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以上学生荣誉超170项!江门这所学校办学一年多成绩优异!奥秘是…

    选择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

  (以下简称“省实江门学校”)

  的理由是什么?

  现读高一年级的龙啸认为,

  是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书院文化特色;

  初二年级的陈君尧认为,

  是品牌优势和“领跑者计划”平台;

  初一年级的金奥认为,

  是丰富多彩的

  “融创出新”拓展课程体系

  ……

  △省实江门学校入读登记

  在这些理由当中,始终离不开一个关键元素:质量。办学一年多以来,省实江门学校凭借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让不同发展目标、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的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天赋和潜能都被充分挖掘。

  百年名校,薪火相传,

  守正出新,行稳致远。

  省实江门学校常务副校长黄燕文:

  作为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省实江门学校积极传承集团优秀文化和精神,实行“格融教育”,把“既拥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务实创新和格物致知精神,又拥有江门侨乡敢为人先、融会贯通的智慧与品行”定为学生培养目标,以别具一格的“书院文化特色”为落脚点,搭建出“格物致知”基础课程和“融创出新”拓展课程体系,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获“江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与江门银保监分局共建江门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基地、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区级以上荣誉超170项……省实江门学校是江门教育领域中的“新秀”,经过一年多的用心打造,犹如一位翩翩少年,恰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书院文化特色

  让学生在适合的平台中展翅高飞

  南山书院、弘毅书院、格致书院……16岁的龙啸从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追随者,去年在为自己选择高中时,就被省实江门学校的书院文化特色所吸引,经多方考量,他最终选择报读该校,并顺利成为南山书院的一分子。

  入学半年多,上周接受采访的龙啸,言语之间显得十分坚定:“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选择是对的。在书院文化的熏陶下,我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学校书院教育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粹,不仅注重道德修养,而且将知识传授、兴趣研究、品性修养、人格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里,我不仅能学好知识,更能学会做人。”

  书院文化是省实江门学校的“根”,

  是该校践行“格融教育”的落脚点,

  作为根部,

  它生长到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

  “我校以书院精神引领学生发展,以文化建设落实学校、年级、班级管理,将各年级细分为南山、格致、弘毅、明德和博雅五个书院,每个书院都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特色。”黄燕文介绍道。

  以南山书院为例,该书院渗透了钟南山院士“乐于奉献,义无反顾”的精神品质,平日里会围绕钟南山院士的事迹,开展各类开放式主题班会课,让学生直观感受和学习国之重器的责任与担当,从而明确自身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决心。

    又如弘毅书院,该书院以“毅力”和“坚持”为精神内核,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领悟“只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定能发光发热”的人生道理。

  在遵循学生意愿的大前提下,省实江门学校把不同特点、类型的学生安排到不同的书院中,让他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和平台中展翅高飞。“每一个书院都是一个大家庭,我校还注重以书院为单位,设立多维度的学生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自信。”黄燕文说。

  陈君尧仍清晰记得,一年多前,她穿上自己参与设计,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南山书院院服时,那由心而发的集体归属感。“平日里,我们秉承‘南山青年,道义铁肩’的书院口号,共同努力和进步,同时和其他书院相互竞争。小方向相互竞争,大方向共同进步,在良性竞争中,我们取长补短,相互砥砺,实现了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共同提升。”陈君尧说,在书院文化的熏陶下,她最直观的感受是,自己不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未来,还要谨记祖宗所留下的思想经验,传承好他们的智慧。

  “格物致知”基础课程

  为学生的学科基础保驾护航

  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基础和素质课程的质量是绕不开的核心项。办学之初,省实江门学校明确实行“格融教育”后,便迅速搭建出“格物致知”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学科基础保驾护航。

    作为基础课程的总指挥棒,“格物致知”基础课程通过不同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确保达到“格物致德、格物致慧、格物致健、格物致美、格物致能”的目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省实江门学校的初二年级教室里,学生们正在朗诵古诗词,课堂上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虽然课室大、学生少,但空间一点都没有浪费,明确的功能区划分、精致完备的陈设让人眼前一亮。

    为满足广大家长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要求,省实江门学校积极发挥民办学校的办学优势,打造 “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我校确保每班40名学生左右,同时把班级细分为10个小组(每组3—5人),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倡导先学后教,以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课堂上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成为常态,全员上台做展示成为常规,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足够的关注。”省实江门学校教学处副主任王家忠说。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足够精细化。王家忠介绍,省实江门学校还在小组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实行双导师制。除了安排班主任担任学业导师外,学校还会把不同的科任老师精准分配到各班的各个学习小组,在生活、德育、传统文化学习、生涯规划、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辅导、帮助以及关爱,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此外,针对不同条件学生的学习需求,省实江门学校还在课后推出了基础巩固、培优提升、强基计划培训等课程,真正实现“个性化辅导全覆盖”。“我校还充分发挥智能教育装备的优势,利用大数据对学生成长进行精准分析。”王家忠说。

  依托省实,资源共享,一花十叶,一校一品。作为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省实江门学校能打造出有口皆碑的教学特色,与集团优质资源的直接辐射密切相关。“我校与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实现了教学联袂、教研联动、教师共培、集体备课、共编学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黄燕文介绍,集团学术委员会会定期线上或线下督导省实江门学校教育教学,请进来、走出去已成为该校在教师培养上的常态。同时,该校还会定期邀请广东实验中学优秀学子开展线上或线下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感受“榜样的力量”。

  “融创出新”拓展课程

  不错过任何一位学生的潜能和天赋

  在省实江门学校,有一群学生,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往返于科创实验室,雷打不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共同对机器人、无人机等进行设计、装配、调试;相互合作,自主研发各项“身边小发明”……去年,在第十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中,他们当中有2位同学获二等奖;在第九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成果“挑战极限·‘纸’论英雄”挑战赛中,有2位同学获二等奖。

  学生们的创新激情从哪里来?是动手过程中凝聚的创新力量和团队精神,更是源自省实江门学校精心打造的多元化成长平台。

  科创课程、思辨训练课程、毅力与体验课程、情绪管理课程、中医文化课程……办学以来,省实江门学校通过打造极具差异化特色的“融创出新”拓展型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不错过任何一位学生的潜能和天赋,而科创课程,称得上是该体系中的品牌课程。

    初二年级的苏菲菲是省实江门学校科创团队的优秀学生,说起在日常学习以及比赛中的收获,她总是滔滔不绝:“我参加过无人机和‘极限救援’轮式机器人比赛,比赛任务模拟了现实世界中的救援任务,需要选手运用机器人降低人员伤亡和提高救援效率;在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成果挑战赛中,需要用报纸、普通胶水和透明胶带在150分钟内制作出符合规定的纸桥,在承重10公斤的前提下,越长成绩越好,我和队友在比赛前查询了大量桥梁资料,并结合各种结构设计,尽可能使纸桥坚固。”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在备赛和竞赛过程中,苏菲菲应用到了数学、物理、编程等知识,这使她收获了知识水平的提升和难能可贵的成长。“在学习中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起看过夕阳西下,星辰高挂天边。他们在我成功时为我欢呼,在我受挫折时给予我帮助。”苏菲菲说。

  目前,省实江门学校开设的科创课程包括3D建模、创意编程、Python等10多项,同时开设了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特色社团课。“我校的科创课程理念是拓展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赋能未来。”省实江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罗晓慧说。

  除了科创课程的百花齐放外,“融创出新”拓展课程中,德智体等各类课程也让学生们收获颇丰。金奥就特别提到了他去年的校运会经历:“去年校运会筹备工作,家长们都因为工作繁忙无暇参与,正当各项工作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又一位同学挺身而出,擅长美术、对颜色搭配有独到见解的同学为场地布置献出了宝贵意见;在摄影方面有所研究的同学担起了摄影师的责任;有舞蹈特长的同学为班级编排节目……这一项项看家本领,都是大家在校园里学到的。最终,我们班在校运会上大放异彩,班级也更加和谐团结。”

  办学以来,省实江门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获殊荣,其中,获省级荣誉10项,市级荣誉41项,区级荣誉122项。

  

  “领跑者计划”“领导力课程”

  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争做排头兵,勇当先行者。在省实江门学校,有两大“明星”课程:“领跑者计划”和“领导力课程”。这两项课程让一位又一位学生充分感受“榜样的力量”,也激励和帮助一位又一位学生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待人彬彬有礼、温和谦虚,说话时思路清晰、主次分明,国家大事、文学典故不时会在她口中带过……第一次和陈君尧交谈,很难想象她是一位初二年级的学生。“我能实现快速成长,很大程度源于学校推行的‘领跑者计划’。”陈君尧如是说。

  何为“领跑者计划”?据陈君尧介绍,每个学习阶段,各个年级都会围绕德育、核心素养等多个方面,综合评选出一批优秀学子,这批学子能获得广东实验中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她曾两次入选,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她的眼界彻底被打开。

    “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明白学习成绩只是考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其中一个方面,想要成为党和国家真正需要的人,还需要具备多个方面的素养。”在陈君尧看来,除了最终的考试成绩外,自己更应该关注成长的过程,只有真正把控好成长过程中的每分每秒,才有可能拥抱美好人生。

  回到校园后,陈君尧戒骄戒躁,除了在学习上全力以赴外,更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演讲、钢琴、编程等拓展课程中,让自己实现更全面的成长,成为更“完整”的人。

    在省实江门学校,有这么一群学生,除了学习外,他们关注的不是明星、游戏,而是“改进学生管理制度”“改善各项活动流程”等一个个有建设性的校内问题,他们就是“领导力课程”的参与者,他们在由各种活动统筹、协调、组织任务组成的课程体系中不断成长。

  初二年级的詹梓玥是省实江门学校学生会的骨干成员,也是“领导力课程”的参与者,平日在校园里大大小小的课外活动中,总能看到她工作的身影。

  “每一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复盘,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好团队凝聚力建设,活动流程是否实现高效便捷,曾经漏登记人员、现场秩序混乱等情况经常出现,如今都已一一改进。”回忆中,詹梓玥如是说。

  活动中,詹梓玥失落过,但最终换来的是一次次的成长和感动。“我逐步学会驾驭变化,懂得合理安排每日的学习和工作计划,真正明白到理解、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因此也收获了友情。好几次,我因为投入活动错过了用餐,每一次我的合作伙伴们都会主动为我打饭并带到课室,这是一种无言的支持与关怀,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詹梓玥颇有感触地说。

  “接下来,学校将会继续秉承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传承创新,打造品牌,高点定位’的指导思想,利用好集团的教育资源优势,修炼内功,以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为目标,精心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样的课程和活动,培养‘有德、有才、有为’的优秀毕业生,办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师生自豪、家长骄傲的优质品牌学校。”展望学校未来发展,黄燕文自信地说。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

  行稳致远,守正出新

  省实气质,一校一品

  ??(中学部)招生联系方式

  ssjmxx2019@?163.com

  18138970835(微信同号)

  18899823132(微信同号)

  18899823238(微信同号)

  18899821398(微信同号)

  18899823639(微信同号)

  18899822442(微信同号)

  0750 — 8232383

  0750 —?8253531

  ??(小学部)招生联系方式

  18899823272(微信同号)

  18899823287(微信同号)

  18899823531(微信同号)

  18899823363(微信同号)

  地址:江门市蓬江区丰乐路

  搜索“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可导航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