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社区成为园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模式

  

  文:东滩智库·王师贤

  近年来,产业社区作为产城布局的创新空间模式,已成为各地探索园区转型发展的新方向。比如《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高品质公共服务标准配置指南(2020年版)》提出,把产业社区建设作为变革城市发展方式和市民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从5类42个项目明确产业社区建设指引。《南京市关于促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实施方案(2021)》提出,到“十四五”末,规划工业用地规模控制在300平方公里,形成“产业园区-产业社区-零星工业地块”三级体系。

  从传统的产业园区更新为产业社区,也成为现代园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我们做的很多园区更新项目,都是以产业社区为目标愿景的,这里面主要涉及空间、功能和产业三个方面的理念创新。从空间上看,产业社区打破了地理边界,功能混合发展;从功能上看,产业社区在科技、产业功能基础上,需要满足人生产和生活的多元需求;从产业上看,产业社区更注重产业生态的构建,完善技术、资金、人才等产业要素支撑,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发展。下面我们具体展开阐述一下。

  一、注重混合功能布局

  在科技创新引领的新时代,利用城市更新在产业园内创造出更高密度的交流空间和创新场景,促进多元化科技人群聚集和交流,以及新技术的展示与实验,是打通众人思想,从而实现各类新技术从概念到产品之间边际壁垒的重要途径。

  面向科技创新需求,传统同质化的工业用地布局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人才的聚集,必须要使园区空间与城市空间互通、共融,创造园区经济与城市经济混合的新功能布局方式。比如苏州工业园探索在这种用地功能混合的产业社区结构中,形成前端以“研发+生产+展示”实现产业布局,后端以“生活+居住”构建社区功能。这样,打开的城市界面可以使城市功能空间有效渗透入园区,遵循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群概念,更好的导入城市人流,激活产业社区的服务配套部分,实现产业布局与城镇化生活、现代产业发展相协同,宜居与宜工环境和谐共生的整体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可以在多个单元上进行综合布局,把功能载体在园区间沿主干路进行集中布置,面向所在园区或城镇层面提供共享、高效的服务,最大化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效益。这样的产业社区可以融入更大的城镇发展中,形成开放式的资源整合和创新空间。

  案例链接:济南国家超算中心 济南国家超算中心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在三期工程项目中,就兼容了办公、商务配套、生活配套、文化配套、专家公寓、人才公寓和酒店等复合功能业态。同时,三期项目还和周边一、二期园区共享一条内部企业服务联系廊道和一条外部生活服务联系廊道。

  内部廊道仅对内服务,利用园内建筑一层为园内企业提供办公、政务等服务。外部廊道依托城市道路,布局人才公寓、酒店、生活商业等兼顾园区内部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并且在十字路口形成一个放大的服务节点,让园区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生态的一部分。

  

  二、注重产业生态的构建

  新经济产业的发展,已脱离单纯的链条式发展范式,而更依赖于多样化产业资源融合形成的网络式产业生态。在产业社区更新过程中,应以营造产业生态为目标,强调围绕园区主导产业链,构建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链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

  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包括集成服务、技术交易、人才服务、科技金融、专业技术、品牌孵化等功能平台,主要服务于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包括综合行政、高端人才、信息咨询、智慧管理、商务配套、企业成长等服务平台,主要服务于企业完善技术创新生态圈。在技术平台、服务平台的共同助力下,产业园区可以集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产业资源,推动由科创生态驱动的产业创新,实现从技术开发、产品创新、企业孵化、产能实现到产能升级的完整产业链功能。 案例链接:上海张江国创中心 在这方面,上海张江国创中心的更新经验值得借鉴。张江国创中心的前身是剑腾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厂房,2014年,由张江文控和上海万科联手实施投资改建。

  园区不仅引入了硅谷知名的创业加速器Plug and Play,用于扶持园区内企业的孵化;而且针对园内科创企业频繁的科研用货物进口需求,设立了张江跨境科创中心,将机场货栈功能延伸至园区,便捷园内企业办理进口货物的申报手续;此外,园区还针对企业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务,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办公室租赁、会议室租借等诸多服务。

  经过10多年发展,张江国创中心已经通过聚集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机构及人才,营造高活力、开放化的创新氛围,助推小微企业,壮大成长企业,构建了完整的“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聚”梯级发展生态链。

  三、注重空间的开放创新

  传统的用地规划以单一用地性质为主,在当前强调以人为本的背景下,更倾向于在产业社区内推行功能复合的布局方式,将商务商业、生活配套分散布置,营造更多的偶遇场景,促使科学家、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金融人员、艺术人员等多元职业背景的人群偶遇的可能性,促进更多的非正式交流场景,激发创新的产生。

  而且,这些场景应该是开放共享的,是7*24小时全天候的活力社区,而不是白天有人上班,到了晚上就是空城的样貌。在这方面,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就提出了把总建筑面积的1%拿出来作为idea共享空间,可以是街道、广场、绿地公园,也可以是街角的咖啡馆、办公楼的空中沙龙、共享会议室等多样形态,来支持科创可以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发生。

  案例链接:杭州西子智慧产业园 这个园区的前身为杭州锅炉厂,是一家比较知名的生产企业。随着杭州的发展,它的厂房所在地“丁桥”成为新的城市生活区,不再适合进行工业制造,企业就进行了自主更新。更新后,园区以总部科创园区为定位,改建为西子智慧产业园,新建了智能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创意办公等载体,杭锅集团总部迁入办公,同时设立了中科院旗下的创新中心,吸引了六大科创领域头部项目入驻。

  此外,园区将7、8、9三个厂房改建为杭州音乐文化艺术中心,成为杭州爱乐乐团的表演场地,每年承办很多艺术活动,给园区内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带给他们更多的创新灵感。不仅如此,园区还将原先5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整体改造为西子丁兰广场,向周边社区开放,入驻了山姆会员超市、健身馆、人才公寓等功能。

  西子智慧产业园区通过这样一种混合功能布局的方式,不仅成功改造为一个全新的科创产业园,也带动丁桥地区成为杭州主城区内的一个新兴商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