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资福的这位“教书先先”,你认识吗?

来源:宁视界

《我与共和国同龄》

第一期

我们走近老教师朱明超

听听他的人生故事!


村里唯一的“知识分子”

朱明超,1949年出生于资福镇红旗村的一个农村家庭。

朱明超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也穿不暖。“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其他孩子的境遇和我差不多。他回忆道。

1956年,当时已经7岁的朱明超才进入了学堂,开启求学生涯。“当时所谓的学校也就是几间土坯房,屋顶是用竹子编的,课桌就是一块旧木板搭的,没有什么练习本和铅笔,用的是石板和石笔。


石板(网络图)

尽管条件艰苦,朱明超依然刻苦学习。6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宁乡五中读初中。当时,全国出现大饥饿、大灾荒,生活上十分艰苦,填饱肚子成了最大的奢望。“三两米一天,饿了就用红薯和芋头加餐。据朱明超回忆,一到周末,所有同学都要徒步回家,把下一周的伙食背回学校。

初中毕业后,朱明超回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历练,当时全村400多口人,只有朱明超一个人读完了初中,是当地唯一的“知识分子”。

“算账、写文书什么的我最拿手,1969年,我就被珊瑚公社党委推送到湖南省第一师范读书,不仅免学费,还有每月5元的生活补助。当时宁乡仅有7个保送名额,朱明超就是其中之一。

人民的“教书先生”

学成归来,朱明超从“知识分子”变成了“教书先生”。

“以前,家里穷,没有人读书,我是依靠人民的助学金培养出来的,所以我理应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在资福镇从事了10年小学教育工作后,朱明超又开始了乡镇成人教育,一干就是29年。


朱明超保存的扫盲课本

朱明超回忆,1977年开始,他开始负责全镇的“识字扫盲教育”工作,当时扫盲的标准是认识1500个字,扫盲的对象年龄在15岁到40岁之间。“白天农民要干活,我就建议在每个村开夜校,每个村设一个,共十个。

家住资福镇红旗村云南组的江志平,1978年参加了夜校的扫盲学习,“那时候大家积极性高,天一黑就点着煤油灯去学习,学了蛮多知识,认字、算数都会了。经过两年的夜校学习,江志平能读懂镇村发的通知,还被选为组上的记工员。


朱明超(左)与江志平(右)一起翻阅老课件,回忆往事。

回想当年的点点滴滴,朱明超感叹万分:“几十年后的今天,基本上没有文盲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一个学校两三个老师,现在是几十上百个,以前是黑板粉笔教书,现在是电脑、幻灯片……放在以前,这些我们想都不敢想。”

谈到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朱明超也深有感触:70年来,祖国教育事业大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职业。

关爱下一代的“贴心人”

2010年朱明超光荣退休,本该可以过着幸福悠闲的生活,但是他选择继续为党、为人民奉献余热。

近10年来,作为资福镇关协主席,兼红旗村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的朱明超,协助该镇关工委组建了8个行政村(社区)的关协,建立了18个关协小组和8所“家长学校”。同时还协助资福镇基地校聘请了7位退休教师分别担任全镇各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家庭教师)、禁毒宣传员、网吧义务监督员和安全保卫员等。

近三年来,他每年组织慰问高龄、病残老人30人次,关爱建档立卡贫困学子12人,年均慰问、助困资金达2.3万元。


朱明超看望朱小雅(化名)一家。

家住红旗村斑竹组的贫困学子朱小雅就是朱明超资助的学子之一,朱小雅今年10岁,即将读小学五年级,母亲在她5岁时因病离世,父亲至今杳无音信,如今只能与患有眼疾的爷爷相依为命。

朱明超得知她的情况后,从2016年开始每学期资助她500元,为她购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并承诺资助她读完九年义务教育。

心怀大爱、积极奉献余热的朱明超在2015年12月被授予首届宁乡社会贤达”荣誉称号,2016年10月,被评为“长沙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五老”

70载的冬去春来

70载的跌宕人生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三尺讲台耕耘了近四十年的朱明超

见证了新中国成立来

宁乡教育的大变化

也不断履行着“人民好教师”的神圣职责!

像朱明超一样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

还有千千万万个

他们与祖国共命运,同成长

这一代人的生活轨迹

正是伟大祖国鲜活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