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周末荐诗丨郑敏: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荷兰)梵高《收获》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诗坛,存在一个叫九叶诗派的现代诗歌流派。他们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倾向,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又称“中国新诗派”。在当时,并无“九叶派”这一提法,直到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才由此得名。

  本诗《金黄的稻束》作者郑敏是其中唯二的女诗人(另一位为陈敬容),而且现在仍然在世。

  《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静态的油画。“金色的稻束”既是诗题,也是核心意象。诗思由暮野中金色的稻束导入,很快转入一系列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黄昏路上疲倦的母亲;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如雕像一般静默的远山;最后定格于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远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然而笔墨断处意脉不断,内在的关联将这些个别的意象连接起来。

  “金色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更是对艰辛劳作的馈赠;它浸透着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风雨之中的泥泞,寄托着劳动者对幸福的期待和对匮乏的忧虑;也耗蚀着母亲原本丰满的脸庞──那在辛劳与忧虑中渐渐憔悴的脸庞。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灾难片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法)米勒《拾穗者》写此诗的郑敏还是西南联大的的学生,尽管自身酷爱英国文学,但所修专业则是哲学。晚年郑敏这样回忆创作的缘起:“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的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后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这是诗人灵感的来源,也是诗人创作的动因。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郑敏受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的熏陶,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形象和画面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同是九叶诗人的袁可嘉说“雕塑是理解郑敏诗作的一把钥匙”,她追求雕塑或优化的凝定的美,那种“细微、缓慢,持久而又留有想象余地”的效果。《金黄的稻束》则堪称其代表作。

  郑敏卧榻先生记得学生时代,在语文阅读试题中第一次见到了此诗。那个时代对于新诗不甚重视,课本基本上不选新诗,选也是选一些贺敬之、郭小川之流的革命诗歌,面对这样寓意朦胧含有哲学沉思的诗,真觉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乱答一气,老师酌情给了个友谊分。

  作者简介

  郑敏,(1920—),诗人、翻译家、诗论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著有《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等。2017年获北京文艺网诗人奖。

  附:2017·北京文艺网诗人奖授奖词

  她是一个坚韧的独立思考者!

  她是东方和西方共同的女儿!

  他永远远眺,永远思考人类的命运!

  作为百年新诗的重要诗人,“九叶诗派”诗人郑敏先生在新诗的历史光谱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代表了从白话诗出发而历经的中国现代诗向当代诗转换的重要里程碑。

  郑敏的诗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诗学向度,以宁静的冥想风格体现出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寻。她的诗也常常包含视觉艺术般的鲜明生动,展示出具有感人力量的现实画卷。

  基于对汉语传统诗学境界的深刻体会,郑敏先生往往在象征性的意象中蕴含了对生活世界的独特思考。作为一位在东西方文化交界处不倦探索的诗人,郑敏也大量吸收了欧美现代主义写作资源,将“横的移植”与“纵的继承”融合在一起,为汉语现代诗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2017年北京文艺网诗人奖授予郑敏先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