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焦丨“碳中和”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倍速发展”阶段

  聚焦“碳中和”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编者按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目标将倒逼我国能源转型大幅提速,在“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可再生能源增速要远超以往,进入“倍速发展”阶段。在“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即将迎来发展机遇。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周健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对于我国可再生能源而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能源结构将会作出怎样的调整?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是什么?就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周健奇。

  可再生能源将进入“倍速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周健奇:若干年后,如果回顾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历程,2020年无疑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关于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各界已经取得基本共识。目前不确定的是可再生能源的结构占比到底能够达到多少,将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达到这一比重。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意味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结构占比将在2060年之前达到70%以上。在未来40年内,我国可再生能源平均每年新增装机不能低于2亿千瓦。但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仅为0.66亿千瓦。因此,当总书记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后,业内很快作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将实现“倍速发展”的预期。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让能源领域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全球能源革命新时代已经开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倍速发展”,我国电力市场体系也将加速重构。

  我国是全球能源革命的前沿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又快又好,因此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是有底气的。我国光伏产业从2015年开始实现累计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平价已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风电产业累计装机容量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新增装机容量连续11年位列世界首位,风电平价预计将在“十四五”头两年实现;我国氢能等移动电源也在快速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电源结构将调整优化

  中国经济时报:实现“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必须大幅下降,这将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带动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您认为我国能源结构将会有怎样的调整?

  周健奇: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发电,未来能源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为电源结构优化。电源比重变化仅是一个方面,更深刻的影响在于体系变革。

  一是大量电力生产消费者产生将丰富电力产业生态,电网基础设施与交易机制需升级。传统电源具有大规模特征,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的边界清晰,不论是居民消费者,还是企事业单位消费者都很难在消费的同时成为电力生产者。太阳能和风能随取随用,让大量电力消费者在用电的同时也生产电力,成为了工业领域的生产消费者(Prosumer)。电力产业生态因生产消费者而更为丰富,目前的电力基础设施和交易机制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升级。

  二是新能源成为重要的电源将改变电力供给结构,电网市场化改革需加快进程。电力供给方从专业化的电力企业拓展到企事业单位、家庭,这些供给方同时也是消费方,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的交易需求。电网的市场化服务需求也将大大提升。

  三是电力技术加速创新将拓展用电场景,电网服务需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分工。电力体系的变革本质在于电力技术创新,再加上数字技术赋能。目前的电网功能以电力传输为主,确保供电安全。未来的电网在此基础上,还要满足社会的电力服务需求,不仅要应对分布式能源上网对电网承载力和调度的影响,还要适应生产消费者的电力生产和消费需求。服务场景的拓展,需要配备相应的服务能力。电网服务还将进一步细分。

  四是电网平台化转型将增加国企改革的复杂程度,电网组织体系需创新。电网将成为我国能源平台的重要组成。电网平台有三类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第一类,主导平台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可称之为平台企业。第二类,在平台上开展业务的客户。其中,付费或免费使用平台的客户是平台客户,丰富平台服务功能的客户是补足品客户。前者同时包括B端和C端,后者与平台企业合作共同为平台客户提供平台服务。第三类,平台规制的主要合作者。我国电网企业将成为电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企业,将具有更强的平台开放特性。从管道型企业向开放的平台企业转型,还将涉及到国企改革,尤其是组织体系调整。

  五是新经济孕育新业态将改变电网规制的利益关系,电网治理体系需重构。在新的电力生态系统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得到重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依托网络实现协同,从竞争走向竞合;单边的网络化平台转型为双边或多边能源平台,与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关系转变为纯粹的服务关系;分布式能源的生产者是以前的能源消费者,借助技术成为了能源生产消费者,与传统能源经济中的生产者、流通商、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电网企业是电力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者,必然也是网络规制的重要参与者。未来的电网治理体系也将重构。

  将实现“碳中和”目标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结合

  中国经济时报:后疫情时代,实现新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中国须走绿色复苏、绿色转型的道路。您认为实现目标的路径是什么?

  周健奇:可考虑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大目标相结合。一方面,实现碳中和目标不能仅靠供给侧改革,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尤其是在我国光伏发电和风电技术日趋成熟,氢能等移动电源技术较快发展的当前阶段,新能源市场需求能否较快释放非常关键,能够对供给侧产生正向激励。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产业具有典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特征。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力市场,但同时也需要加强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国际合作。因此,两大目标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国内绿色能源的需求潜力,吸引更多要素资源集聚,从而促进供给侧的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创造更好环境。

  首先,打开一扇门,加速释放新能源发电市场潜力。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加强对户用电力市场和工商业电力市场的绿色宣传导向,推进新时代的新能源再电气化进程;提升新能源发电基础设施水平,重点在于加大对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综合能源利用设施、农村电网、城市老旧电网等的改造升级投资力度;立足新能源发电的生产消费者特征,主要从分布式光伏扶贫、传统企业利用闲置资源和富余人员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发展、降低工商业企业电价三个方向,鼓励并调动各地方激发本地市场潜能的积极性。

  其次,疏通一条路,突破电力体制障碍。问题的焦点在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力用户不能充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尤其是大量的生产消费者用户。电力的生产消费者大量产生,但电力体制却还是以生产者为主导。对此,国家可选择发展分布式光伏较快、较好的地区,例如河北省、山西省、浙江省或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具备条件地区,建设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新能源电改试点区域,探索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改革,建立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相配套的微电网运行机制,突破“隔墙售电”的制度障碍,带动能源互联网的创新发展。

  再次,稳定大环境,为新能源企业成长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我国新能源产业虽然发展快,但仍处于成长期的起步阶段,目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市场预期。

  风电成为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方向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9月下旬,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产业发展造成了许多困难,但我们有理由对世界的未来表示乐观,习主席提出的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必将引领中国和全球在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实现气候目标方面确立一个清晰的发展路线图。”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兴佳表示。

  在落实我国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大力发展风电是必由之路。

  每年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具有可行性

  在10月14日举办的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来自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一致通过的《风能北京宣言:开发30亿风电,引领绿色发展,落实“30·60”目标》(以下简称《宣言》)中指出,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每年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这不只是一个数字,也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市场信号。所有开发企业、制造企业都会按照这个目标制定他们发展、投资的规划,还会影响金融机构、股市、贷款、银行等,会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在秦海岩看来,“实现每年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条件是具备的。全国陆上的风电经济技术可开发量可以达到51亿千瓦,从开发资源的潜力角度是没有天花板的,同时实现这一目标在技术上已不存在瓶颈。更关键的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也要求风电每年新增装机必须达到5000万千瓦。”

  截至今年8月,我国风电总装机超过2.2亿千瓦,距离2060年的30亿千瓦目标和任务,只完成了不足8%。“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只有2323万千瓦左右,这意味着我国风电发展即将进入倍增阶段。

  “全球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的40倍,而绝大部分资源尚未开发利用,中国已开发风能资源不到蕴藏量的5%。”《宣言》指出,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仅“三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就超过40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而中东南部风能资源储量近10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节约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在未来五年,海上风电有能力实现规模化、平价化发展。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风电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力量之一,必将承担更多责任,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做好绿色电力的大文章

  《宣言》指出,风电已成为极具技术经济竞争力的先进能源生产方式。风电有能力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关键支撑。

  “中国的能源发展趋势与结构决定了我们要改变现状必须‘老路新走’,即仿照OECD成员国发达国家的路,将能源结构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而电力绿色化是建立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因此要想寻求突破口,就要做好绿色电力的大文章。”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表示。

  在王仲颖看来,做好绿色电力大文章,必须实现:产业电气化、行业智能化、电力绿色化。产业电气化是方向,行业智能化是加速器,电力绿色化是基础,只有同步实现这“三化”,才可以使经济社会大系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金风科技近期已经通过欧洲专业第三方机构完成国际主打机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环保评估。他提倡,全社会要带头用绿电。如果每一家企业都带头去用绿电,从消费端开始革命,加上供给侧的革命,碳指标的管理就可以做得更好。

  据任育之介绍,风电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1—8月,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4.5%;风电利用率97%,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明阳智慧能源董事长张传卫表示,“构造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商业生态,对建立一个好的产业生态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绿色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风能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包括各种要素的配置方面、市场方面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生态。”

  绿色金融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日益深入人心,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社会对绿色金融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实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新能源企业该如何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金融有五大支柱,第一,对金融支持绿色的项目要有界定标准;第二,对企业的减排效果披露要求逐步强化;第三,要有激励机制帮助企业获得较高的盈利能力;第四,绿色金融是一个系统,不是单一产品;第五,减排具有全球的外部性,因此绿色金融需要国际合作。”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

  在马骏看来,新能源企业可以通过构建适合于融资的主体、避免期限错配、充分利用创新的金融工具、充分利用好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好国际资源等方式来充分利用绿色金融。”

  一是构建适合于融资的主体。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因主体规模太小,评级比较低,或负债率比较高等问题,融不到钱或者融钱成本非常高。这些主体就要想办法把自己主体的质量和市场的可接受性提高,包括通过某些方式增加资本金,降低负债率,强化运营的经验和对技术的获取能力,以及增加企业运行的透明度。

  二是避免期限错配。银行体系大,部分存款是比较短期的,很难提供很多中长期的融资,商业银行平均只能提供两年期限的融资,但很多项目周期都比这个长很多。如果反复去搞短期融资,不断再融资会出现金融风险,因此要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比如绿色债券市场直接发行期限比较长的金融工具,如果是上市公司,通过增发也可以获得股权的融资,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期限的错配。

  三是充分利用一些创新的金融工具。某些企业由于负债率比较高,再融资困难比较大,但可以通过租赁一些设备的方式来避免负债率过度上升。此外,如果已经有了稳定现金流的新能源资产,可以考虑把这些资产做成证券化的产品,卖掉回笼资金用于新项目的投资。

  四是充分利用好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好人民银行对绿色项目的再贷款,充分利用好一些地方对绿色项目的贴息、担保等机制,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的可获得性。

  五是充分利用好国际资源。全球有很多国际性的开发机构都是注重做绿色低碳的项目,因此融资成本比较低,有些还可以提供部分的担保,如果利用到这些国际资源,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也有助于提高这个项目在其他渠道的融资。

  热点链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

  ●三季度数据面面观丨投资增速转正 补基础设施短板仍须久久为功

  ●新闻洞察丨四大举措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

  ●决战决胜@2020丨殷浩栋: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焦点丨下一个十年 北京发展向南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6次学习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琴瑟和鸣:革命老区高奏“粤滇东西部扶贫协作”曲

  监 制丨王忠宏王辉王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