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首届建筑机器人技术创新赛清华学子专场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
首届建筑机器人技术创新赛清华学子专场
正式启动
面向清华大学在校学生
围绕建筑机器人技术创新
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动能
“清华+博智林”校、企双导师辅导
奖金总额50万+ 成功参赛即有奖励
向上滑动阅览出席大咖名单(根据出场顺序排列)
张 虎
赛事领导小组成员、赛事组织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
王克成
赛事领导小组副组长、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总裁
刘 震
赛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
贺 臻
赛事领导小组副组长、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别力子
赛事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旭东
赛事组织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副主任
王展硕
赛事组织委员会委员、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书记
曾 雄
赛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王生进
赛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肖 曦
赛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张军宝
赛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院长
林湧涛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智慧建筑研究院院长
代永波
赛事顾问团队顾问、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
郑 方
赛事顾问团队顾问、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语音和语言技术中心主任
车双良
赛事顾问团队顾问、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 刚
卢海斌
顾晓艺
熊 辉
邱锐煌
蔡 巍
陈航英
张华琛
邱红波
叶 鹏
黄以恺
陈 昂
首届“国强杯清华学子赛”由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强公益基金会、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大赛于今日(2022年6月18日)启动,并持续至今年8月底,分为赛事启动、项目征集和报名、资格赛、决赛以及颁奖典礼五个阶段。
建筑机器人
大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自动化系等院系的10余位清华教师、来自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8位资深工程师,组成导师团队,负责为各参赛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并邀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参与评审工作。参赛项目通过资料审查、评委会评、路演和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激烈角逐,最终决出各个奖项。大赛不仅为优胜团队设立总额50万元的现金奖励,还将提供实习、工作等各种机会。
竞赛命题(划重点)
1. 竞赛命题围绕“建筑机器人技术创新”展开,分导航、感知、视觉、仿真四个技术方向,参赛团队在命题范围内自主申报课题并完成研发。
2. 参赛团队在所选技术方向针对赛事提供的建筑机器人产品样机开展二次开发,不限技术实现路径。
3. 团队研发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指定样机进行局部的软硬件改造、升级,提出改进优化的设计创意、创新技术解决方案、相关模型及算法等。
4. 赛事分为资格赛和决赛。晋级决赛的参赛团队,需要完成申报课题的研发工作,以路演的形式报告研究思路与成果,并在指定样机上完成调试、演示。
5. 赛事承办单位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将为赛事提供建筑机器人产品样机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参赛要求
报名资格
1. 报名参赛团队可由1-5人组成。
2. 团队成员仅限于清华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全日制学生,不限年级、专业。
报名且经组织方确认入围的团队即可获得最少2000元的参赛资助。
(具体发放规则见”奖项设置“部分)
导师分配
1. 大赛分配2位指导老师作为项目团队的导师,其中1位是博智林导师,另1位是清华导师。
2. 鼓励项目团队自行沟通非指定的清华教师作为自选导师,如没有自选导师,则根据项目团队的报名情况分配1位清华导师。
赛程赛制
赛事启动
时间:2022年6月18日
形式:线上
项目征集和报名
时间:2022年6月18日-7月上旬
形式:资料评审
评委:5名技术专家
资格赛阶段
时间:2022年7月上旬-7月下旬
形式:编写项目计划书
评委:5名技术专家
决赛准备阶段
时间:2022年7月下旬-8月下旬
形式:完成课题申报及研发
决赛及颁奖典礼
时间:2022年8月底
形式:路演+上机调试
评委:7名技术专家
奖项设置
大赛设立总额5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
特别奖项
1. 入围但未晋级资格赛团队参赛资助(20名):奖金0.2万元,共计4万元。
2. 伯乐奖(指导老师奖,7名):奖励0.5万元,共计3.5万元。
指导老师获奖原则:辅导团队获得金、银、铜奖的导师可获伯乐奖。
其他奖励配套
获金、银、铜奖团队将优先晋级第三届“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双创大赛正式赛决赛。
获奖团队成员将获得进入博智林公司实习或工作的机会。
获奖团队将获得媒体宣传、个人专访宣传机会。
专家团队
专家委员会
孙茂松主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刘震副主任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生进委员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肖 曦委员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张军宝委员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院长
林湧涛委员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智慧建筑研究院院长
曾 雄委员 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专家评审组
刘 震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 刚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新型测量技术研究所所长
卢海斌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软件与算法技术负责人
顾晓艺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导航负责人
熊 辉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导航副主任
邱锐煌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视觉负责人
张晓航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通用物流机器人负责人
蔡 巍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算法副主任
导师团队
企业导师:由来自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8位资深工程师组成;
陈 刚 新型测量技术研究所所长
陈航英 基础技术研究院路径规划负责人
张华琛 基础技术研究院运动控制算法负责人
邱红波 基础技术研究院应用软件开发副主任
叶 鹏 基础技术研究院导航算法副主任
黄以恺 基础技术研究院视觉算法高级专家
陈 昂 基础技术研究院导航算法高级专家
韦 旺 基础技术研究院导航算法高级专家
清华导师:由来自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自动化系等10位专家学者组成;
汪 玉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教授
刘勇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教授
孙忆楠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高级工程师
刘 刚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助理
余金城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助理
关立文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研究员
赵景山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副教授
姜 晓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助理研究员
张新钰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高级工程师
陆 耿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高级工程师
排名不分先后
将在导航、感知、视觉、仿真四个选题方为相关参赛团队提供技术指导。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碧桂园创投、南山(北京)智汇中心
申诉及处理
为加强对赛事的监督,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开,组织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负责监督比赛评审过程,秘书处协助受理参赛团队的申诉和社会公众的投诉。
申诉渠道
进取服务社会 创新迎接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问题。青年人最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拥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希望通过本届“国强杯清华学子赛”, 可以培育更多创新人才,有效助力科技研发、产业集聚,用科技创新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