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诠释师爱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肖晓峰 陈碧娟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28个教师节来临,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中学的师生们越来越怀念原校长向开富。“学校尽管穷,但每年教师节,他总要想方设法给老师们过节。要么召开老师座谈会,要么请老师们聚聚餐。用最朴素、最真诚的心对待老师。”谈起原校长向开富,老师们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几个月前,向开富,这位年仅50岁、学校师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好校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工作了30多年的学校,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和老师,令人痛心、扼腕!

      9月4日,记者专程来到罗溪瑶族乡中学这个湘西南偏远的山区中学采访,所见所闻,让人崇敬,令人感怀。

      “去世前10天,他还在带病加班给孩子们上课。”

      4月19日,这是一个令罗溪瑶族乡中学全体师生伤心的日子,这一天,一个不幸消息传到学校:向开富校长在长沙一家医院动完手术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就在他去世前10天,他还在带病加班给孩子们上课。”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现任校长、时任学校教导主任周良仁,心情沉重。

      3月8日晚11时许,向开富像往常一样,还没回家。给毕业班上完两节晚自习辅导课后,他还在备课。妻子肖立群推开丈夫办公室的门,劝他早点休息。话没说上几句,向开富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肖立群赶紧打电话租车,将丈夫送到1公里外的乡卫生院。向开富病情严重,被转送到县人民医院,而后到了邵阳市中心医院。在邵阳市中心医院住了十几天院后,感觉病情稍微有些好转的向开富,要求出院。“学生们马上要毕业了,不能耽误太多的课。”病床上的他,内心牵挂的仍然还是学生!向开富除担任一校之长外,还兼任一个毕业班和一个一年级班的英语课。(下转8版)

      3月28日,向开富急匆匆办理了出院手续。第二天,他就出现在讲台上。

      从晨读辅导,到白天上课,到晚自习辅导,再到深夜备课、阅卷,还要承担学校繁重的行政工作,向开富拖着重病之躯,像往常一样陀螺般高速运转起来。

      4月8日晚,按计划,向开富有两节晚自习辅导课。第一节课上,向开富脸色苍白,全身流汗,站立不稳,几次打趔趄。周良仁看到这个情形后,心急如焚,马上向上级领导汇报,劝阻向开富上第二节辅导课。

      4月9日,向开富被紧急送到长沙一家医院。经确诊,向开富患的是心脏主动脉血管壁剥落。

      “这种病主要是长期劳累导致的,向校长是用生命诠释师爱!”周良仁动情地说。

      “对待学习和工作,他是拼命三郎”

      地处雪峰山腹地的罗溪瑶族乡中学,是洞口县最偏远、最贫穷的中学之一。学校在崇山峻岭间,距县城还有80多公里山路。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老师缺,初中英语老师更缺。1980年,高中毕业的向开富回到母校当起了一位民办英语教师。

      向开富读初中时,还没有开设英语课,只在高中学过两年英语。当时,他每月只有20多元的工资。除了生活费和资助弟弟妹妹们的学习费用,他一分一角积蓄,买了一台收录机,自学英语。

      “向开富学习非常用功。上课之余,他就关起门来自学,每天要学习到深夜12点以后。”向开富的初中同学、后来的同事刘永顺,回忆起那段往事。刘永顺从武冈师范毕业后,也回到罗溪当老师,住在向开富的隔壁。

      “对待学习和工作,他是‘拼命三郎’。”刘永顺说。最初,学校只有两名英语老师,而且都是民办教师。3个年级、8个班,分到老师每人至少要教4个班,向开富最多时担任5个班的英语教学,还担任班主任。除此之外,还要备课、改作业、自学。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即使后来向开富转为公办教师,担任教导主任和校长等学校行政工作,依然战斗在教学一线。

      “担任校长后,他每年至少还要教两个班的英语,一个毕业班,一个肄业班。”刘永顺介绍。

      每天一大早,向开富到班上给同学们辅导早自习;中午,是大家的休息时间,他也要组织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背单词、记短语;晚自习,只要别的老师没有占用,他就要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们上辅导课;每个周末的星期日,他还会安排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寄宿同学早点来校,利用下午的半天时间给他们“吃点菜”,重点辅导。

      “这些课,全是免费的。”刘永顺说。

      “山区的孩子,要改变命运,除了读书,没有别的捷径。老师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铺路、架桥。”向开富常说的这句话,是他的信条,也是他的行动指南。

      有付出,就有回报。一直以来,他的英语教学成绩处于洞口县8个山区乡的前列,他辅导的学生有近10位获得过全国中学生外语口语赛名次奖。他因此获得“省优秀教师”、“县优秀校长”、“县优秀党员”等荣誉,4次被县人民政府嘉奖。2008年,他还获评中学高级教师。自他2003年担任校长以来,学校也被评为“市文明单位”,6次被县教育局评为“毕业会考综合评估先进单位”。

      “在他的心中,学生和老师,都是亲人。”

      “如果没有向老师的帮助,我就没有今天。”在洞口四中担任英语教师的谭香莲,说起向开富声音哽咽。

      1993年,谭香莲进入罗溪瑶族乡中学读初一,班主任是向开富。由于姊妹多,谭香莲家里当时经济相当困难,初一时还能勉强供她读书。1994年,谭香莲的一个哥哥考上大学,需要一大笔学费,家里再也没有能力供她上学了。谭香莲选择了退学。

      了解到情况后,向开富连夜走10多公里山路,到谭香莲家作家访,并垫付了她的500元学费。1994年,学校派谭香莲参加全县组织的学科竞赛,谭香莲连竞赛费、车费和生活费都交不起,向开富又全部垫付了。1995年上学期,谭香莲参加选拔赛,报名费也是向开富垫付的。

      今年考上洞口一中的杨阳,初一下学期,在外面打工的父亲遭遇意外,母亲也改嫁,成了孤儿。忽然的变故,给杨阳打击很大,成绩快速下降。身为校长和英语老师的向开富知道后,把她接到自己家里,细心照料她的生活,并耐心开导她,辅导她的英语,还让她担任英语课代表。细致入微的关心,逐渐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快乐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很多同学的家离学校远,星期天回校时,在家里不能吃晚饭,到校后会很饿,学校也没有饭吃。细心的向老师和师母,每个星期天都会做饭给学生吃。”谭香莲的回忆又动人,又令人心酸,“由于饿得慌,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很多同学食量很大,所以常常出现菜不够的情况,向老师就会把家里坛子里面的腌菜拿出来。”

      向开富对职工同样体贴入微。

      由于年久失修,学校的教学楼多年前就成了危房。经多方努力,2006年,该楼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可拿到设计图纸后,向开富心里犯了嘀咕:3层的教学楼,每层只有一间教师办公室,全校近30名教师,每间办公室要挤近10人办公,太挤了不说,还会影响办公效率!

      向开富提出每层多建一间办公室。这无疑会多出6万多元的缺口。6万元,对于一个贫困地区的中学来说,是个很大的数字。一些老师不同意。 向开富一面耐心做老师们的工作,一面想办法向全乡的17个村募捐。

      “你们在家管好学校,求人的事情,我来做。”正是暑假,天气格外炎热。17个村,方圆几百公里的山路,全靠两条腿,上山、下山。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路,出了多少汗,磨了多少嘴皮,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天天一亮,他就出门,晚上才能回到家。

      真诚打动了村干部们,钱慢慢地筹齐了。2007年暑假,教学楼终于交付使用。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坐进新的办公室,师生们都笑了,老师们也慢慢理解了校长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