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禮物孩子“神許願”難壞家長

      一年一度的耶誕節已經過去了,不少家長在網上曬出自己給孩子準備的耶誕節禮物,五花八門:蒙奇奇、蛙式車、芭比套裝、小兔子、奧特曼蛋、遙控飛機、親筆信……而準備的過程,也讓不少父母動了不少腦筋,因為萌娃們要的禮物清單,讓爸爸媽媽們大呼:“臣妾辦不到呀!”

      “神許願”難壞家長

      “乖寶,耶誕節快到了,你想要啥禮物呀?”家住南京秦淮區的袁女士早早地就籌劃著給女兒準備禮物了。

      “我想要一個世界上沒有的手錶!”“呃……沒有的手錶?”“對呀!玫瑰花能量手錶,這個手錶可以帶我去世界上沒有的地方!”

      “呃……去世界上沒有的地方?”“對呀!任意門……”“你這可要難壞聖誕老人了!”

      袁女士告訴記者:“她要玫瑰花能量手錶,她好朋友要愛心花能量手錶,還在一個商場的聖誕許願樹上,鄭重地寫下了她的願望,也替好朋友許下了願望!都是魔法的,這可把我愁壞了。”

      “那後來呢?”

      “後來給她買了她最喜歡的小兔子、芭比套裝藏在聖誕襪裏。她看到禮物也很欣喜,並沒有因為沒有魔法不開心。”

  &nbs电影先生 p;   “不把窗戶打開,聖誕老人怎麼進來?!”

      家住南湖的胡女士談到兒子的聖誕禮物又好氣又好笑。兒子還在上幼兒園,對聖誕老人深信不疑,胡女士覺得兒子在幼兒園最近吃得不是特別好,平安夜的那天晚上特地帶孩子去必勝客吃了一頓大餐,以此作為兒子的耶誕節禮物。

      “兒子當時吃得可開心啦!我還問他爸爸媽媽送你的耶誕節禮物開不開心,他説很開心。到了第二天早晨一醒,他就在被窩裏摸來摸去,摸了半天之後大哭。我很好奇地問怎麼了?因為他平時即使挨爸爸揍都不會哭的。他大叫道:‘讓你們別把窗戶關那麼緊你們要關!聖誕老人那麼胖!他怎麼擠得進來嘛?!”

      “媽媽不是給過你聖誕禮物了嗎?”

      “那是你給的!跟聖誕老人能一樣嗎!”

      期望收到爸爸媽媽的一封信

      看了《爸爸去哪兒》當中爸爸給孩子寫信時的溫情款款,不少孩子錶示自己的聖誕禮物也要爸爸媽媽給自己寫信,“我已經很久沒收到信了,我希望能夠收到爸爸媽媽寫給我的信,下一次我也會給爸爸媽媽寫信。”

      還有孩子看了《爸爸去哪兒》後,指定今年的禮物就一定要奧特曼的蛋,記者在淘寶網上看到,奧特曼蛋非常暢銷,大一些的店舖每家都賣出去了幾千個。在隨機採訪中,很多家長表示:“娃娃很相信聖誕老人,相信聖誕老人能完成自己的心願,我們也不敢怠慢,想盡辦法想去了解孩子的願望。”

      “我同事都回去挂襪子,在裏面放禮物,”一位幼兒園老師告訴記者,“有寶寶平安夜前幾天就問我:‘聖誕老人什麼時候來?’我説聖誕老人迷路了,馬車動力不足,過幾天就到了,你們快點許願吧!寶寶説:‘聖誕老人的車不是麋鹿拉的嗎?”

      呵護孩子的夢有助於增加親密感

      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的張純主任表示:耶誕節等節日對一家來説是整闔家庭關係的好時機,“在耶誕節晚上我接到電話,稱孩子現在不肯睡覺在等聖誕老人,而父母忘記給孩子準備聖誕禮物了,之前父母答應好的,這下沒有禮物,父母就有點慌張了。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家長必須言必信行必果,才能給孩子安全感。”

      張純表示,7、8歲之前,孩子的思維是感性的,充滿了想像,他們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一旦認為聖誕老人沒送禮物過來,他們會很受傷;8歲以後,邏輯推演能力增強,11、12歲時,抽象思維已與成年人接近,懷疑聖誕老人的真實性,但是也需要在節日時被關愛;青春期時,逆反心理較重,想脫離父母,其實又離不開父母,遇到節日,“心理退行”的作用下,還是渴望在節日時得到父母、家庭的關愛。

      如果過早讓孩子的幻想破滅,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對此,張純認為,孩子的成長之路需要兩種養分:安全感與親密感,如果缺乏了安全感,孩子長大後會用審視的眼光去看待社會、職場,對別人有更多的恐慌、不信任感;如果缺乏了親密感,則易在長大之後與別人保持距離,同學之間正常的擁抱、握手等都容易誤解,也容易産生將男友當父親的心理。因此,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親密感是很重要的,在節日當中,一個大家庭對孩子的愛、言出必行,會有助於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與親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