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思】美好到想哭!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学霸们唱响《少年》,全网沸腾了~

  本文转自  |  青春上海

  微信号  |  qingchunshanghai

  在央视播出的网络春晚上

  一群平均年龄74.5岁的清华学霸

  唱起歌曲《少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他们挽起衣袖,激情唱响

  

  现场,有观众感动落泪

  

  还有观众欢呼鼓掌表达敬意

  

  他们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有成员说:

  “为什么我们老人聚在一起唱歌?

  我们真正的心里是有一种爱,

  爱我们的祖国,

  爱我们的人民。

  因为爱,

  我们奉献自己宝贵的一生,

  因为奉献,

  我们得到了很多快乐。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

  我们是重新来分享这些快乐的!”

  

  今天故事的主角

  就是这群平均年龄74岁的老人

  50多年前

  他们走出清华园

  带着科学梦想,奔赴远方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

  他们和新中国一起长大

  一生的信念是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如今虽然不再年轻

  热爱祖国的心却一直未变

  那段闪光的日子将伴随着悠扬的歌声

  一直刻在他们心中

  熟悉的歌声背后

  是关于青春、事业和理想的岁月往事

  深情的旋律之中

  饱含着梦想、奋斗和奉献的家国情怀

  

  程不时曾是清华首席小提琴手

  从年幼时的梦想到耄耋之年的奔波

  漫长的人生岁月中

  程不时只做了一件事

  为新中国设计自主创新的飞机

  他是中国第一代

  民用大飞机运-10的副总设计师

  妻子贺亚兮是飞机设计师

  一对老人相濡以沫

  

  朱凤蓉和张利兴是艺术团的

  一对“将军夫妻”

  

  他们是初中、高中同学

  大学时一起进入清华原子能专业

  当时国家提出发展原子能事业

  毕业后的张利兴奔赴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

  朱凤蓉也选择追随爱人和理想

  张利兴说

  我们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

  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

  

  2001年

  在清华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

  朱凤蓉将军作为杰出校友代表

  在大会上发言

  

  她说

  “说实话

  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

  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

  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

  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清华读书时

  首席小提琴手刘西拉和钢琴伴奏陈陈

  才艺出众、成绩优秀

  是学校的金童玉女

  

  那时,陈陈名气更大

  以数理化三个一百分的成绩

  考入清华电机工程系

  还被选派到中央音乐学院

  钢琴系(业余部)学习

  大学毕业不仅功课“全优”

  同时拿到中央音乐学院

  钢琴系(业余部)的文凭

  1980年

  国家选送留学生出国

  陈陈以出色的成绩

  考上了一机部的公派

  来到美国普渡大学电机系

  做访问学者

  次年

  刘西拉也获得了

  公派普渡大学土木系读研的机会

  回国后

  陈陈到上海交大任教

  刘西拉到清华任教

  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同志说

  他们是改革开放以来

  双双取得博士学位后

  第一对回国的留美夫妻

  

  在家里,刘西拉和陈陈经常合奏,琴声悠扬,绕梁不去

  而从工农速成中学考入清华的曹玉英

  为了追上同学们发奋读书

  同学沙守礼经常来帮忙

  两人学业有成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

  

  虽然起点不同、故事不同

  但梦想都源于时代的召唤

  爱情都根植于志同道合的基石

  因唱歌结缘的平涌泉和赵玉贞

  毕业后双双被分配到东北

  在冰天雪地的工地上

  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在赵玉贞一首接一首的歌唱中

  夫妻俩学会了坚强、走出了阴影

  

  18岁到80岁

  大符(符毓如)和郑琦走过了

  相遇、相知、相守的历练

  他们曾经研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