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失败的家庭教育源于父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武志红老师的经典书籍《为何家会伤人》,探讨的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在书里,我们会看到,我们身上的每个优点和缺点,其实都和童年和父母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有些人天生脾气暴躁易怒,莫名就是处理不好男女关系。

  当然,我们看书并不是,为我们的缺点找一个原生家庭背锅的理由,而是去寻找当年被忽略的自己,自己去找到接纳自己并放过自己的途径。

  很多父母,总觉得为了孩子简直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可为什么孩子反而成长得让人失望?“明明是为你好”为什么变成“孩子不领情”?

  其实,所有的家庭失败教育源头,都来自于父母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01

  逼迫孩子好好学习

  是父母转移焦虑的最直接途径

  成人容易焦虑,我们是理解的,毕竟赚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车贷房贷各种压力扛下来,真的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应对。

  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自然就焦虑了。

  但父母,怎么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呢?

  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孩子学习好。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男孩,从三年级开始就被他妈逼着上各种兴趣班,努力奔着优秀去,别说周末,连上厕所,吃早餐的时间,都必须背几个单词,更夸张的是,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妈妈就等着学校门口,用最快的时间把孩子带到另一个远距离的培优班,在车上解决晚餐!

  这孩子过得是什么生活呢?早上6点出门,晚上11点睡觉。五年级时就长出了几根白头发,上初中后,白头发越来越多,像个小老头。

  这并不是普遍现象,据统计,中国95%的家长,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好,考上好大学。

  但回过头来看,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好,考上好大学又是为了什么?

  别说孩子,就是很多父母自己也不清楚是为了什么?

  父母拼尽全力,促进孩子学习优秀,从父母的角度来看,还经常把自己感动的够呛,但实际上,大家注意,这并不是爱孩子,不过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转嫁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博士徐浩渊博士说:“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扎心了。

  因为我没考上好大学,因为我没过上好生活;

  所以你必须替我承担起让我光宗耀祖的使命,这是多少父母“爱”孩子的表现。

  02

  父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容易让孩子失去内心的“安全岛”

  什么是安全岛?对孩子来说,如果能在幼童时代,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心中就有了安全岛,孩子才会信心十足地探索世界,和人交往。

  举个例子,有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像蜗牛一样马上把触角缩起来,而有些人遇到困难,回家修正一下,又笑脸应对。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内心是否有安全岛。

  书中,提到一个叫小芸的16岁姑娘,和外婆一起长大,学习挺好的。

  有一回右手受伤,错过手术时间,导致右手没有知觉,在外打工的妈妈便把她接到身边医治了一年多,回学校后学习成绩下降,小芸便再也不愿意去学校,上课时间总是偷溜去上网,被舅舅发现后,批评了她一顿。

  小芸就要死要活,说大家都嫌弃她

  无奈之下,妈妈把她接到身边上学,一开始,小芸挺认真上课,但很快,她又开始逃学上网,这一次,爸爸把她揍了一顿,父女关系本来就不好,这一揍把小芸揍得更加变本加厉的逃学上网,很快,学校把小芸开除了。

  妈妈只好再次把小芸送回老家的学校,一开始,小芸也挺认真,在学校各种活动中还获得奖励,但很快,她又故技重施,逃学上网,拒绝接受舅舅的批评。

  说学校的人,大家都嫌隙她长得丑,都在笑话她,还常以死亡来威胁家人。

  小芸这孩子,是不是很讨厌?

  父母打工赚钱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让你好好学习是期待你以后能有出息。结果,不管父母怎么为小芸调换学校,她就是天天想着上网,还用死威胁父母,一点感恩之心都么有?

  遇到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呢?送到戒网瘾的学校?

  我们来看看心理专家的解读:

  小芸这孩子太可怜了,如果不是网瘾,她或许会采取更极端的方式伤害自己。

  首先,父母从未给过小芸安全岛。

  小芸是二胎超生的孩子,爸爸重男轻女,小芸一出生就被送到外公家,或许大人有各种苦衷,但对孩子来说,她失去与父母的链接,“我被父母嫌弃”就等于“我会被所有人嫌弃”,所以她很在意外人对她的看法。

  其次,没有和父母建立安全岛的小芸,退而求其次把“学习好”当做安全岛。

  妈妈每次回去看她,关心的总是她的成绩,小芸也一直认为“我学习好妈妈才会爱我”,所以当小芸成绩下降时,她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

  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能全身心接纳她,告诉她:“我们爱你,你学习不好我们也依旧爱你。我们把姐姐留在身边,把你送到外婆家,确实是需要和你道歉。”

  很大可能就能帮助小芸,尽可能快的回归正常轨道。

  遗憾的是,没有人理解小芸的内心,她只能再次自己寻找安全岛——网络。

  在网上,有人能够无条件的倾听她,接纳她所有的想法与抱怨。

  随着频繁转校,小芸被抛弃的念头就越来越深,自然就越来越沉溺于网络这个安全岛,遗憾的是,父母和家人却认为是网络带坏了孩子,其实是做父母的,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更下意识的把自己所有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有些焦虑,连成人都无法承受;

  有些问题,又怎么能期待孩子一夜之间长大解决?!

  03

  父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会让孩子认为“我是家里的守护者”

  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这种经历?每次夫妻吵架的时候,孩子总是会出现一些状况?

  比如生病,或者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阻止父母?

  父母的焦虑有很多种体现,很多时候,我摸并未意识到这对孩子有什么伤害,但实际上,孩子看在眼里,常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事肯定是因我而起,肯定是因为我做错了。

  带着这种心理的孩子,会更努力的让自己优秀起来。

  但如果一个孩子不再是傻乐的孩子,当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超过年龄本身,伤害就来了。

  书中提到一个孩子,特别爱考试,上瘾似的。

  孩子总是要求自己考全市第一,而且拼命到什么地步,考上好高中后的那个暑假,全天在家努力学习,他说自己要快鸟先飞,先把高一的知识预习好,以保证自己在新学期获得好成绩。

  孩子爸爸很高兴,这孩子多努力呀。

  妈妈觉察到不对劲,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身体和过于亢奋的精神,终于把他带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发现:

  1、孩子在家什么都不需要做,唯一的任务就是取得好成绩,有了好成绩就有各种奖励;

  2、更严重的是,孩子的好成绩是维持家的重要支柱。

  爸爸妈妈的关系不好,经常吵架,还闹离婚,只有孩子成绩好,爸妈就会非常开心,消停一会,一旦孩子成绩原地踏步或者倒退,父母的关系就会随之恶化。

  当一个孩子过度承担父母的焦虑,把自己上升到守护家庭的高度,会产生什么危害?

  心理医生表示:“如果孩子这样发展下去,他最后一定会患上偏执型人格障碍,成绩将成为他生活中的唯一支柱,这个支柱一旦坍塌,他就有可能患上精神分裂症。”

  我想,每一对父母,在迎接孩子到来的时候,都是欢心雀跃的,都曾经默默许愿,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只是,在社会巨大压力的裹挟之下,不自觉的把自身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可一旦孩子跨过年龄,接收到成人的焦虑,不匹配的心理压力,本身就意味着伤害。

  父母的“为你好”往往就变成了“逼死你”。

  心理专家曾奇峰说,父母分三种:

  第一种,无论你做什么,父母都批评你;

  第二种,无论你做什么,父母都忽视你;

  第三种,无论你做什么,父母都鼓励你。

  当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种。身为父母,焦虑请一定自己扛,看见孩子的需求,鼓励孩子过好他的童年,不需要什么科学育儿的大道理,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就够了!

  本文由Gloria原创,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