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俄罗斯否决“安大线”内幕曝光,友谊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

  1993年,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一个石油净进口国!

  当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于中东地区。虽然我们同样是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但是因为世界石油的主要产区大都和美国关系良好。因为美国的从中作梗,中东国家卖给中国的石油,总是要高出供给欧美的石油价格。

  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延伸,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增,这种对单一市场的严重依赖,对于国家安全极为不利。为了破解这个问题,中国当时满世界找油,而我们的北方邻居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一石油储量大国,自然是重点的攻坚对象。

  

  郎有情,妾同样有意。

  1993年,俄罗斯国内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刚刚经历了苏联的解体,国内同样是一片凋敝。而面对西方国家为俄罗斯量身开出的药方:休克疗法,不仅没有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导致经济更加困难。

  为了改善国内经济状况,俄罗斯也急于出售资源。

  双方就这样一拍即合,1994年,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和中方经过磋商,提出了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项目的动议。从此开始长达七年的谈判。直到2001年9月,中俄双方才正式签署《中俄关于共同开展铺设原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仅仅一个线路的确定,竟然用了足足7年的时间,有时候不得不说毛熊搞经济的能力和打仗能力完全没得比。

  谈判马拉松总算结束,接下来总算可以论证线路问题。

  没想到,就在“安大线”已经进入破土动工之际,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日本同样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此前和中国一样,满世界买油。不过相较于中国而言,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又是西方世界中的一员,显然购买中东石油要容易的多。但是,它同样面临着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保障安全的问题。

  当日本政府了解到中国正在和俄罗斯谈判的信息后,便在“安大线”动工前夕,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开始密集谈判。

  

  深知俄罗斯人办事拖沓特性的日本人,为了尽快达成购油协议,并阻断“安大线”的修建,不惜抛出了数额绝大的诱饵。日本对俄许诺了高达145亿美元的“高额定金”。要知道,当时中国全年GDP才不过10000亿美元多点。

  这笔定金足以令任何一个国家心动,更何况当时的俄罗斯经济已经深陷泥潭,亟需外部资金的输入才能起死回生。

  为了彻底打动俄罗斯,日本不仅仅开展金元外交,还从政治、经济、媒体等各个方面对俄罗斯发动了全面攻势,力促上马“安纳线”。

  

  那么所谓的安纳线和安大线有什么区别呢?

  先说“安大线”,它西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油田,向南进入布里亚特共和国,绕过贝加尔湖后,一路向东,经过赤塔州,进入中国,直达大庆,全长约2260公里,花费经费约25亿美元。

  而“安纳线”则是从安加尔斯克油田通往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这是一条直达太平洋沿岸的石油管线,可以直接通过海运输送到日本。

  中日在“安大线”和“安纳线”的争夺异常激烈,毕竟这关乎到能源安全的问题,另外,日本还有着从战略上制约中国发展的企图。

  

  在中日不断的竞争中,隔岸观火的俄罗斯显然对此很是受用。日本的“节外生枝”让俄看到了通过一条石油管道能够获取更多收益的前景。在这种思路下,无论是“安大线”还是“安纳线”,从俄罗斯的角度上看,自己的获益都有限。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就要推翻这两条线路,一切推倒重来。

  于是,打了这种心思的毛熊,便找了个看上去不像理由的理由:修建石油管道会破坏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

  好吧,这绝对是个高大上的理由,毕竟谁能拒绝环境保护呢?

  但是看看西伯利亚那些矿坑和油田,环境保护这个美丽的字眼似乎从没有在毛熊的考虑之中。不过无所谓,总之两条线路都被否定了。

  电影先生

  “安大线”其实一开始就没有在毛熊的计划中,原因倒并非和中国做生意对毛熊有什么坏处,而是因为这条线路的推动者是尤科斯石油公司。尤科斯的老板是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这个俄罗斯前首富,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寡头。在叶时代混得风生水起,但到了大帝上位后,依然不知道收敛。大帝早就看他不爽,于是趁此机会将其拿下。自然尤科斯提出的“安大线”也随之就黄了。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中日两国同样遭受滑铁卢的时候,克里姆林宫的态度竟然出现了些许变数。

  2004年2月,普京在远东地区州长会议上称,“‘安纳线’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这无疑已经暗示俄政府选择了通向太平洋方向的输油管道方案。

  

  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2004年3月,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又出炉了一个新的方案,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泰纳线”的庐山真面目。

  “泰纳线”实际上是“安纳线”的改良版,即在“安纳线”的基础上作出的远离贝加尔湖的修改方案,“泰纳线”的起点改在了距安加尔斯克西北约500公里的泰舍特,该管线穿越贝加尔湖北部,然后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南下,途经滕达和斯科沃罗季诺,并沿着俄中边境地区一直通向纳霍德卡附近的佩列沃兹纳亚湾。与“安纳线”不同的是,“泰纳线”与贝加尔湖之间的距离为225公里,比“安纳线”向北后撤了150公里,“泰纳线”的长度比“安纳线”还要长出230公里。

  

  “泰纳线”的管道设计总长度为4130公里,途经伊尔库茨克州、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管道建设周期预计为4年,管道的年输油设计能力为8000万吨,输油管道的直径为1220毫米,沿途将修建32个油泵站。

  从“泰纳线”的抛出看,毛熊最终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和它有着领土争端的日本。

  最关键的是,当时的泰纳线石油管道并没有考虑修建通往中国的支线。但是为了安抚南方的邻居,俄管道运输公司给出的说法是:考虑到距离边境仅仅50公里左右,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铺设一条石油支线,这在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

  

  事实证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没有必要将对方想的太坏,也不能将对象想得太好。两手都要准备或许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