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媒体视觉艺术家柳迪:「时尚、科技与艺术正在融合」

  视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感觉通道,人类和多种动物都会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觉通道,来认知和探索未知的事物与环境。

  《重生》

  我在概念设计阶段想到的是莱姆的《索拉里斯星》(Solaris),那本小说里虚构了一个外星海洋。在小说的设定里,那片海洋是有生命的,甚至那个星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而在这个动画里,海洋就是关于欲望的投射,海洋产生出一些被束缚住的巨型雕塑,这些东西本身也是关于欲望与束缚的一个映射

  虽然依据感知对象的不同,各种感觉通道的使用比例也有着不同的差异,但相比于其他几种感觉通道而言,人类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比总信息量的80%以上,因此,我们对于视觉有着超乎寻常的依赖性。

  多年所积累的视觉经验,让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不同视觉要素带给人们的差异反应。同时,借由这一要素,艺术家们开始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创作和完成他们的作品。

  L.E.M

  年代:2019

  时长:3分钟

  媒介:3D动画

  设备:LED

  尺寸:可变尺寸

  作品的名字来自于阿瑟卡拉克的一本小说,小说情节中出现了一个比人类更高级的文明,它们来到地球并制作了许多物种标本带回自己的星系,在那里,它们有一个展厅用来陈列从全宇宙收集来的物种。这其实是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对应。如果宇宙的建立来自某个意志,初始说明书上应该写着:活着的东西才有躯壳,死掉的东西腐烂。但标本是一种例外,它是一种不自然,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都不自然。人类本身脱胎于自然,然后通过创造来反对自然。如果人类被创造出来有什么目的,应该是那个意志想通过让人类创造不自然来定义自然。作品里装满动物标本的人体雕塑来自于这样一个念头:人类的身体和其他生物一样来源于自然,这让人类意识可以理解这个世界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常说在观赏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要学会留意这件作品在视觉表现方面所传达出来的意义,随着大众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增多,以及对视觉艺术的更加熟悉,人们开始学会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艺术作品。

  柳迪,新媒体视觉艺术家,超现实主义艺术家,2010年凭借《动物规则》(Animal Regulation)系列,柳迪获得了由Lacoste品牌颁发的Lacoste Elysee奖项。柳迪的作品总能在给予人们强烈视觉冲击感的同时,带给你有关现状的思考。

  《自我的重量》

  「我们每个人自我的重量

  取决于地球上人口的数量,

  因此德谟克利特

  相当于人类四亿分之一的重量,

  勃拉姆斯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的重量,

  贡布罗维奇本人则

  相当于二十亿分之一的重量。

  人类的总重量恒定不变,

  所以当人口越来越多,

  则每个个体变得越来越轻。」

  ------ 贡布罗维奇

  《自我的重量》的名字来自于贡布罗维奇的一个哲学思考,大概意思是:我们每个人「自我」的重量取决于地球上人口的数量。全人类「自我」的重量是一个恒量,每个人「自我」的重量约等于他那个时代人口数量分之一。也就是说当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大时,每个人「自我」的重量会越来越轻。柏拉图那个时代人类的「自我」会更重一些,而我们相比过去的人类,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了。

  就像《动物规则》当中,那些有着庞大身躯的动物一般,它们所造成的视觉突兀,熟悉和陌生冲突,以及超现实的观赏感受,便是柳迪留给艺术和外界的烙印。

  INTERVIEW

  新媒体视觉艺术家柳迪

  您是在何种契机下,开始对摄影和3D技术产生兴趣的?

  我大学一年级上过一个Maya的选修课,这之后就一直用三维做东西,二年级进了摄影专业,所以很长时间里我的创作都是三维和拍摄的结合。但本质上,我对三维和拍照本身都没兴趣,我就是对图像有兴趣,再往后我就觉得平面作品的表现力受到很大局限,想做一些动态的作品了。

  您本科主修的是摄影专业,您觉得这段学习经历是否会让您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我喜欢摄影作品,专业的摄影训练给我了不同的视角,就算我在创作动态作品的时候,也会想起古斯基或者托马斯鲁夫。

  上海虚拟时装秀预告

  我们经常能在您的作品当中,看到比例失衡的人或是动物,他们对于您来讲,是否有着一定的意义?或者说,就您而言,您是否想以这种演绎手法表达什么?

  对于比例失衡来讲,我有时候会缩小生物的头颅,放大它们的身体。我想做的事情是让他们看起来不要那么聪明,甚至没有思考,我希望他们是一种物质化的存在。或许,某种毫无思考的,物质感的存在本身就是最智慧的思考。

  我想表现的是,这些自然的造物,它们是物质化的,是膨胀的。我想让「自然」以更刺激的方式出现在眼前。原本「自然」在人类世界中是收缩的,被忽略的。虽然它是「母体」,但却或多或少被忽略或遗忘了。反过来,也许我们或许有机会暂时抽离出我们自身。用一句人类中心主义的话来讲就是:或许,整个自然界都是为了使人类暂时忘记人类世界而存在的。

  您创作中的灵感缪斯一般来源于哪里?

  给我灵感的常常是别的艺术家。灵感这个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借来或者偷来的,可能是别的艺术家,也可能是大自然。电影和小说常常给我灵感。

  我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在找某种抽离感,抽离感是可以让人放松的东西。有时候是一张图片或者绘画,也有时是来自于一段文字。

  《顽固而持久的幻觉》最初的想法来自于一张NASA的照片,场景是阿拉伯语浴室和重力实验室的结合;《ANIMAL REGULATION》里的人类形象的处理方式来自于凡艾克;《自我的重量》来自于贡布罗维奇关于「自我」的一个荒诞想法。《LEM》的灵感是阿瑟卡拉克的小说。灵感碎片对我来说是一颗种子,生长出来的结果会有很大不同。

  上海虚拟时装秀

  在接到一份项目,或是动作片想要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您一般的都会经历哪些处理步骤?

  面对项目或作品这两件事情时,它们本身就会有很大差别。如果是项目,很多时候我会习惯找到一个立足点。我觉得这是一个抓手,有这样一个角度才可能做出一个不是完全套路化的东西。

  所以我之前项目过程中都不是那么简单与轻松,因为不想要一个完全套路化的作品,想让它有点灵魂。但这样的问题是,工作室每年可以消化的东西比较有限。如果是作品,反而比较简单。通常是考虑了很久的东西,逼不得已要做出来了,所以没什么要再思考的。是那个东西自己的成熟,我只是把它执行出来。

  顽固而持久的幻觉

  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都会将自己的作品视作向外界表达内心想法和态度的一种渠道,您是否也同意这个说法?您是否也会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寄托在作品当中?

  任何表达也都是一种表演,它有你自身真实的部分,有时候人们的表达是为了表达自身。因为你能表现的也只能是你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了,除了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也没什么素材可用来塑造个人作品了。

  但同时,艺术表达也有对于他人的模仿,或是纯粹的不知何处来的东西,也有一些时候人就是为了表达而表达。但这并不是虚假,这就是另一种表达。这两方面并不矛盾,有时候我们说心里想说的话,有时候我们说一些精妙的句子。

  我当然也会代入自己的东西到作品中,只不过有时候是一些暗藏的情感,有时候是焦虑而已。

  《Animal Regulation》

  我们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个人风格或是所谓的明显的个人印记,在您的作品当中,却相反的淡化了这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原因让您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很长一段时间的个人印记都是关于动物系列的,但实际上,那组作品有很强的形式感,却不是我创作想法的全部。我喜欢的不是某种形式感,我喜欢的是丰富性本身。所以我很怕被一种创作语言束缚住,我想要不断的跳脱出来,最好是即便在无数个不同的形式里,也能看到我的印记。

  《动物规则》系列作品让您获得了当年的Lacoste Elysee大奖,很多人看到您这系列作品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感触,有些是关于环保的担忧,有些则是来自于情感的焦虑和压抑,您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创作出这个系列作品?这幅作品对于您是否有着一定的特殊意义?

  最初的想法是很多年前,我坐在公交车上看着北京立交桥下的破旧房屋的时候产生的,当时并没有想到具体要做什么,只是有一个模糊但是很强烈的感受,看着这些房子时心里觉得:在地面与天空之间的这片有人居住的建筑之中缺少点什么。但当时并不清楚应该是什么。

  至少对我自己来讲,这儿缺少的是一个启示,一个提醒,一个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些熟悉的事物的契机。

  虽然当时并不十分清楚具体要做什么,但在我最初的想法中,有一些信息是我想表达出来的:比如它应该是以一种十分强大的,不由分说的姿态出现,你无法不注意到它,但它却不会引发恐慌,这里的人们继续平静的生活,如同它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几个世纪。

  再比如这个启示传达着不属于这里的信息,它应该暗示着自然界。当我思考成熟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是一只巨大的动物,比如一只巨大的熊猫。于是我拍摄了一些生活环境的图片,然后将一些变形的巨大动物放在他们中间。

  《Animal Regulation》

  乒乓球碰到墙壁会反弹回来,时间直线向前不会倒流,一个人不会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生物会长大但到了某个阶段会停下。这种理性认知帮助我们生存并且进化。但反过来,这些规则是不容解释的:不知道是谁制定,但就是这样。这很可疑,且有趣。所以我想在这个理性的存在中制造一点非理性的「裂缝」,这样我们就可以重新欣赏理性的有趣之处,也包括非理性的美。这系列中,「动物的出现」这件事就是我所谓的「裂缝」。只不过,「很大的动物」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裂缝,而「很大的人」是关于「存在」本身的「裂缝」。后面的裂缝更大一些。

  您会如何区分3D视觉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您觉得他们有着怎样的区别?

  如果允许我片面的说:那么3D视觉艺术更多是关于图像的内容,可新媒体艺术很多时候是关于媒介本身。但实际上,这两个领域很多时候是重合的。他们有些像故事与诗歌的关系,一个是关于情节一个是关于句子。

  在创作中,您会如何平衡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

  我现在觉得太多事需要达到平衡了,而且艺术家与商业终究要平衡的,以前画廊会替艺术家做这件事,可能将来更多的艺术家要直面商业这件事。艺术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我们都越来越爱看屏幕,有些趋势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纯粹的创作来说,我没有刻意去平衡艺术作品和商业的关系,一件艺术作品被制作出来的过程中如果掺入了商业的考量,那大概就不能被称作艺术品。艺术是无用的。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没什么目的,写一个故事不是为了意义,这种东西是有艺术在里面的。

  但商业项目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商业契约,它是需要平衡需求与创作的,但有时候这不取决于创作者本身,取决于是客户给你的空间。订单会产生大量没有灵魂的广告,也会产生西斯廷壁画。

  时代的进步,拉近了潮流时尚和科技之间的关系,您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他们之间的跨界合作?

  科技本来是实用主义的,但它竟然会产生美学意义。有时候时尚潮流要深刻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的喜好,我觉得也许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对科技极度乐观的时代吧。

  您也曾和不同的潮流品牌和时尚品牌有过合作,那么在您眼中,您会如何定义潮流时尚?

  我喜欢持久稳定的东西。时尚产业之内有非常多天才,很多设计师本身也是艺术家,过去有那么多经典的设计和秀,这些东西作为视觉世界的一部分也在影响别的设计师与艺术家,时尚当然是有能量的。但反过来,那些一年之内的潮流都只是商业现象,它们唯一的正面意义或许是反映现代社会的无聊与空虚。生命周期长久的潮流,可能才是有意义的。

  时下,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众最为关心的内容,那么您觉得属于您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生活方式当然重要,有时候这是一种你活着的姿态,有时候这是一个你追寻的目标。每个人都活在对某种生活的想象中,不管你有没有获得广告中的那种生活,「生活方式」的本质都只是人类的想象。

  我不是很相信广告中许诺的生活方式,但我相信要找到一种活着的姿态,对于我来说一方面是如何以创作者的方式生活,一方面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希望自己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姿态。

  您如何看待当下中国3D视觉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担忧,过多的商业注入会改变某种事物原有的发展轨迹,那么对于3D视觉艺术而言,您是否也会有着同样的担忧?

  我并不烦忧,我觉得商业是拯救。我看到贾樟柯在节目里说「商业是中性的,人类社会就是商业组织起来的。」

  商业并不会一定破坏创作,问题只是商业的力量太大,创作又太无形,一不留神就折断了创作的手臂。看看电影行业就知道,好的市场与商业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电影艺术的成熟。最纯粹的艺术形式也需要画廊与美术馆的支持,而画廊的逻辑就是商业。

  我看到的是这个行业的成熟,更多创作者加入进来。

  能否为我们透露下,之后的发展规划?

  也并不复杂,我想工作室更成熟一些,这个工作室是和我一起成长起来的,我希望渐渐的,工作室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性格。这之前投入了很多精力在工作室项目上,我自己反而少了一些空间,我会多一些个人创作。

  我个人最近的计划是,明年3月在柏林有一个个展,这期间也会出版一本画册,应该会包含这之前的创作。对工作室更长远的规划,其实有很多想法和想尝试的东西,但我感觉还是做出一点模样之后再讲。

  XCOMMONS 2020AW

  虚拟发布

  这个虚拟空间的概念来自于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RAMA」是一艘冲入太阳系的外星飞船。我用「RAMA」命名了入口大厅,入口大厅是以「上生新」所的泳池作为原型,连接了三个设计师空间。三个设计师空间对应了小说中地球人在飞船「RAMA」中建立的三个营地.空间 ,在设计中是一个城市形态的空间,有建筑物和街道。空间 的概念是生态球,这是一个建筑中的人工自然。空间 是一个复古未来主义风格的室内空间。这三个空间在逻辑上其实是人类生活中几个最重要的部分:房间,城市与人工自然,或者说是我们的「卧室」「客厅」,「花园」,「街道」与「办公室」。

  关于IC-Unoted的介绍

  IC-United是我与舒善艺共同建立的,最早我们有一些更侧重科技的项目,但现在工作室有了更多时尚与艺术的合作。

  今年工作室做了不少时尚类的项目,年初为《Wonderland》创刊号制作的动画作品,疫情期间我们制作了数字时装周的虚拟秀。包括刚刚与NOWNESS合作的新作品 「PATTERN」。

  我能感觉到时尚、科技与艺术在融合。新的技术甚至新技术所带来的形式感,在影响时尚与艺术的表达,带来新的视觉形式。纯艺术在拓宽时尚的表达,纯科技的最终成果又需要时尚与艺术作为出口。就像修拉的作品,有着那个时代科学成果的印记。我们这个时代也一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