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超前教育,会在小学产生“副作用”吗?

  “幼儿园超前教育,会在小学阶段产生‘副作用’吗?”有人问。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和大家说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叫做陶行知的教育家,他有一次到一所高校去开一场讲座,当陶行知走上讲台的时候,他从一个箱子里抓出一只公鸡来。下面的大学生正纳闷:这位教育专家怎么了?是不是转行当养鸡场的个体户了?

  只见陶行知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些米放到讲桌上,然后摁住那只公鸡的头,想要强迫那只公鸡吃下他撒下的米。但是这只大公鸡呢,死活不肯吃米。接下去,陶行知貌似怒了,他又用力掰开公鸡的嘴巴,想要把米塞进大公鸡的嘴巴里,但大公鸡依然死活不肯吃这些米。少顷,陶行知松开双手,把公鸡放在讲台上,自己躲到“幕后”,结果公鸡在“冷静”下来之后,就开始心无旁骛地“美餐一顿”——美美地吃起米来。

  看完这个故事,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心有所悟?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对小学阶段的知识如果并不感兴趣,但是家长强逼着孩子必须学习小学阶段的拼音、算数和英语,孩子会乐意吗?而如果家长在孩子不乐意的情况下用出打骂责备的“撒手锏”强制孩子学习下去,那么孩子会不会对幼儿园的“超前教育”产生恐惧感呢?答案不言自明。

  当然,这是在孩子对小学的相关知识不怎么感兴趣的情况下体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在孩子对“超前学习”不感兴趣时,我觉得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先培养学习兴趣更为重要。但是,如果幼儿园的孩子对小学阶段的识字、算数和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能够以学习为快乐之本,我觉得家长在孩子处于幼儿园阶段教给孩子一些相关的内容也不是不可以。

  而是否在幼儿园阶段给予孩子“超前教育”,一方面要看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看孩子的认知能力。孩子的认知能力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孩子能否轻松加愉快地接受超前学习的内容。如果孩子耗尽“洪荒之力”还是无法弄懂那些小学化的知识,我觉得家长就必须为幼儿园孩子的超前学习“紧急刹车”,否者孩子一旦产生厌学情绪的话,那么家长的这种做法和寓言故事中的“揠苗助长”就非常相似了。

  在“揠苗助长”之下的孩子,他们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或许成绩还算可以,但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这种孩子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三年级效应”。

  作为一线老师,我觉得“强扭的瓜不甜”。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觉得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要不要进行“超前学习”,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