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策略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全面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而高校大学生成为了目前社会中使用互联网频率较高的群体,主要体现在网络依赖度高、网络生活时间较长,所以这也使得大学生成为受网络影响较为深刻的群体,互联网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为大学生快速地接触新鲜事物提供便利的条件。大学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力量,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注重发挥“网络+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有效地发挥其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基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通过有选择性的与教育的融合来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与感染力。“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比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有效的打破了时空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信息传播更加高效,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时间或者空间对于交友的影响。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使得“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中面临着较多的困境与问题。文章针对“网络+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提出“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策略。

  第一,加强高校“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但是目前高校“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互联网交流学习平台无法实现实时共享与互动的水平,同时还存在沟通不畅与通讯受阻的问题,致使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不足。因此,加强高校“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不仅是解决这种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的重要策略之一。只有通过建设良好的“网络+教育”平台,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互动、沟通、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才能更好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师能够及时得到教学反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实践工作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是构建多向互动交流平台。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带动了教育形态的转变,而且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使得所有信息得到了全面的公开与共享,所以“网络+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且也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教育领域中优质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并且将气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事件教学中,打破时空的限制与阻碍,打造一个“线上”加“线下”的多向互动交流平台,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壁垒,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资源共享提供完善的平台,同时,还可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不再受时间以及空间进行学习资源的获取、资料的查找等,这不仅是“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是开创畅通诉求的舆论聚集平台。互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各个领域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的“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带来了较多的先进技术。所以,结合互联网平台以及先进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构建畅通诉求的舆论聚集平台,进而为大学生的诉求表达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诉求在平台上及时发布消息,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与表达欲望与兴趣,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构建完善的“网络+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是注重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的建设。“网络+教育”模式是基于现代先进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思路,不仅实现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完美融合,而且也实现了教育的互补与延伸。

  第二,注重培养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互联网综合素养

  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对于教育的效果与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媒介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更好的推动“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应用。所以,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现状,注重培养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互联网综合素养是解决相关困境,构建教育方法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是注重引导教育工作者思维与观念的转变,培养其网络意识与思维。良好的意识与思维是推动人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可见培养教育工作者网络意识与思维是提升其互联网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设中教育工作者的意识与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要以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业务为基础,在信仰和学习基础理论和重要思想支持下,加强教师的与时俱进思维观念的培养,以此来引导与影响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教育”模式的优势与作用,进而推动其思维与观念的转变,提升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思维的转变。

  二是注重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仅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也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所以,“网络+教育”模式下不仅要求教师能够从思维与观念上转变,还对于教师对于信息的运用、处理、辨别能力,以及对于信息的解读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在海量的信息冲击与影响下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其自身的媒介素养,进而能够帮助其合理的甄别大量的信息数据,为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提供基础保障,避免出现价值观的偏差。课件,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也是“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注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教育”模式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是关键因素,所以,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对“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要注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而能够帮助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随时能够适应与面对不断发展的新技术,这不仅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于“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接受“网络+教育”模式中的变化与发展,积极参与到“网络+教育”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积极去学习与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切实有效的推动“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第三,注重“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是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进行全面系统的计划、调控、评估等,进而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网络+教育”模式下教育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化发展过程,所以教学管理机制要随之不断的转变、创新与完善。面对当前“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中的困境,要注重“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具体实践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是构建严格与规范的教育监督管理机制。“网络+教育”模式“延续”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与包容性,不仅为高校师生的教学与学习带来了较大的便捷性,同时也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互联网中充满着海量的信息数据,既有对于师生学习有利的优质教学资源,也含有大量的不良思潮与负面思想,由于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与思想还不稳定与成熟,极容易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对于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造成错误的引导,所以这就需要构建严格与规范的教育监督管理机制来督导“网络+教育”模式中的内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等,同时还要将监督管理机制渗透到“网络+教育”模式的各个环节中,有效的发挥其监督作用,进而实现“网络+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二是构建全面与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网络+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来完成教学,所以构建全面与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不仅可以增强“网络+教育”模式的教学优势,而且还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的多学科融合,形成多元化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与学生能够提供更加丰富与优质的教学资源保障。同时,全面与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还可以增强社会各界、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全面的力量保障,为“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应用与发展以及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持。(作者:王永乐、陈丹,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