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河北人,主动帮八路军疗伤而不取分文,后获赠一个“特殊”药箱

  这个嵌有“积德堂”三个字的药箱,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冀南军区为表示对中医王西同的感谢,专门订做并赠送给王家人的。

  药箱现珍藏于邢台市临西县王颇庙村的王家人手中。

  

  王西同,山东临清王颇庙村(现归属于邢台市临西县)人,王家人世代行医,他是方圆百里非常有名的专治外伤、硬伤的医生。

  抗战时期,王西同积极帮助八路军指战员治疗伤病并不取分文,冀南军区的军政首长亲切地称他为“九哥”,而这只专门订制并赠予王家人的药箱,也展现了浓聚于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王西同像

  这个小药箱长35厘米、宽15厘米、高9.5厘米,为硬杂木材质。药箱盖的中央有“积德堂”三个字。

  当时冀南军区条件艰苦,因此制作时,兼顾了药箱的实用性、美观性。比起那些华而不实名贵木料打造的箱子,这个小药箱的细节处理令人感到温暖。

  药箱的四周镶嵌了铜镂刻花边,还配有双重锁具。箱子四角用的是民国时期流行的“如意金钱纹”纹饰,包住四个角是为防止磨损,同时起到美观装饰作用。

  药箱内现存的药瓶

  打开药箱,上面是两层皮质的固定带,里面有针刀、钩刀等17种中医医疗用具。药箱下层则是40多个玉质、瓷质药瓶,里面依然放着当年用的药粉。药箱体积不大,却装满了医疗器具和药物,遇到出诊情况,医生可以随身携带药箱,非常方便。

  箱子本身采取了硬杂木材质,木质普通但是坚固耐用。因为精心制作,时隔近八十年,小药箱依然保存完好。

  战争年代,为了感谢王西同一家为抗战事业做的贡献,冀南军区特意出钱让工匠专门制作了这个药箱。箱子正面上的“积德堂”三个字,是由曾任冀南行署主任的杨秀峰手书,再经铜匠打制后镶嵌上去的。

  王颇庙村在临西县大致位置

  王西同老人的孙子王东卫还向记者讲起了一个故事,说当时的冀南地区的主要军政领导陈再道、宋任穷、杨秀峰和王任重四人,对赠药箱这件事非常重视,还专门进行过讨论。大家最后决定,由书法最好的杨秀峰来书写“积德堂”这三个字。

  “积德”二字,体现了冀南军区的干部、战士对老人的认可和尊重。当时老字号的药店会称作“堂”,王家没有京城老字号那么高大轩敞的铺面,但是王家的医德和医术丝毫不逊色于他们,于是就有了“积德堂”这三个字。

  那么当年的王西同,为何会获赠这样一个药箱呢?故事要从1942年说起。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因为严重的旱灾和敌人的分割包围,冀南的根据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1942年2月,敌人出动1.2万多名日伪军发动了对冀南军区四分区的扫荡。从邢台到济南的公路将四分区一分为二,公路北部成了游击区。分区的党政军群机关被迫向南转移,来到了威县南部、邱县北部和临清以西(今临西县)一带活动。

  

  当时的冀南四分区的机关驻地在贺伍村一带。这里距离王西同老人所在的王颇庙村很近。因为八路军子弹奇缺,很多战士是在和敌人的肉搏战、白刃格斗中负伤。部队缺医少药,而王西同又是中医治疗外伤、硬伤的行家里手,因此八路军就邀请他出山。

  这样一来,王西同家成了冀南四分区八路军治伤的固定地点。经过王家人的精心护理,不少战士恢复了健康重新奔赴战场。王东卫说:“作为冀南军区的主要军政领导,陈再道、宋任穷、杨秀峰和王任重等人在负伤后也会来王家治伤,大家亲切地称我爷爷为‘老大哥’。因为王西同在家族中排行第九,大家也叫他‘九哥’。”

  在王家人的心里,大家佩服也敬重这些抗日勇士,八路军指战员礼貌谦和的态度让王家人印象深刻。冀南军区不止一次地提出要给王家人财物表示答谢,但都被王西同婉言拒绝。王西同老人曾不止一次说:“八路军打鬼子,都是为了咱老百姓,军民都是一家人,哪能收钱呀!”

  当年为八路军将士治病,王西同要冒很大风险。

  贺伍村、王颇庙一带虽然是根据地,但是距离敌人的据点并不远。抗战时期,日伪军多次纠集重兵对这一带进行扫荡,不少抗战军民被杀害。但是,王家人没有被吓倒,大家继续为八路军伤病员治病,以自己的行动支持抗战。

  

  其实,王西同一家只是抗战时期当地革命群众的代表。在1942年残酷的“四·二九大扫荡”时期,临西的百姓们冒着随时牺牲生命的危险,主动帮助八路军、掩护抗日军政人员,为他们提供避难所,让他们换上便装突围。

  面对凶残的敌人,大家擦干眼泪,把自己的儿女送上革命战场,有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临西籍烈士就超过了900人。

  革命年代,八路军浴血奋战,人民主动帮助八路军。老百姓朴厚坦诚,八路军英勇无畏,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依存,为了抗战大业共同奋斗,才有了王西同获赠药箱的故事发生,这个药箱也是当年临西百姓和八路军鱼水情深的见证。

  其实不只是对八路军战士分文不取,面对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王西同也常常免费治疗。

  新中国成立后,王西同继续行医治病,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出力,宋任穷等人也曾专门写信问候“九哥”。王东卫说,爷爷当时思想传统,没有去北京找过老首长,也没有向政府要过照顾。

  

  其实,王东卫所说的“传统”,就是传统的中医治病救人不索要回报的祖训。医者仁心,老人从不关注患者的身份地位,只希望药到病除,让他们恢复健康。这种思想在王家人身上也得到了传递、弘扬。

  1975年,王西同老人去世,临去世前,他一再叮嘱家人,日子要自己过,再苦再穷也不要给任何人添麻烦。

  老人的儿子王良臣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谨遵父亲教诲,给家庭困难乡亲看病,尽量不收费、少收费。王东卫虽然没有继续从事医疗工作,但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勤恳踏实,在疫情期间,他主动协助防疫工作,用另外一种方式投身医疗事业。

  作为革命老区,临西县也致力于革命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在距离王西同老家不远的贺伍村,建有安葬八路军烈士的“四·二九”陵园。每年临西县都会举行烈士公祭活动,在青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少先队员唱响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声响彻云霄,烈士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了传续。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郭会哲

  ■供图/临西县融媒体中心、临西县文化馆

  ■编辑/郭会哲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