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村多发幼童掉进深水井事件 用什么管住“吃人井”

  近来,我省一些农村不断发生幼童掉进深水井的事件。虽然经过紧急救援,大部分幼童转危为安,但其中引发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用什么管住农村“吃人井”

  □河北日报记者 马国胜

  幼童频频坠井救援代价高昂

  “那天我带着孩子在地里挖野菜,一回头发现孩子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后来,听见孩子在井里哭着喊‘爸爸、妈妈’,才知道孩子掉进井里了。”回忆起前两天一岁半的儿子掉进废弃深水井的情景,遵化市新店子镇王迷寨村村民王秀芹仍心有余悸。

  王秀芹告诉记者,那口井深约有20米,直径约25公分,井口盖着一个橡胶井盖,根本禁不住一个孩子的重量。所幸的是,经过消防官兵和当地民众近两个小时的救援,孩子被救了上来。送到医院后,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终于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孩子得救了,但代价也是高昂的。消防队员首先要用移动供气源向井底供气,防止孩子因井底氧气不足而窒息。同时,要组织群众使用挖掘机挖开井边泥土,还得现场用钢筋弯成小弯钩,钩住孩子的衣服将孩子拉出来……

  近来,幼童坠井事件频频发生,而每一个幼童坠井,大概都需要这样一个复杂的救援程序。

  4月21日,黄骅市官庄乡闫庄子村62岁的闫寿亭的小孙子掉进8米的深井中,经过消防官兵和乡亲们4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孩子才被救出。

  3月24日,魏县牙里镇胡村店村一名6岁男童落井,被困35米井下。25名消防官兵经过7个多小时的紧急援救,才将孩子救出……

  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介绍,农村的深水井大多口径较小,井深在10米以上,孩子落入其中很容易被卡住。而且井下氧气稀薄,有的还有沼气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所以救援坠井者成本高、难度大。使用挖掘设备取土接近被困者,取土量大、时间长,还伴有塌方的危险,用钩子打捞则有可能把坠井者划伤。将救援人员倒悬着放下去,面临着井口狭小、大脑缺氧、有毒气体等危险,其自身的安全难以保障。同时,每次坠井救援都要调集当地消防、医疗等大批人员,调集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耗资巨大。

  打井容易监管难管理主体应明确

  五月的田野万物生长,生机勃勃。与此极不相称的是,相当数目的深水井散落其中,像是一个个陷阱。

  记者发现,这些深水井大多缺乏安全防护设施。为了方便取水,许多水井井口与地面持平,没有明显标记。有的虽然用木板盖住了井口,但是随着风吹日晒逐渐腐朽而成为摆设……那一眼眼缺乏安全设施的深水井就像一张张“血盆大口”,似乎等待吞噬下一个猎物……

  据石家庄市水务局农村水利处的孙增和介绍,目前对农村取水的管理非常宽泛,农电影先生业灌溉用水是无偿使用的,不收取水资源费。农村的深水井一般都是不需审批、按需而打的“自由井”。另外,打井的成本并不高,一般也就几千元,分配到多户村民家就没多少钱,这也是农村深水井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与此相对应的是管理的缺位。水利部门一般只负责区域取水是否符合城镇建设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农村水井日常管理则是“谁投资、谁使用、谁管理”,也就是说,管理重任只能建立在打井农民薄弱的安全意识上,这样的安全防线无疑脆弱不堪。

  孙增和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把农村深水井纳入政府行政管理,建立废弃井强制性填埋制度。同时,应明确农村水井管理主体,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期减少坠井事件的发生。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