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艺考:素描真题精讲(河南)

  人美权威解读美术联考

  2022年各省美术联考将于12月集中开考,美术生们马上要踏上自己的战场,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奋力追逐艺术梦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才能高效备考、快速提高?人美社特推出冲刺艺考专题,通过范画视频、真题解析、试卷评析等形式呈现历年真题,梳理联考重点,为考生的逐梦之旅保驾护航!

  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

  美术类专业省统考试题(素描篇)

  一、范画

  

  题目:喝水男中年

  1.按照所提供的人物图片,用素描的形式与方法进行表现。

  2.图片内容:手拿茶杯、喝水的眼镜男中年。

  要求

  1.按照图片提供的人物内容,使用素描工具进行表现。

  2.严禁改变构图,严禁添加试题以外一切事物,严禁减少试题内容,严禁在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或者在画面上喷洒固定液体,否则按标记卷处理。

  3.绘画工具只能使用铅笔或炭笔。

  4.时间:3小时(180分钟)

  

  步骤解析

  二、真题解析

  喝水男中年正面像,侧光,戴眼镜,一手持茶杯,一手拿杯盖,有道具,有表情。应该说,这是近几年各地美术联考中难度较高的素描试题。以人像为主的考题,头像之外加入很多因素,它们共同撑起的空间关系,给我们增加了更多需要处理的节点,如透视、比例、主次、虚实。与独立人像相比较,这种组合要难处理得多。

  首先要做构图的转换,按照考题要求在竖构图中合理布局,保持内容完整。头、手、物之间的大小比例在考虑透视关系的前提下要拿捏准确。作为画面的主体部分,头部的刻画仍是重中之重,要注意面部五官的对称性,可适度加强塑造的硬度。手的加入会影响到构图、空间及透视,两只手在体量大小、明暗对比上也有所区别,处理要简明整体,不能喧宾夺主。为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在色调上可做些主观处理。还有一点提示,要合理分配时间,以保证画面的整体完成度。

  

  三、试卷评析

  

  B类:在人物造型与形体塑造方面显示出较强的能力,头、手、茶杯之间的比例基本准确,人物面部结构严谨,形体转折处都有所交代,能够深入刻画。试卷在运用黑白色调上比较娴熟,节奏明确,对照片原本平灰色度做了提炼,在体量和质感上增强了表现力。很好地表现了头、手、茶杯之间的空间关系。

  看得出来,在面对这种高难度试题时,即便是素描能力很强的考生也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构图不够完整,布局偏左,导致左侧空间受限,肩膀和手臂不易展开,动作局促。在作画第一步骤就应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在抓人物形象特征上也有不足,额头过短,面部稍长。手部塑造差强人意,与头部比起来要弱一些,结构不清,缺乏硬度,也不够深入。

  

  B类:构图和布局比较合理,头、手与物体之间的透视及比例关系基本到位,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尚可,也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呈现出不错的绘画效果。整体形态特征表现良好。

  不足之处:面部刻画有些琐碎,黑白色调缺乏层次且不够连贯,直接影响到头像的整体性和体积感。左侧肩部由于遮挡未能交代准确,与脖子的关系存在问题。因受到纸张宽度的限制,拿着杯盖的手臂动作显得很勉强。两手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持茶杯的手形体结构有问题。

  Tips:素描人物及半身像失分点分析

  1.构图不合理的问题

  人物太大、太小或太集中,造成画面的“满”“空”“散”。

  解决办法:构图是画面表达的重要内容,在起稿前要预先进行设计谋划;动笔从整体入手,捕捉大轮廓,分割大比例,明确大位置;首先注意头、颈、肩的关系,解决动态问题,继而对不同区域进行更为深入的划分,着重于面部特征、比例、结构的把握。

  2.形不“准”的问题

  “准”是指人物结构动态严谨,特征鲜明。

  解决办法:以黑白灰关系初步构建人像的空间与体积,以便更好地把握形象特征,使画面具备相对的完整性,为进一步捕捉特征与形体结构关系提供参照。

  3.画面太“灰”的问题

  “灰”的直接原因是画面明度层次关系不明确,由于没有整体观察导致。

  解决办法:对头发、面部、脖子、衣服等黑白灰、层次、虚实等关系整体观察,整体控制。

  4.画面“碎”“平”“板”的问题

  “碎”是对人物刻画陷入局部,不分主次;“平”是平均塑造,忽略体积、空间;“板”是塑造单调。

  解决办法:明确头发、面部、脖子、肩膀几部分的空间、体积及整体关联性,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局部细节,做到“各个击破”。加强人物五官的结构与质感等方面的秩序感,从而完善画面整体的节奏感与完整性。最后对画面进行全面调整,使局部的深入刻画能够真正有益于整体的丰富性。

  

  美术高考联考系列(素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