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区新招频出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

  □记者 胡沥中 报道

  本报济南讯 日前,济南起步区推出最新一期“口述历史”文化栏目,从起步区太平街道茅草张村探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踩寸子”的发源和其在发展过程中起起伏伏的故事。

  “‘踩寸子’自清末就开始在茅草张村流行,曾一度失传,到2004年,村里响应政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号召,这项文化活动才又回到大众视线中。”茅草张村党支部书记刘孟五介绍,2015年4月,“踩寸子”被列入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踩寸子”表演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茅草张村村民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加入其中,还会接受其他村庄邀请外出表演。

  据了解,“口述历史”栏目以村庄为主角,通过村民口述历史来发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同时启动特色村村史丛书编纂工作,旨在大建设大发展过程中留住“乡愁”。今年,该栏目已陆续发布15期内容。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指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近年来,起步区加快布局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积极策划黄河文化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招”,创新形式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致力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

  今年,起步区持续打造“黄河文化季”特色品牌,实施文化浸润、文物非遗保护利用、文化记忆展示、文化挖掘弘扬、文化微生态改造五大工程。

  第二届“黄河文化季”在做好文化下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金牌导游走进起步区直播活动,用90余分钟的时间吸引了近300万人次“云游”起步区。

  王士栋烈士肩扛圆木的英勇身姿令人动容、鹊山龙湖湿地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直播活动中,起步区后冯剪纸传承人冯朝颖,用一把小剪刀向观众展示了体现黄河文化、泉城文化、年俗文化等内容的剪纸作品。崔寨烙画非遗传承人胥晓科用电烙笔勾勒的《泺口黄河铁路大桥》《鹊华秋色图》等作品,同样展现了起步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黄河自然风光。

  11月17日,金牌导游还走进起步区起航实验小学,为学生们解读黄河文化,分享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浸润童心。

  起步区内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另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4处。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离不开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12月21日,起步区完成对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

  此外,今年起步区还开展市级非遗传承人公开招聘学员工程,并编制形成文物工作手册,设置6处文物保护标志,完成扁鹊墓修缮工程,落实“考古前置”规定,完成56个项目(地块)用地预审前的文物核查、45个项目(地块)土地供应前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

  墨绿色的外墙和门厅,深棕色的书架,临窗而设的舒适阅读区,错落的书架上摆满书籍。在起步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内,起步区首家“泉城书房”已投入运行。作为“家门口”的图书馆,“泉城书房”让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近年来,起步区锚定“打造15分钟阅读圈”高质量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打造了一批便捷高效的多元化阅读服务空间,城乡阅读氛围愈加浓厚。除了“泉城书房”,起步区还打造了2处市图书馆分馆、建设4处村(社区)级悦读驿站、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逐步满足辖区群众就近阅读的现实需求。

  依托阅读空间建设,起步区推出系列公共阅读活动,先后策划组织了“书香战‘疫’·线上阅读”“春日fine分享汇”“‘我的书屋·我的梦’阅读实践活动”等7场线上线下阅读活动,用跨平台、多渠道传播的方式为辖区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让好书遇见你》馆员荐书栏目用22期视频带领广大网友践行读书“精而专”,为读者提供了优质专业的阅读服务,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下一步起步区将以做优“黄河文化季”活动品牌为切入口,持续优化文化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创新讲好“黄河故事”,以文化赋能推动起步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