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结束不开学,上网课家长直呼太难,家庭教育的本质要认清

  文|阿梓妈妈(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崭新的三月,孩子们纷纷收到了学校寄来的书本,开始了全新的网上学习模式。

  昨晚跟一个堂嫂聊天,她很发愁,两公婆前阵子回深圳复工去了,留下一儿一女在老家。以前没觉得什么,可现在每日面对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任务,突感太难了。

  尤其是已经上二年级的大儿子,自己不在孩子身边,无法辅导,而爷爷奶奶又压根帮不上忙,想赶鸭子上架都上不了,尤其是对英语作业,看不懂啊。

  留守儿童,祖辈无法教,网课效果无法保证,家长担忧

  类似这样的情况有很多。隔壁家的李叔,孙女一年级,看着一堆“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的课业,直摇头。

  大舅家的孩子也是,老人家最多能做的就是提供手机,让孩子跟爸妈联系。

  碰到自制力差些的孩子,他自己不会,爸妈也鞭长莫及,爷爷奶奶更是指望不上。拿着手机,分分钟就干别的事去了,刷抖音玩游戏啊什么的。这些老人也管不了,有些不知道的,还以为孩子在上课呢。

  钟南山说预计四月底能基本控制疫情,如果疫情不结束就不开学的孩子们,要在网上学习至少两个月时间。

  上新课的话,这些没有家长从旁辅导的孩子们,会很吃力,两个月时间,量变引起的质变,估计会让他们落下很多,等正常开学了,老师会再重新针对这些网上学习的新课再简单教一遍吗?

  如果不教,老师直接接着进度教学,落下一大截的孩子们,前面的基础没打好,面对不断增加的新功课,压力会越来越大,学起来会越来越吃力,很容易打退堂鼓。

  这些担忧压在家长心头,可迫于生计,又不得不“搬得了砖就陪不了娃”。这些留守儿童的困境该如何破?

  这些在农村的孩子们,尤其是父母不在家的,学校是否应该特殊考虑下,在重新开学时,对网课效果做个测验,验收学习效果。

  如果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好,是否应该先花时间,查缺补漏,重新再教学一遍?

  毕竟小学低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如果缺了两三个月的扎实功底,对孩子长远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工作都不好。

  如果是个别学生的,那可以跟家长商量,看是请家教还是利用什么方式,开小灶把孩子所缺的补上,才不至于越学越跟不上。

  父母在身边,已复工,特殊时期,只能迎难而上。

  有些孩子,尽管父母在身边,可大部分已经复工,有些家长在家办公,面对这全新的网上学习,也是觉得很辛苦。手机平板电脑电视齐上阵,家长轮番上阵,教得头大。

  一方面是时间很难分配,精力有限,一方面是能力已经跟不上了。辅导个一年级作业,让家长自我怀疑是否读过书。

  往日,只是在下班后辅导孩子做作业,都让好大一部分家长叫苦不迭,夸张的还有被气到心脏搭桥的,家长自己先绑上手脚的。

  眼下,孩子全天在家,还得家长边工作边陪着上网课,难上加难。

  疫情当前,孩子安全第一,面对这新挑战,家长也只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再难也得上。摆正好心态,就当是跟孩子重学一边了。

  父母被要求在子女学业的付出越多,家庭教育的本质变得越模糊

  现在的孩子学习,学校要求家长参与的越来越多,大人也是颇无奈。房贷车贷教育投资等巨大经济压力要背,回到家,还得花费很大精力去陪写作业。

  做不好,还得面对学校老师的埋怨,什么不配合学校,对孩子不用心等等。这个时代的家长,真的太不容易了。

  表妹两公婆,在深圳打拼,一个是ICU的护士,一个是开拖柜车的司机,买了房,把孩子接到了身边,平日工作时间不是朝九晚五,料理孩子的事主要由爷爷负责。

  现在才中班,学习上的事,父母虽然自身学历不高,也还能勉强应付,但暂时还不敢想象孩子上小学后的情景。

  现在又怀着二胎,聊起以后的打算,只能是年轻人打拼赚钱,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带,日后若无法辅导课业,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家长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个普通人,顾得了赚钱给孩子交学费上兴趣班,就难以分身去顾孩子如何学了。想想也是挺无奈的。

  想当年,这一代的父母学习那会,哪有什么家长陪写作业的经历啊,都是靠自觉。学习的事大部分都是学校老师在负责。家长赚钱养家,同时兼顾孩子做人处事的教育就可以了。谁想过,到了自己当父母了,不但要工作,还要兼顾孩子学习的事情。

  而且,家长参与越多,有个问题越突出,现在的孩子,似乎离了家长和老师,自己就不会自主学习了。家长不吼,作业就写不出来。随着家长参与度不断提高,孩子的依赖性也在长,学习似乎成了替家长做的事。

  在整个社会都要求家长在孩子的学业上,付出越来越多的同时,是否考虑过,这种方式是本末倒置,模糊了家庭教育的本质?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社会也越来越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到底该给孩子教些啥?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陈鲁在她的书《0~6岁 A﹢育儿法》中,说过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培养的心理能力,能很好地给诸位家长一个指引。

  1.健康的自主意识;2.对家人和生活环境怀有亲近感和安全感;3.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同情心;4.浓厚的好奇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5.良好的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口语能力;6.初步的感情和行为调节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

  这些比起孩子的学习和分数,是真正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是家长自孩子出生后就该有意识去培养和引导的。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可现在的情况是,孩子的学习,也要占据家长很大的精力,让本来就负重前行的父母们,很容易顾此失彼,模糊了家庭教育的本质,花了大气力,却是两头都没顾好的结果。

  静下心来,不再被整个社会的浮躁影响,想想,自己究竟是要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把力气花在最该花的地方,才不容易焦虑和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