率是未来半年消费领域边际向上趋势最确定板块,在大消费板块内的比较优势凸出:1)双减政策带来行业供给出清,尤其是10月15日新政出台后,非合规供给有望加速退出市场,存量头部企业受益明显;2)需求侧依然刚性,在有序扩大高中招生规模+职普融通驱动下,未来十年高考人数持续增加;3)头部教育公司新业务转型进展顺利,多元化布局职教、教育信息化、直播带货等业务有望拓宽成长空间。近期国内外教育公司股价均有显著修复,但较双减前的绝对估值仍有修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