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信死后,刘邦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刘邦风尘仆仆地从北疆回来,听吕后说韩信造反,已经被她消灭在长乐宫钟室。刘邦一听,悲从心起,接着狠狠地骂了一声,狗日的韩信,你怎么这么浑呐?
刘邦想起和韩信排兵布阵的愉快时刻。没有想到韩信会落到这种下场。如何不替韩信的死可惜。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如今,物是人非,君臣已成陌路人。
一,刘邦对韩信的印象其实很勉强
刘邦先于项羽入关中,操之过急把关中的民心给收罗了。项羽范增在意的是,刘邦这么干是为什么呢?不是说刘邦好色爱财,喝酒赌博吗?——这些爱好,刘邦都不要了。说明刘邦志向远大呀!范增项羽商量一下,把刘邦封于巴蜀汉中这些流放犯人的地方,当上汉中王了。
刘邦入咸阳时,十万人马,驻扎在霸上。项羽四十万在鸿门。项羽给了刘邦三万人就藩,投靠刘邦的有一万多。韩信本来在项羽手下做了个小官吏。他认为大材小用,所以离开了项羽投奔刘邦。
一路上逃跑的人不少。韩信求见刘邦后,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跑了。萧何回来后,刘邦怕萧何跟着韩信跑,不得已让韩信做了大将军,再把萧何留住了。
二,韩信用自己的能耐证明了没有白拿刘邦的工资,对刘邦的事业有突出贡献
韩信在刘邦去彭城后,留在关中,把章邯围了一年,逼迫章邯自杀了。魏豹听了八字先生的胡说后,要中立。刘邦就恼怒了,刘邦就让韩信收拾了魏豹。然后韩信一路开挂,奔代国,下赵国,威胁燕国,虎视齐国,而后攻下齐国,威胁项羽后方,吃掉龙且三十万楚军生力部队,使项羽第一次感到心寒。最后,垓下之围,韩信指挥大军消灭了项羽。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韩信封齐国,之后为楚王,后被人陷害,下为淮阴侯。
三,韩信风光的背后,他的智商高得让刘邦害怕,情商让人没讨厌
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一大半的土地,就战国时期的六国而言,韩信都到过,而且这些国家的灭亡,几乎都有韩信的参与。韩信的军事指挥艺术实在人当时的人望尘莫及。
在韩信出汉中,说明韩信到了巴蜀汉中,关中地区消灭秦朝的章邯部队,章邯自杀,秦地平稳,韩,魏,赵,燕,齐,最后包围项羽于垓下,楚国灭亡。这么说来,韩信的功劳大得刘邦都拿不出等级来封他了。这是韩信的能耐,是智慧的体现,是沛县集团所以将领们对韩信佩服或者敬而远之的原因。
至于韩信的情商,他首先是对他的处境缺乏审时度势。错过了在齐国与刘邦,项羽鼎立的大好形势。这一错,就一错到底了,以后的补救都于事无补。不仅如此,反而容易落下把柄,让人抓住小辫子。以法制裁。韩信就是因此而被人告发,最后死于吕后之手。
刘邦与项羽对峙,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对于齐国,刘邦在争取,项羽也在争取。刘邦和滕公跑到韩信张耳在赵国的大营夺了兵权。韩信应该早点开化才对。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招呼都不知会一下,就把兵力夺走了。
在这一次事件里,韩信推举张耳为赵王,刘邦救警惕了。韩信这一次推举,就暴露了他想当王的意思。
刘邦当时在荥阳对峙抽不开身。就准了张耳的赵王的要求。刘邦命令韩信准备下齐。但是还没有明确地下达舅攻击齐国的日期。这里面刘邦派了郦食其先去。没有想到郦食其把齐国说服了。齐王田广和丞相田横就同意与刘邦和平共处。
韩信知道后,突然袭击齐国历下军。但是韩信的军队根本就不够平息齐国之地。刘邦不得已把沛县集团的主力大将的调给韩信。刘邦因此背项羽追打得三出三入成皋,汉军十分狼狈。这都是韩信与郦食其争功而使刘邦受累的结果。刘邦能不恨韩信吗?
等到齐国打下来了,刘邦左右的大将都回到刘邦左右时。韩信向刘邦说要当代理齐王。刘邦是气得跳脚。
刘邦追项羽于固陵。征兵韩信彭越,它们都不来,后来得了土地才来。刘邦能没有想法吗?
韩信击败项羽的第二天,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再把齐王位置也夺了,把韩信平移做楚王。
韩信衣锦还乡。对过去的恩公们进行赏赐。他对下乡亭长的态度,想必刘邦听到后十分不齿。他对投奔他的钟离昧,足以让当时的豪杰寒心。
他背降为淮阴侯之后,常怀怏怏,心有不平。
这些时间,汉朝刚刚建立国家,内忧外患特别严重。汉高祖刘邦,经常以五十多岁的年龄出战各地。刘邦是每逢战乱必然亲自出战。当时能独挡一面的将军们也不多。
韩信年富力强,只有稍微自敛一点,收起自己的不平心,替汉朝再出一把力,封赏就是不要,也足以安身立命,保全家族嘛。
三,韩信的死,刘邦的心情十分复杂,悲伤和欢喜交替出现
韩王信在北方被匈奴攻击之后,投降了匈奴。汉朝的北方边境就没有安宁过了。当时说相国陈豨守代地。这个边将喜欢养门客。被周昌告发。于是陈豨被怀疑。陈相国回京城,淮阴侯韩信会见了他,于是他们一拍即合准备阴谋造反。
刘邦出征陈豨,淮阴侯韩信就准备发私人武装袭击留守的吕后和太子刘盈。当时韩信被告发。被吕后和萧何欺骗后杀死,被灭三族。
刘邦回来后,他对韩信的死是“且喜且怜之”。刘邦的心情十分复杂,这一点应该是不会怀疑的。毕竟韩信对得起刘邦。如果没有韩信,刘邦要战胜项羽,即使最后能够打赢,也得费国长时间的战争才行,如果继续打下去,项羽再智力不够,到底年轻,刘邦再会利用手下,能力是有,年龄呢?他赶不上项羽的时间长。这样一来,刘邦说不定就会失败。
所以,刘邦听说帮助他极大的韩信死了,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倒是十分符合刘邦的性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