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实实地画一块石头

  老老实实的画一块石头

  今天给同学们上课。课题是《如何解决写生前的问题》。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里发现一块局部悬崖石头的照片,很符合画理。于是就打印大照片,给大家边画边讲,就当一次不出门的写生吧。

  六年来,我跟随恩师清华大学教授刘怀勇先生做助教,一年两次的写生,深得恩师的教诲,深知写生的重要性。下面就图论画,展开的谈一谈我个人的理解。

  关于写生,我们在思想上解决四大问题,一,结构写生,二,局部写生,三,整体写生,四,意象写生。写生是每一位画家成长的毕竟过程。对于初学者要弄清楚为什么写生,面对大自然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写生的目的是什么?当前老老实实的脚踏实地的按照步骤画一块石头,画一棵树是必然得,不能急于求成囫囵吞枣,就是几十年的老画家也未必画出一块完美的石头,在最简单的笔墨塑造中精彩到位。因为不少人忽略芥子园的笔法。论中国画,就要讲究笔法,墨法,骨法用笔六法之一,石涛讲一画之说,完美的一条线,打死了多少中国画画家,不知其意,不知其趣,不知其味,不理解线与物像之间的关系,中国画的线质由来在哪里,线在中国画中的运用,线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关于线质问题一篇文章也说不完。我们不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我们不能否定断掉中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我们有责任继承发扬和创新。

  在学习中我们强调笔墨塑造、物象塑造、形式塑造、意韵塑造。下面我把恩师刘怀勇先生的教学大纲,关于结构和局部写生的部分课稿分享给大家。

  结构写生。“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不要“立体塑造”,强调“笔墨塑造”、“线性塑造”。

  中国画的物象塑造,其实饱含两个部分:一是“笔墨结构”,二是“物象结构”。二者合,则神貌俱佳;二者分,则貌合神离。

  选一块石头,不要“黑白灰”也不要“皴擦点染”,三笔两笔,提按顿挫,下笔有神。不多一笔,不少一笔。筋、气、骨、肉丰盈。知道什么是“骨法用笔”,什么是“石分三面”。

  选一块崖壁,近在咫尺,目所能及,手所能触。悉心的观察、分析、组织、思辨。找到山石的结构规律、组织规律,悉心推敲,悉心塑造。结构写生之要,即在“得物象之形质”,即在“得山之骨”。他日画葱茸苍郁之山,套上便是。

  三、局部写生。把结构塑造、物象塑造分析清楚了,把握好了,再择取一个小局部,进行下一步的局部塑造训练。80公分左右的石头可以按照其纹理画出一座大山。发现规律,寻找结构,以小观大,在局部中发现大山大水的结构共性。眼到、心到、手到。一定要仔细的分析,注意把握物象“形质”的塑造、虚实的塑造、疏密的塑造。站住一个角,封住两条边,不要浪费画面的空间布置。局部写生画面一定要完整,注意取舍的关系、疏密的关系、笔墨与塑造的关系。

  局部写生的要诣,在于发现规律,把握规律,应用中国画“以小观大”的理念,举一反三,画山得山,画水得水。

  首先分析山崖结构规律。如何经营,找出阴阳关系。大小虚实,疏密关系,呼吸关系等等我按此图画了一张四尺整张示范作品,三课时,画面还是不满意,敬请师友们包涵!

  第二步骤:先经营后落墨。先皴擦后勾勒。先淡后浓。注意淡墨皴擦淡墨勾勒。讲究松、毛、淡。

  第三步骤:逐步加重,注意线的质量,中国画不讲究立体,石分三面,强调“厚”子,往厚里面塑造。浓墨皴擦,浓墨勾勒。注意跳墨地勾勒方法。土石交融的形质关系。物像关系,意蕴关系。同样,对线的松、毛。线的提案顿挫于轻重徐疾,疏密虚实等等。

  第四步骤,重复同上三条以此类推逐步加重一步一步往厚里面画,丰富悬崖山石结构关系。注意留白。

  第五步骤;淡墨调整清染的方法。寻找整体感觉。局部染法,先从山石的暗部渲染。注意山石亮面的留白。注意渲染行笔方法,同样要求写的笔法,按照结构文路横染或竖染

  第六步骤:同上一部逐步加重。

  第7步骤:同上两部逐步加重,用清水渲染山石的最亮部分,统一整体。

  第八步骤:点苔落款,注意写生落款不能起名字写大字,适宜写写生感受、地点时间,写生方法等等,以免落入俗套。

  树的画法:我采取皴擦点染用笔和浓淡干湿、积墨破墨用墨的虚实方法。史画面产生境的感受,也是现实的景和中国画境的区别,也是中国画意境的塑造关系,得物象之形质…

  局部写生注意事项:

  1.切莫图大,景不宜大,纸不宜大。找一块近在咫尺、看得见着的石壁。山石结构一定要丰富,一定要合乎于“山水画”画面的需要,小中见大,得真神理、真意趣;

  2.局部写生,不要求画面多么完整,但一定得山之骨,一定要画的结实,一定要在真实的物象之间,发现“美的塑造”“美的秩序”;

  3.且忌胡涂乱抹,宁写实、勿概念。一定得物象塑造之美,即有笔墨又有物象关系;

  4.人有骨,房有架,山亦有骨架也。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得山骨,是局部写生的意义。

  点滴感受仅供大家参考,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