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湖南中医药创新性发展

  杨瑞容 刘蓉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湖南是中医药大省,近年来已形成以中药种植业为基础、中医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贸业为枢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为拓展的中医药全产业链,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快速。与此同时,湖南中医药发展仍面临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新技术含量较少等突出问题。推动湖南中医药创新性发展,应做到以下“四个注重”。注重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方针。君子和而不同,中医和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君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当前,中西医在临床和技术层面已初步实现“联姻”,但要达到全面、深度融合尚有一段距离,尤其在理论方面需要开展深入研究。这是因为中医和西医对很多具体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比如治疗一种疾病时中西医方法都用了,但是各按各的“方法论”来,有的实现了“1+1>2”的效果,有的却出现了“<2”甚至“<1”的尴尬情况。导致中西医“结而不合”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缺乏理论体系支撑的医学终究难以成为主流医学。鉴于此,应将中西医结合医学置于深厚久远的中医药文化背景下去理解研究,疏通其理论脉络,进而更深刻认识中西医差异、更有效推进中西医结合永续发展。注重创新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产生了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方盛制药、天地恒一等全国中药百强企业。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湖南中医药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应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积极研发医疗机构临床急需、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加强中医药科室建设,创新中医药防、治、养一体化模式;另一方面,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和中医疫病重点学科,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名医堂”工程,提升县(市、区)级中医医院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推动大力发展中医诊所、中医门诊和特色中医专科医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服务机构向高水平、连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连锁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注重促进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加强全省各地紧密合作,协同发展以现代中药产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主体的现代医疗产业,促进中医药产业数字化。比如邵东玉竹产业、隆回小沙江金银花产业是国内知名的地方性中医药产业基地,应努力发挥类似县(市、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其建设成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进而打造国家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现代中药绿色制造基地、区域性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国家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区。应通过引进大数据服务,强化中医药产业数字化引领,支持构建科技数据支撑有力、文化引领强劲的中医药产业链,在种植养殖环节夯实基础、在加工制造环节强化内引外联、在流通领域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注重打造中医药文化标志性品牌。湖南已形成以“炎帝文化”“药王文化”等为名片的中医药文化地方品牌。当前,应立足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重点发掘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重要影响的中医药文化,打造湖南中医药文化标志性品牌,以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中医药项目价值、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通过打造湖南中医药文化标志性品牌,促进中医药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融合发展,支持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健康主题景区,打造精品健康旅游线路。应鼓励中医药药膳、食疗等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推动中医药保健品、化妆品、保健器械等商品的开发;推广中医药产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更好为人类健康服务。【作者分别系长沙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长沙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编号:ND214514)阶段性研究成果】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