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说“家教”:对儿子唯一的要求是坚持写日记

  

  温州网讯 魏书生,1950年出生,他是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他1978年开始教书,1986年担任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1997年为盘锦市教育局局长,2010年卸任,被人称为“穿西装的孔子”。1997年他成立全国首家以股份制方式筹资建设的学校——台州市书生中学,并任校长,学生成绩连续十几年位居椒江区第一。

  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是个响当当的重量级人物,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他曾是一名工人,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做老师;他当语文教师后用20个课时就教完200个课时的内容,且学生成绩好得出奇;他同时出任几个班的班主任,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到了他的手上,个个品学兼优;他曾是中国唯一一位同时担任中学班主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市级在任教育局长;他演讲了1400多场次、上了公开课800多节,场场爆满,他的教育思想作为教育成果在海内外推广了几十年……

  这位著名教育家,近日在温州市第十九中学的邀请下来到温州。不少家长都想知道,著名教育家到底又是如何教育子女,他又会有怎么的家教?

  我没有最“新”的理论

  希望守住平常心做教育

  记者:魏老师,您好。这是您第一次来温州吗?对于温州有什么印象?

  魏书生:这不是第一次来,之前也来过几次,都非常匆忙,对于温州的教育情况和老师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每次来温州都给我温州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的感觉。

  记者:我知道您这次来温州是因为十九中特意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您在这个研究会中会给温州老师们带来怎样的经验分享?

  魏书生:我没有所谓最“新”的理论,而是希望和老师们在一起分享我一贯的教育理念——守住平常心做教育。告诉他们不管面对怎样的社会背景,都应该要高兴地学习,脚踏实地地尽责任,做好自己能做的小事,这些才是老师们应该做的本分,而不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

  要给孩子权力和空间

  孩子九岁就给我做饭

  记者:我们都知道您既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好父亲,您儿子当年更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很多家长都特别想知道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魏书生:很简单,从小自己能干的事就让他自己干。那时,孩子才九岁,我和太太都很忙,孩子就做好中午饭,我们回去负责吃。为什么?因为那段时间只有儿子有时间,他不干谁干?后来我发现,他自己也非常自豪。儿子十一二岁时跟我出门,他都是左手一个包,右手一个包,让我空着手走。有一天,出门有三个包,我说,这回得给爸一个了。他却说,不用,我背上一个,左手一个,右手一个。于是他就提着在前面走着,显示自己成熟了。我就在后边空着手,一步一步地欣赏他的成熟。

  记者:您曾经说过老师在教育中不应该“越权”,要给孩子权力和空间,是不是在家庭教育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魏书生:懂得教育的人,应该懂得孩子具有的能力,虽然孩子的判断能力有些差,但模仿能力很强,多引导,多带他出去走走,让他多观察人、多观察事,因势利导,因事论事,他就会增长很多能力。小孩的智商都差不多,父母刻意打造一些东西,是不可行的,要给他们空间,不要总是帮他们代办。很多家长,从小学到高中,手把手教孩子,管理孩子,可一到大学,失了手,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学习上很少管儿子

  好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记者: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在成绩上有要求,您也会这样吗,您有给儿子进行专门的辅导吗?

  魏书生:没有。都是按照我的教学思想,多阅读,多写作。对我来说,孩子在习惯和品格上的养成比成绩更重要。我一年有260天在外讲学,所以在学习上很少管孩子,但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必须每天坚持写日记,自从他会写字的时候起就每天记日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所以小时候的日记里很多都是拼音写成的。在儿子考上清华大学之初,就出版了一本日记。

  记者:也就是说相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您更看重的是孩子的习惯?

  魏书生: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教育学生是一样的,其实现在每个孩子的智商都不差,最重要的还是习惯。我一直要求我的学生做到每天做家务,至少一分钟;每天写一篇日记,至少写一分钟;每天练一分钟演讲等,以及养成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