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拟清退14名博士生,原因引人深思,博士生毕业到底有多难?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范围的扩大,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可以直观感受到,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

  但随着而来的是激烈的就业竞争问题,想要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关键,而通过继续深造来提升学历是不少人选择的一条发展道路。

  读研、读博的人数也在逐年上涨,说明大家的教育观念、对学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希望取得高学历,来为自己的未来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在漫漫学习路上,勇于挑战的人很多,但并非所有的挑战者都能坚持下来,比如读博的路上,很多博士研究生未能如愿顺利毕业,也让大家看到了攻读博士之路并非那么惺轻松的。

  近日,位于我国武汉市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了《关于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公示》。

  该校在公示中表明,拟对即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20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20名研究生当中,博士研究生共计14人,硕士研究生共计6人。

  

  拟被清退的14位博士研究生,都是于2014年入学的,所学的专业包含了金融学、国际法学、国民经济学等。

  这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被拟清退的原因引人深思。该校有明确的规定,博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八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也有明确的限制。

  这些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应该是到明年也就是2022年,若超过了最长学习年限仍然没有毕业,则会被退学处理。

  

  此外,公示中提到,经过多种途径仍未与学生本人取得联系,所以进行网络公示,等到公示期满后,学生仍然没有反馈则会被视为自动放弃了,等到了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之后,会根据学校的相关队形,进行处理。

  读书能够读到博士,从学历层面说,仿佛达到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即便是博士生也同样面临着烦恼,那就是毕业难,这是每位博士生都会面临的一个难题。

  毕业门槛高。其实,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特别是博士研究生。

  

  越是高层次的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把关越是严格,因为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院校的形象与培养水平,所以把关严格至关重要。

  但是真正读博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尤其是需要有科研成果发表,一些学生并不适合做科研,总是期待导师、师兄师姐的帮助而不尝试主动探索,这也是一些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的困扰。

  

  完成符合规定的博士论文难度大。大学生们在毕业之际需要完成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经历过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完成一篇论文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有多少,更何况是博士论文。

  一些攻读博士学位的人,科研能力强,但缺乏系统的写作训练,所以完成一篇符合规定的博士论文,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除了需要完成博士论文之外,通常来说高校还要求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大多数的要求是发表核心期刊,导致很多博士学位候选人,因为自己的发表量未达标,而难以顺利毕业。

  “博士生”被清退的例子不在少数,考上博士不代表可以顺利毕业,如今也有很多博士生在被“劝退”的边缘。

  所以如果自己只是一时兴起,想要读博,没有认真思虑可能面对的挑战与困难,那么读博之路会更为艰辛。

  

  笔者想说的是,有读博想法的同学应多方面搜集信息,了解读博的难度,以及利弊,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读博,再决定是否进行双向选择。

  读博期间,会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若自身不擅长学术研究,对此不感兴趣,想要在此领域上有所突破是很难的,甚至想要顺利毕业都成了一种“奢望”。

  

  读博之路其实满是风景,但也不乏荆棘,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也是一道必经的考验。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在读博路上继续前行,道阻且长,博士生们应做到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勇敢前行。

  

  你会发现,读博的过程中,自己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愈发灵活、深入,也逐渐找到了对待学术应有的严谨态度,在良师益友的同行中,自己已经在读博路上越走越远,也愈发坚定。

  小马学长寄语

  “超龄”博士生被清退已是屡见不鲜,因为很多人在读博的体验当中,切实地感受到了种种困难,发觉自己原来不适合读博或是发觉自己的能力还不够。

  

  于是选择了中途放弃,或是选择了其他的发展道路,面临的结果可能是延期毕业,或是被清退。

  对于这类同学而言,自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才发现自己追求的并不适合自己,莫不如在读博之前谨慎考虑,自己读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读博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乐趣与苦涩,如果自己已经体会到这些仍然对学术科研保持热爱,保持初心,那么好好地享受读博的过程,无论身处逆境或顺境,都会成为你日后最宝贵的经历。

  【今日话题】对于多名博士生被拟清退,你有哪些看法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