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游走多段感情,后半生坚贞守一人,她历经坎坷换44载婚姻
丁玲是我国民国史上的一位传奇女作家,她是奋斗在革命前沿的文学家,是潇洒前卫的时髦女斗士,也是私生活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叛逆者。丁玲前半生游走于多段感情之间,后半生坚贞守着一人,她青年时曾同时与两位男士同居,中年后与小13岁的青年演员携手成家,一生的四段感情经历堪称惊世骇俗,一直被人非议,苦楚、幸福尝遍。
早年经历
丁玲原名蒋伟,1904年生于湖南一个大世家,祖上在官场风生水起,家境富硕,房产众多。但父亲在她4岁时早早离世,本可以作为一个富家小姐长大的丁玲注定与旧式传统无缘,从小就随任教的母亲在学校出入,接受了先进教育,性格中少有大家闺秀的骄矜,反而热烈潇洒,非常叛逆。
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她和弟弟返回老家,丁家姐弟与舅舅家的表哥一同长大,两小无猜,长辈们为两人定了亲事。时值五四运动爆发,自由、解放风潮席卷校园,丁玲深受鼓舞,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反对封建婚姻模式。1922年,丁玲与女友王剑虹去了上海,进入陈独秀等人创办的女校读书。隔年,两人又在瞿秋白引荐下去了上海大学旁听。
丁玲与王剑虹这对年轻的姐妹花性情相投,一路相依相伴,感情笃厚,在上海一间亭子间同住。瞿秋白博闻广识,思想先进,是进步学生的偶像,他常常光顾两姐妹的亭子间,深受丁玲和王剑虹的崇拜。瞿秋白与王剑虹你有情我有意,1924年初,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好景不长,短短半年时间后,王剑虹便去世了。丁玲黯然神伤,独自离开上海,前往北京学习。
丁玲与王剑虹
惊世骇俗三人行——丁玲、胡也频、冯雪峰
丁玲在北大旁听其间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胡也频对丁玲一往情深。但当时丁玲家中传来噩耗,挚友去世,弟弟病故,丁玲心中无限悲苦,无心谈情说爱。胡也频借由自己比丁玲小一岁,以玫瑰赠心意,在便签上留言“你的新弟弟所献”。丁玲不为所动,给鲁迅写信诉说悲痛,但被鲁迅当做闹事信搁置了。
没等来回信的丁玲与王剑虹的父亲一起回了湖南。胡也频闻讯急忙筹了些路费,义无反顾追到了湖南。身无分文的落魄青年像一团烈火,点燃了丁玲晦暗的天空,她被胡也频感动了,暗自接纳了他。
丁玲与胡也频
返回北京后,两人之间的传闻满天飞,丁玲逆流言而上,跟胡也频同居了。期间丁玲想学习日语,经人介绍认识了冯雪峰。冯雪峰其貌不扬,却非常有文学才华,是颇有声名的湖畔诗人。他向丁玲传播革命思想,给了丁玲很大触动,丁玲将其视为知音,对他产生了异于寻常的感情,但冯雪峰不就离开北京去了上海。
丁玲与冯雪峰
1927年末至1928年,丁玲相继发表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阿毛姑娘》,震惊文坛。1928年末,丁玲前往上海,从事左联革命工作,与胡也频、沈从文创办《红黑》,并擦出感情火花。面对相伴的胡也频与重逢的冯雪峰,丁玲百般彷徨,难以抉择,竟提出三人同居的唐突想法,冯雪峰和胡也频竟然还同意了。
三人租住在西子湖畔,丁玲将胡也频视为丈夫,将冯雪峰当做情人,在两人之间辗转流连。但这样不协调的感情到底无法维持长久。一个周后,备受煎熬的胡也频找到沈从文诉说苦闷。在沈从文劝解下,胡也频回到丁玲身边,冯雪峰接到新的任务转去浙江,这段荒唐的“三人行”也就此画上句号,丁玲与胡也频和好如初。
《红黑》报刊运营不佳,为了偿还负债,胡也频前往济南教书。1930年,胡也频被列为通缉犯,第二年被枪决。丁玲成了单身母亲,已结婚的冯雪峰来看望她,丁玲虽然仍爱着冯雪峰,但两人之间已隔了千山万水,再也回不到当初了。
平淡的感情,猝不及防的灾难——冯达
胡也频去世后,丁玲将孩子送回了老家,专注革命事业,主编《北斗》报刊。但她的生活一片狼藉,为此冯雪峰建议她再找一个生活伴侣,弥补感情空缺,以便安心创作,并且为她介绍了冯达。
冯达是史沫特莱访问丁玲时的翻译,英语很好,为人低调寡言,性格温平,为工农通讯社做地下联络工作。来到丁玲身边后,他成了她生活上的好助手,常常给她分享新闻,照顾她食宿,也不打扰她写作。两人就这样维持了平和的同居生活。
丁玲与冯达
1933年5月的一天,冯达觉得有危险,便告诉丁玲若自己午夜还没回来,就让她自行避难。但他12点多回家时,丁玲并未离开,特务登门抓人,两人先被压到了南京,又被关到了浙江。
丁玲入狱后,众多文学名士都为其发生声,要求南京政府放人。当时文学家在社会上影响巨大,国民党碍于社会舆论没有处决丁玲。冯达否认出卖丁玲,最初丁玲选择相信他,关押期间还怀上了他的孩子。但1934年4月,冯达竟然为国民党做了翻译,他的叛变让丁玲心灰意冷,也导致了他们彻底决裂,此后一生再未相见。
相差13岁的坎坷姐弟恋——陈明
1937年,丁玲获释,辗转去了延安。在延安的文艺晚会上,丁玲遇到了自己最终的归宿——陈明。
陈明曾一度活动在上海学生抗日联盟的前沿,1936年入党后,他成为了国民党的抓捕目标,被迫撤往延安。当时丁玲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陈明是剧团的男主角,后被调为宣传股长,成了丁玲的直接下属。
陈明热情洋溢、高大英俊,丁玲性格豪爽洒脱、大胆热心,两人关系非常融洽。陈明劝她“考虑个人问题”,丁玲当场地问:“你看我们俩合适吗?”当时丁玲已30多岁,情史丰富,又带着两个孩子,而陈明才20多岁,这一问把陈明吓得不轻。他对爽直的丁玲不是没有好感,但没有准备与她开启感情关系。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渐渐发展,还是形成了一种家庭模式。
这种老妻少夫、有名无分的感情模式在众人眼中是不可理喻的,流言蜚语排山倒海般向他们袭来。丁玲从来不畏人言,但陈明不行,1939年,不堪重负的陈明离开丁玲,去了烽火剧社,很快与女演员席平结婚了。但陈明放不下丁玲,在丁玲的感染下抛下怀孕的席平回到了她的身边。
丁玲与陈明
1942年,陈明与丁玲正式结婚。陈明为了丁玲的事业和孩子们,拒绝让丁玲再为自己生育,对丁玲的两个孩子视如己出。与陈明在一起时,丁玲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田保霖》等众多作品。
这桩婚姻同样受到了巨大的考验。1955年,全国开始兴起反右派活动,丁玲和陈明都被打为右派,陈明被发配。通过多方努力,1958年,两人终于在北大荒团圆。1966年特殊时期来袭,两人分别被押在秦城监狱,备受打压、折辱。他们在分离时对彼此承诺一定会活下来,这份承诺成了黑暗中的一束光,帮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1975年,两人历尽千劫,终于再次团圆。此后,陈明想法设法照顾丁玲,为她养鸡种菜,调理膳食。老年的丁玲将自己叱咤的秉性藏了起来,成了个多情的少女,跟在陈明身后,向陈明讨糖炒栗子吃,如青年男女一样依偎在陈明肩上。此间,丁玲作了《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大量作品,她曾说:“没有陈明,我大概活不到今天,没有陈明,我活到今天也不能写出作品了。”
1986年,丁玲病重,临去世前,拉着陈明喃喃道:“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我只是担心你,你太苦了。”陈明泪流满面,一吻落在她的额间,两人44载乘风破浪的婚姻终于画上了句号。
老年丁玲与陈明
丁玲的一生是坎坷的,她的感情经历是丰富的,虽然在世人看来不可理喻,但她是真实的、坦诚的、无畏的。她勇于冲破世俗枷锁、始终敢于追爱的勇气,换来了后半程风雨与共的婚姻。
她满怀热血地践行革命,为国家谋解放,也满怀热血地写作,投身爱情,她的才思长在爱情感情之上,她的著作流着感情的血。想来一个女人最好的一生,无非就是青少年有人爱也有爱人,中年时有伴侣,老年时有归宿,丁玲的一生无疑既残缺又完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