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部学生进本部遭遇限制,因害怕带病入校?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北大医学部(以下简称北医)学生进北大本部遭遇困难的问题,上了知乎热搜。

  

  这个问题实际上从俩月前开始,就一直是北大未名BBS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但问题一直没解决,这次算是闹出了圈,就让很多校外网友也知道了。

  为啥就我们不能进?

  北大医学部是2000年并进北大的,在北四环边有自己的校园,距离北大本部大约五公里左右。

  不少北医的学生有在本部修双学位、辅修的课程,或者选了一些公选课,再或者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参加学术讲座、展览之类,两边的学生平时有相当频繁的交流。

  

  疫情前,学生进校只需要在校门口亮一下学生卡就可以,因此北医的学生进本部没有什么障碍。

  但由于疫情管控的措施,学校对于进校人员执行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

  本校学生需要走刷脸闸机通道,学生的面部信息录入学校的系统,进出校只需要刷脸;

  每次需要在网上备案。进出校门时和手机APP上的备案信息进行核对。

  

  而医学部的同学发现,他们被“区别对待”了,没法和本部学生一样直接刷脸进校。

  北医学生想要进本部校门,需要填写表格向自己的班主任提交申请,批准后再递交给北医的学工部门,由北医方面汇总审核一遍后提交给北大的相关部门,北大方面再把名单给校门口的保安。

  

  这个流程相当繁琐,其中包含多个人工环节,往往要花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从11月开始,在学生的强烈意见下,要求改成了提前一天报备;

  但由于流程的步骤还是照旧一个没省,压缩时间后出错的几率明显提高。

  

  

  经常有同学按规定提前报批了,结果到了北大门口被保安拦住无法进校。

  而这些事情回过来追溯,基本都是他们的申请,在其中哪个环节被忽略或者遗忘了,这些“小事故”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这个问题从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已经存在好几个月了,给双方的学生都造成了相当的不便。

  

  目前的这种繁琐批准流程,不方便的不仅是北医学生进北大,北大学生进北医更麻烦,甚至都找不到一个申请的渠道。

  但由于北医学生需要进本部的需求明显多于北大学生进北医,所以在网上发声的基本都是北医学生。

  

  尤其让北医同学感到不合理的是:北大在万柳、圆明园校外住宿的学生,深研院的学生都可以自由进出本部;

  来北大交流住在校外其他外校的清华交流生、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中国艺术学院研究生等也有北大进出权限,而医学部的学生却没有刷脸权限。

  

  按照北大的技术人才实力,把医学部学生的信息加进刷脸数据库,给他们开放个和北大本部学生一样的申请接口,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

  而由于北医学生在大一时基本也都是在本部燕园度过的,数据库里本来就有他们的身份信息乃至脸部数据,连重复采集的障碍都没有。

  但这么个简单的问题,就是硬生生被拖了三个月。

  

  来源:未名BBS

  按医学部老师给发帖学生的回复,这事不是学生想的那么简单,互通在技术上没有障碍,但牵涉多个部门,他们不能单独下决定。

  而这个事已经闹了三个月了,医学部这边反映过,本部也反映过,除直接负责把守校门的本部保卫处外,没有一个部门出来负责。

  “这事不归我管!”“那归谁管?”“我不清楚,别问我!”

  学生跑了好几圈,还是得到这样的答复,当然就会觉得非常失望。

  

  来源:新华网

  有事北大医,无事北医大?

  在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中,还有不少同学提到了北大医学部和北大本部的融合问题。

  这实际上是关于北大的一个老梗了。

  

  关于这件事,不少网友都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写出了一个个段子:

  有同学表示:这就是“一校两制”,北医是北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四个字加粗)

  还有同学表示:

  

  

  还有同学玩起了前苏联笑话的梗:

  

  而这次的讨论中,也有未名BBS网友表示:

  有事北大医,没事北医大;

  谈情怀谈贡献说屠呦呦钟南山是北大校友,谈福利谈待遇说仅限校本部同学。

  

  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北大医学部的前身,是北京医科大学(北医大);

  北医大最早是和北大同源,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中从北大里分出来;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独立发展,成为全国实力最强,名声最盛的几家医学院之一。

  但出于当时国家做大做强北大,补齐北大没有医学院的缺憾的需求,推动了两校的合并。

  2000年4月3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但和齐鲁、湘雅、上医、协和等那一波,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和综合型大学合并潮涉及的诸多高校一样,北医和校本部之间的整合过程并不顺利。

  而北医还有一点特殊的是,从00年合并到16年,这十几年里时任的那位老院长,在体制内的级别还特别高(副国级),压了北大校长整整一级。

  对体制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肯定清楚,主要领导的级别和这个部门/机构的话语权强势还是弱势是很有关系的。

  于是这个合并,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典型的强-强组合,更增添了实质性整合的难度。

  

  从合并至今,已经过去了20年,双方所谓的“一体化”仍然流于表面,底层依旧是两个分开的系统,尤其是行政和后勤部门。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医学部和本部一直采用两个不同的招生代码,而上医-复旦,协和-清华,上交-上二医等则很早就实现了同码招生。

  不少北医的同学在结束在本部燕园的一年/两年课程,来到北医校园这边会感到很不习惯,食堂的饭菜质量,住宿条件,乃至校园给人的感觉,差别太明显了。

  当然,对于这些事情,相关部门都有一套看起来很合理的解释话术;

  但实际上,很多问题都会出现信息交流障碍,部门合作不畅,甚至互相扯皮的现象。

  

  比如这次的进校问题,医学部的同学会被本部的刷脸程序排除在外,而深研院等其他同样在校园外生活的学生却没有障碍;

  本质上就是因为按行政程序,医学部学生是归北医系统而不是北大本部系统管的,而上述其他几个则没有这样的障碍。

  

  两边关系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20年,已经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在巨大的惯性下,恐怕谁也给不出什么好办法能解决。

  知乎上有北医校友就说:两校已经合并了二十年,现在还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是不是再过20年,到2038年的北医学生还会有一样的困惑?

  怕医学部学生带病入校?

  由于网络上北医学生的呼声太强烈,当时发BBS的代表被约谈。

  而医学部的老师当时给出的解释理由竟然是:“怕医学部学生带病入本部”。

  在这之前,大家讨论的还只是学校的具体行政规定是否合理的问题;

  但把这个事扯到医学部学生容易带病毒上,这就有歧视的嫌疑了。

  北医也是执行严格的校园防控措施。很多学生还是在医院实习,做过核酸检测阴性;

  如果觉得医学部的同学可能被病毒感染,那万柳、圆明园、深研院的同学也有可能,又有什么理由对他们分别对待呢?

  这位老师可能没有意识到,北医的学生听到他的这句话会怎么想。

  

  

  这场新冠疫情波及范围之广,各国人员和经济损失之大,都是近代以来空前的,给整个人类社会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催生了一些“怪现象”:

  在一些欧美国家,新冠病毒被严重的“政治化”了:

  把戴口罩、隔离措施和个人政治立场挂钩,一帮红脖子为了显示自己是支持川总的“真男人”,不顾感染风险,坚持不戴口罩到处逛,顶着聚集的禁令开party,导致全美疫情大爆发。

  而在中国,新冠疫情则被严重的“道德化”了。

  在社会舆论里,新冠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疾病,而更多的和个人道德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任何和病毒扯上一点关系的人,不管是不是真的有传播病毒的可能,都会自动被歧视,被“剥夺人权”,甚至遭遇类似“社会性死亡”的待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成都那位她 被家人传染后遭遇网暴的女孩赵某某。

  她奶奶确诊前她去了几个酒吧,然后个人信息,姓名电话照片都被泄露出来全网散播;

  明明她是网暴的受害者,整个生活和声誉都被毁了,但后来还被逼得出来道歉;

  

  而当时泄露她信息的人,到处传播的人,有谁跟她道歉的吗?

  即使这样,网上还随处可见一些人,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侮辱她,并对此心安理得。

  

  

  不只是确诊得病的患者,密切接触者,甚至是和病毒隔好几道关系勉强扯上边的人,也会得到相似的待遇。

  比如前几天因为在美团上买了几斤冻猪肉,就被当地政府通报+罚款的几十位黄冈居民。

  和他们买的肉同一批的肉被检出病毒阳性,但他们买的肉不一定有病毒;

  即使他们买的肉上也有病毒,他们有没有接触到,有没有感染,也不清楚。

  这些人和病毒之间隔着两道“不一定”,实际上得病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结果也是检测都是阴性,但因此遭遇了孩子被学校要求退学,本人被单位要求辞职的待遇。

  即使在舆论压力下,当地政府撤销了处罚决定并向他们道歉;

  但他们声誉的损失能弥补吗?还能继续回去工作吗?孩子还能回去上学吗?

  

  这种把某种疾病和个人道德挂钩,甚至粘上新冠就被自动“剥夺人权”的现象,以往仅见于对艾滋病人的歧视。

  这是当今中国社会里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值得那些社会学者们去认真研究。

  但对于这些事情的当事人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接受了。

  对某个个人来说,这样的待遇尚且不能接受,何况是一个群体,一个学校的学生了。

  疫情初期,不少地方的医生、护士有健康码有医院的通行证,却被小区门卫阻止回不了家的事情,我们都还历历在目。

  

  “怕医学部学生带病入本部”,这还是北医本校老师说的,真的,这话说的实在是太没水平了。

  我能理解这位老师肯定主管上没有恶意,他的话也不能代表学校的意见。

  但说本校学生可能传播新冠新冠病毒,这话不能随便乱说。

  希望这位老师能出来,向医学部的同学们道个歉。

  他说的这句话被曝出来之后,这件事没几天就在知乎上了热搜,这绝对不是偶然。

  

  

  促成事情解决的人

  今天(12月18日)中午12点,医学部学工部进行了这样的回复。

  学生的基本诉求得到了满足,相信不久北医的同学进北大本部,提前一个小时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得到初步的解决,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这位从九月起,在北大BBS上搞了三波事情的braveman(知乎网名:左州侯)。

  在这件事和他本人的实际利益基本无关,而且也没有其他同学帮他的情况下,他坚持帮这些北医同学发声,并作为代表去和北医、北大的各个相关部门去交涉,因此受到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特殊关注”。

  

  

  从需要提前两天报备到提前一天;

  从北医学生都不能刷脸,到争取到让在本部有辅修、双学位的同学可以先纳入刷脸;

  再到今天的最新解决方案;

  每往前挪一步,背后都有他的不懈努力。

  对于这个过程,他是这样描述的:

  

  在前两天 这篇文章里,我跟大家提到了所谓“日拱一卒”的精神。

  我觉得他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可贵的精神:

  找准自己的目标,然后坚定地一步步往前挪,拱一下有一下的收获,挪一步有一步的欣喜。

  

  他在这次维权行动中展现的温和,坚定,理性,值得同学们借鉴和学习。

  祝愿他今后的学业和人生会走得更顺,也祝愿 北医的同学能尽快在各方面享受到和本部学生相同的待遇。

  作者:我是陈大夫,来源:大学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