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启阵:朱自清的《背影》很负面,应移出课本,他的理由是什么?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作为一个以文为生的地球人,我以前经常思考文章要写成什么样才能达到地球人眼中的完美、合格标准。后来发现,“完美”这东西是不存在的,你写文章给地球人看,架不住人家用火星的思维来评判。罢了罢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再后来读了白居易这话,深感文章得基于现实,真情实感,才能引人共鸣。
就比方说,我们从小到大读过不少课文吧,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名篇,哪个不是因为有真情实感才能成经典。最多的当属写亲情的课文,巴金《春蚕》、朱自清《背影》、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史铁生《秋天的纪念》......
其中朱自清《背影》是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我上学那会,老师重点讲解的。1917年,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了,他回家奔丧,和两年多没见的父亲重见。父亲是封建式的家长,朱自清追求自由,与父亲有些冲突,跟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矛盾是一样的。
但毕竟是自己儿子,朱自清要离开南京去北京时,父亲怎么也不放心让别人送,非要自己送他去坐火车。那会朱自清20岁,已经是有社会经验的人了,父亲依然唠唠叨叨叮嘱了一大堆,唯恐他在外面吃亏,朱自清当时不懂,心中暗笑。
可后来看到身形肥胖的父亲去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他不笑了,眼泪一下就流出来:
“......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知道别人读了感觉怎么样,我读到这儿几乎也要掉泪,想起自己寄宿,每回放假返校时父母也要叮嘱一堆,工作再忙也赶回家送。记得老师讲《背影》这篇课文时要我们每个人都想想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自己又为父母做了什么,以至于到现在《背影》依然是我心中不可撼动的经典。
但大家估计也知道,近些年来经常兴起“某经典应该从课文中删除”的言论,上世纪90年代就有“金庸代鲁迅”风波,进入21世纪后,鲁迅、朱自清、冰心奶奶等的文章都卷入其中,另外有《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指暴力,《愚公移山》被指破坏环境......
而朱自清作品惹来的议论特别多,除《背影》外还有《荷塘月色》、《春》、《匆匆》,篇篇中枪。看了一圈,有关《背影》这篇课文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里:
一,朱自清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铁道,影响火车运行,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示范;
二,朱自清父亲本身人品不完美,纳姨太太闹出丑闻丢了工作,气坏母亲,不宜作为正面人物宣扬。
三,文中朱自清父亲的形象描写非常不雅观,笨拙无美感,强化了时代落后病态的审美;
四,那么短的一篇文章,朱自清居然流了4次眼泪,堂堂男儿,如此柔弱实在不妥,今日少年应当多读振奋豪壮之文,不该如此悲戚哀伤。
五,朱自清开篇就说自己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遣词造句不妥,改为“不见父亲已经两年多了”才通顺,也避开了父子不和的暗示,让学生受到正面的影响。
这些观点其实很多读者都熟悉,但未必知道其中大部分来自北外教授丁启阵的那篇《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一文。
当年“《背影》删除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丁启阵教授大胆直言,指出这篇课文很多不合理负面之处,一下就点燃了舆论,家长、学生、专业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丁启阵不惧其他人的批评和反驳,坚持自己观点,在事情闹大后更表示:
名作不等于杰作,朱自清的散文内容枯燥、琐碎,靠人格魅力加持才有那么多人喜欢,不足以成为典范,应该移出课本。
支持删除经典的人占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删除经典”可以提,毕竟文学言论自由,但没必要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架势提,用现代观念强求以前的东西细节完美。就这么吵吵嚷嚷的,越来越多的经典课文被重新审视,课文留删之争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实在我看来,丁启阵的观点不能说全错,但他忽略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东西:情。
人是有感情的生物,人不完美,因为理智不可能永远压过感情。朱自清是个性格平和的爱国知识分子,铮铮风骨,至今被后人赞叹。他的文章,没有华丽辞藻,却有一种缓缓道来的真情,融情入景、因事抒情,否则,不可能感动那么多读者。
再想想,我们的孩子为啥要学经典课文?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为了潜移默化中学到前辈的文学创作能力,自己也能写东西,而且写好。我读书时语文老师经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情是好文章基础,后来看《红楼梦》,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也说: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记得今年走红的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吗?没看过的可以读片段,这词句够高端了吧,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一看学生就有不少文学储备,可它走红后被批得一无是处,因为不带半点感情,纯粹是故作高深卖弄文字。
《背影》可贵之处,就在于日常的琐碎念叨中见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完美的父母,但真疼爱子女的父母,很多时候不就表现得就跟朱自清的父亲一样“笨拙”、“落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