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儿童安全实验手册

  再过几天,为期不短的暑假就要开始了,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不用去学校,也没老师帮忙管着了。工作太忙,难免想让孩子独自在家待一会儿;临时下车办个事,偶尔会让孩子独自在车里坐一会儿;孩子爱玩,就给他买个仿真玩具枪、轮滑鞋;孩子贪吃,就批发雪糕、冰激凌放在冰箱里……作为家长,你想过吗,这些行为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今起,本报推出特别系列策划——“暑期儿童安全实验手册”。就孩子暑假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记者专门进行了实验,希望能给众多家长提个醒儿:孩子的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

  骗门实验

  陌生人敲门3个孩子都开了门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这是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儿歌,很多小朋友都会唱。那么,当家长不在家的时候,独自在家的小朋友真的不会给陌生人开门吗?

  近日,记者和家长商量好后,分别让3岁、5岁和6岁的孩子单独在家,记者以不同身份去敲门。结果是令人担心的,3个孩子都给记者开了门。

  【记者实验】

  实验时间:6月24日8时30分、20时实验地点:双塔西街一职工宿舍、北大街敦化新区小区实验对象:3岁童童、5岁航航、6岁非非

  3岁童童3分钟不到打开家门

  童童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她一直是由姥姥和姥爷带,而童童最亲的是姥爷。童童起床后,姥姥给她准备好一切,像往常一样外出跳舞,童童吃完早饭就要看动画片,姥爷说他出去买点菜,一会儿回来,出门前特意叮嘱童童他们带了钥匙,要是有人敲门,千万不要开门。

  童童会听姥爷的话吗?

  在童童姥爷假装离开5分钟后,记者来敲门,敲了几十秒,没听见屋里有动静。“童童,快开门。”

  没一会儿,就听到小脚跑步的声音,声音到门口停下了。

  门后,传出童童的说话声,可惜记者并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童童,你说什么呀,阿姨听不清,你快开门,姥爷摔倒了,腿上都流血了,阿姨来家里拿药给姥爷擦。”“流血可疼了,姥爷都哭了,童童,快开门,让阿姨拿药。”

  说到这儿,记者听到门把手转动的声音。此时,离记者最初的敲门时间只过去了不到3分钟。

  5岁航航听了几句夸奖就跟着记者走

  航航的父母平时都要上班,白天,航航被奶奶接走,晚上,航航再跟着妈妈回家。航航爸爸的单位离家远,经常会在19时40分许才能回到家中,此时的航航总要等爸爸回来,让爸爸陪他玩一会儿。

  19时20分许,航航的母亲假装拎着垃圾要外出扔垃圾,留下独自在家的航航。

  航航妈妈离开没一会儿,记者就上前敲门。

  “爸爸回来了。”门口,记者听到跑步和说话的声音,房门就被打开。

  看着站在门口的记者,航航一脸失望,“不是爸爸。”

  “小朋友,你这是3单元9号吗?”

  “不知道。”

  “你长得真帅气,你叫什么名字啊?”

  “航航。”

  “一看你就是乖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得小红花吧。航航能不能帮阿姨找找3单元9号是哪个家,阿姨明天告诉你们幼儿园的老师,给你发个小红花。”

  此时的航航看上去一脸兴奋,拉着记者的手就要离开。

  6岁非非问记者她的全名

  非非,今年6岁,即将进入小学。

  非非的家人离开后,记者开始敲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听不见任何动静。非非奶奶说,她在家玩游戏呢。“非非,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妈妈在楼下,让阿姨叫你下楼。”记者隔着门对非非说。

  脚步声响起。“你先说我叫什么啊。”“你叫非非呀。”“我的大名叫什么。”

  在记者说对她的名字后,非非打开家门。看着记者,非非一脸茫然,说自己不认识记者。可惜,虽然有疑问,她还是跟着记者下了楼。看着3位小朋友的表现,家长们由最初的笑变成后怕。“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开门。”他们说。

  本报提醒

  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如果孩子独自在家,家长有没有对孩子说,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表示,偶尔会对孩子说一说,但总觉得留孩子在家的时间短,说的次数相对少些,倒是常跟孩子说在外出不要跟陌生人走。

  “我儿子最喜欢开门,只要有人敲门,根本不问是谁就开门。”家长赵女士说,她以前一直以为家里有人,不在意孩子的举动,现在想想觉得挺害怕的,她会告诉孩子再遇到有人敲门,先问是谁,如果认识再开门。

  对此,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的相关负责人提醒,孩子独自在家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

  遇到有人敲门,先从猫眼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身份,如果是陌生人,坚决不开门;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让他们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远方亲戚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请其等家长回家后再来;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可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使其离开。

  本报记者 杨洲芬

  爬高实验

  那么高的窗台孩子一下就爬上去了

  近些年来,不断有孩子从窗户上掉出来的事情发生,有的孩子幸运地被好心人接住,捡回性命;有的孩子则不幸身亡,留给家长永远的伤痛。

  暑假到了,孩子们将有两个月不用去幼儿园、学校,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又没人帮忙看孩子,可能会考虑让孩子独自在家。作为家长,你考虑到孩子爬高的能力了吗?近日,记者对孩子爬高的能力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绝对不能让孩子独自在家。

  【记者实验】

  实验对象:身高96厘米,3岁的贝贝实验地点:双塔寺街某小区高层住宅楼20层实验目的:身高96厘米的孩子能独立爬上多高的高度

  贝贝,女,3岁,身高96厘米。贝贝的妈妈说,她的孩子一岁多就特别喜欢往高处爬,从最初的踩小板凳,到现在的爬窗户、梯子等。

  这么高的孩子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自己能爬上多高的高度?记者找到距离地面30厘米的床、44厘米的椅子,63厘米的立式暖气片和74厘米的桌子,看贝贝能不能上去。

  站在30厘米的床和44厘米的椅子旁,贝贝脱掉鞋子,抬起腿很轻松地就上去了。

  站在63厘米的立式暖气片旁,贝贝脱掉鞋子,双手扶住暖气片的一侧,踮起脚尖就爬上去了。

  1米高的窗台下,是63厘米的立式暖气片,暖气片旁放着44厘米的椅子,没有任何人说话,也没有人帮忙,贝贝先爬上椅子,又踩上暖气片,接着直接抬腿爬到窗台上,调整了姿势后直接坐到窗台上,头贴着玻璃往楼下看,叫她下来也不下来,直到记者拿出零食,才把贝贝诱惑下来。

  到了74厘米的桌子边,贝贝努力往桌子上爬,试了试没爬上去,就自己跑到椅子旁,拉了拉椅子没拉动,贝贝拉着妈妈的手说“搬”,妈妈把椅子搬到桌子旁,贝贝直接上到椅子上,再爬上桌子,坐在桌子上很开心地玩。“有时候想拿桌子上的东西,贝贝就会自己搬来塑料小板凳放在桌子旁,踩在小板凳上去拿。”贝贝妈妈说,看着孩子平时的举动,她一点都不怀疑,孩子想上到什么高度都能想到办法。

  记者随机采访了9位家长,他们都说有时下楼取个快递或其他东西,也会单独把孩子留在家里,他们觉得把孩子独自留在家的时间特别短,也就几分钟,应该不会有事。

  本报提醒

  一定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家

  记者查找相关资料后,得知女童身高标准,一岁半女童身高在77.9—84厘米,两岁女童身高在83.3—89.8厘米,三岁女童身高在90.2—98.1厘米,四岁女童身高在97.6—105.7厘米,五岁女童身高在104.0—112.8厘米。而男童的身高比女童身高要高2厘米左右。根据孩子的身高,年龄越大,他们爬的高度会越高。

  记者走访了4位居民家,发现家里的茶几、电视柜、电脑桌、餐桌、飘窗都是孩子爬高的地方。记者实际测量后,发现这些物品的高度从40厘米至1米不等,而飘窗距离地面的高度在40厘米至80厘米之间。这样的距离对孩子来说都已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且,由于年龄小,孩子一般意识不到危险。

  在此,本报提醒各位家长,如果没人监护,孩子很可能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所以,一定不能让孩子单独在家。

  相关链接

  6月16日17时许,河南南阳唐河县一名家住四楼的男孩想要钻出护窗找父母,结果头部被卡在防护栏里,整个身体吊在空中,双腿在空中左摇右摆,幸好被周围群众和消防员合力救下,所幸孩子的身体无恙。

  6月22日20时许,住在青岛开发区海坛岛街的赵女士因急着出门买东西,把两岁儿子小超独自留在家中,孩子不慎把房门反锁住。赵女士回来后怎么也打不开门,而小超见不到妈妈急得哭起来,还跑到阳台上踩着凳子攀上五楼的窗户。

  6月29日下午,成都成渝立交旁一小区内,一名5岁大的女孩独自在家玩耍时,从9楼阳台上坠落,刚好砸中出单元门的余女士。女孩掉在单元门口后,意识仍然清醒并没有哭,经过紧急送医,女孩和余女士均无生命危险。

  本报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武建伟

  《暑期儿童安全实验手册》全索引

  【骗门实验】陌生人敲门,孩子会开门吗?

  【爬高实验】两岁半孩子,能爬到多高地方?

  【电话实验】陌生人打电话,孩子会说出自己信息吗?

  【车温实验】大太阳晒一会儿,车里的温度会蹿升到多高?

  【地温实验】摔到地上会烫伤,地面温度会有多高?

  【心跳实验】电脑上不断蹦出游戏插件,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摔跤实验】轮滑不戴护具,摔跤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听力实验】仿真枪械突突响,分贝有多高?(敬请期待)

  (原标题:暑期儿童安全实验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