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科技领域有啥大事?596科技热词播报告诉你

  596科技热词

  “596科技热词”是“596云网”利用全球主动发现技术分析出的十大科技热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时间段内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信息,让创新主体方便、快捷地掌握科技动态!

  2021年3月热词播报,一睹为快!

  

  图片

  NO.1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相关机构】

  1.企业

  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

  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建筑节能研究检测中心

  3.学会、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相关专家】

  张希良,清华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现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能源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张希良教授长期从事绿色低碳能源经济转型、能源技术综合评价、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机制设计等研究。张希良教授曾担任《可再生能源法》(专家建议稿)起草专家组负责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等。他还担任国际学术期刊Climate Policy的副主编,Energy、Economics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olicy等期刊编委。张希良教授曾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在Nature Energy、Nature Climate Change、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何建坤,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期从事能源系统工程、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2012年11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2019年11月16日,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周大地,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北京能源协会理事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顾问,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杂志社编委会主任,北京能源效率中心发起人,从事能源经济、能源政策和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在我国能源进口政策、能源价格改革、能源结构优质化、能源效率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并在可持续能源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方面在国内外能源研究界享有盛誉。

  【相关资讯】

  1.首份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方案出炉:2060年中国将淘汰煤电

  3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京举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系统方案。这一方案可简述为:以特高压电网做引领,推进“两个替代”,实现“双主导”、“双脱钩”。即推进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实现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具体到生产生活中,在2060年,中国煤电装机将全部退出;工业领域将以电能主导,辅以氢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9亿,替代率超90%。如果说2060太远,那我们可以看看9年后的2030。届时,中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占67.5%,全国48%的电力都将由太阳能、风能提供。

  2.殷红:今后30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138万亿元投资机遇

  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近期在采访中表示,低碳转型将创造大量投资需求。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今后30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138万亿元的投资机遇。一是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二是绿色低碳技术将加速创新,产业的绿色升级依托技术的进步,如光伏成本在过去10年中下降了80%-90%,行业投资价值显著上升;三是碳捕捉、碳封存技术也将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商业可持续。

  3.韩国完善碳中和整体方案

  韩国环境部近日发布了“2021年碳中和实施计划”。根据计划,韩国今年将致力于完善碳中和整体方案,各部门制定相关的碳中和推进战略,构建稳固有效的实施体系。“2021年碳中和实施计划”明确了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在本年度应该完成的主要事项,如国土交通部要制定2050年实现车辆100%无公害化的相关计划;产业通商资源部要制定氢能经济基本规划;金融委员会要制定金融界绿色投资指南等。韩国环境部部长韩贞爱表示:“2021年将是韩国实施碳中和计划的第一年。环境部作为牵头部门,将夯实有关政策基础,更有效推进全社会绿色转型。”

  NO.2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相关机构】

  1.企业

  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扬子江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

  3.学会、协会

  世界绿色建筑协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

  【相关专家】

  周孝清,现任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制冷学会理事、空调与热泵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土木工程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广州市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顾问专家,《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编审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暖通空调建筑节能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蒸发冷却技术、建筑能耗和热舒适性评价、气流组织和防排烟、建筑节能技术及空调系统优化等方面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20余个项目研究。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4部,提交广州市重大工程建设方案专题研究报告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教学论文五十多篇。

  吴会军,现任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副院长,建筑设备工程系系主任。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发明了有序纤维气凝胶超级绝热材料及其低成本快速制备技术,建立了各向异性气凝胶保温材料三维导热系数理论模型,创新了具有节能、不燃、耐久等高性能的气凝胶先进建筑保温系统,发展了从纳米尺度材料到宏观尺度建筑节能应用间的技术途径。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近50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

  江亿,建筑环境工程专家。先后在在清华大学热能系和建筑学院任教,1988年聘为副教授,1991年聘为教授。1988年曾赴英国在英国建筑研究院工作一年。曾参加多项IEA CBCS(建筑和社区的节能)下的国际合作项目。目前为ECBCS理事会中国代表,2005年成立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任主任。目前为国务院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IPCC第五版第三卷第九章(建筑节能减排)写作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节能。主编出版《中国建筑节能研究年度报告》。曾获得二项国家科技发明奖、二项科技进步奖:集中供热调节、溶液调湿空调、间接蒸发冷却、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

  【相关资讯】

  1.济南出台新规鼓励发展绿色建筑

  日前,济南市出台意见,对于绿色建筑予以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可获得容积率奖励,办理预售许可、资金监管享受优惠,遇到重污染天气Ⅱ级及以下应急响应可不停工,采用再生资源取暖予以资金奖补。

  2.河北秦皇岛明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

  近日,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秦皇岛市住建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秦皇岛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市行政区域内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该市还将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大绿色建材应用,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加强绿色建筑过程监管,建立新建绿色建筑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强化绩效评价,确保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有效推进。

  3.全国人大代表倪海琼:建筑碳中和,门窗节能不应缺位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倪海琼带来了《大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关于推动系统节能门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多份建筑节能方面的建议。在专访中他表示,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通过门窗流失的建筑能耗占比高达51%以上,不能忽视,大力发展节能门窗,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推行系统门窗认证体系;二是建立标准化系统门窗数据库;三是加强监理监督和社会监督;大力发展节能门窗,还需强化示范引导。为推动以系统节能门窗认证为基础的诚信体系健康稳步落地,建议率先在政府投资的项目示范应用,并对率先采用这种模式的项目在用地审批、相关税费、房屋预售、限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NO.3 源网荷储

  源网荷储互动运行是指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之间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和源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更经济、高效和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源网荷储系统的研究应用对能源发展意义重大,一是提高大电网故障应对能力,能够使大电网故障应急处理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毫秒级,为预防控制大面积停电时间提供了专业手段。二是支撑分布式电源发展。

  

  【相关机构】

  1.企业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

  内蒙古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国家能源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青海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国网能源研究院

  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

  3.学会、协会

  中国能源协会

  中国能源学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相关专家】

  李琼慧,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电网电源协调发展与智能化研究领域高级专家。长期从事能源电力发展战略规划、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新能源战略规划以及新能源政策研究,在能源及电力行业战略规划、电力供需分析预测、电力预测预警、新能源发电及并网研究、新能源发展产业政策及技术经济评价方面研究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苏辛一,电规总院规划研究部新能源处副处长,参加了“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起草了三年行动计划大纲,包括源网荷储一体化指导意见。

  岳建华,现任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1997年开始,兼任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的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高级会员,内蒙古电工学会理事,《内蒙古电力技术》主编、编委副主任等职务。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电力系统科研开发、技术服务、技术监督等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科学研究已经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已发表论文三篇,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十余篇。

  【相关资讯】

  1.两个“一体化”启动!两部委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发展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同时,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严控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此次《指导意见》中,所有“一体化”方案几乎都涉及储能,这也意味着储能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目前,政府已出台多份涉及储能发展的政策文件。有消息称,政策部门正考虑在能源“十四五”规划中就储能进行专门的产业规划,从国家层面去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路线图。

  2.风光7.2GW,内蒙古商都县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3月9日,乌兰察布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商都县三举措推动“三大产业”绿色化转变。其中指出,要做强新能源产业,立足商都县总装机容量720万千瓦的风光能资源规划,推进形成“源网荷储”互动协调的一体化能源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三峡集团100万千瓦风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示范项目等。

  3. “源网荷储”协同调控,国网威海完成全国首次省市两级日内万千瓦级空调负荷调控试验

  “最大上、下调节功率1.2万千瓦,用户侧负荷全程跟踪调控指令,响应准确。”3月24日,随着调度员清晰地报出试验结果,标志着全国首次省市两级日内万千瓦级空调负荷动态调控试验在威海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是威海“精致电网”建设首个落地成果,由山东省、威海市两级供电部门在山东电科院的技术支撑下,通过“源网荷储”协同调控平台完成,对于加快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模式转变,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中,以威海佐耀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1.5万千瓦空气源热泵作为用户侧调控对象,调控指令经省、市两级“源网荷储”协同调控平台传达至用户侧,自动跟踪新能源发电量进行闭环调整,最大上、下调节功率1.2万千瓦,试验全程响应准确。

  NO.4 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正是因为软件的特性,所以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内聚性和透明性。因此,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在于高层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

  

  【相关机构】

  1.企业

  上海寰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淳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魅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誉创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大因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凯新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长图量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Black Box(美国)

  2.研究机构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分布式控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科院计算所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

  3.学会、协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信息化系统集成行业协会

  【相关专家】

  熊劲,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ACM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数据存储技术,包括基于NVM和SSD的新型存储系统、分布式存储系统和大数据存储系统。她曾经作为骨干或子课题负责人先后参加过“863计划”重大项目曙光2000、曙光3000、曙光4000、曙光5000和曙光6000等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主持开发了曙光系列超级计算机的机群文件系统DCFS、DCFS2、LionFS、DCFS3和HVFS。获得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200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蒋德钧,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存储系统,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存储体系结构等。在ATC,PACT,ICS,SYSTOR,ICCD, WWW,TACO等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累计引用次数百余次。申请NVM相关专利十多项。承担或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优秀项目、973项目子课题、863项目子课题等科研课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Vrije Universiteit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蒋德钧博士是CCF,IEEE和ACM会员。

  【相关资讯】

  1.应对海量数据,分布式架构备份恢复正当时

  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双轮驱动下,一个海量数据时代正加速到来。IDC《数据时代2025》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总和将达到175ZB;其中,来自中国的数据量预计未来五年年平均增长30%,并且到2025年将成为全球数据量最大的区域。海量数据时代来临,一方面为企业拥抱数字化、洞悉市场规律、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了充分条件;另一方面,海量数据的存储、备份、恢复等也给传统备份方式、产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爱数公司所认为,数据大爆炸让数据备不完、存不下、管理难愈发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常态,而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备份系统,正是应对海量数据备份恢复挑战的那一副良剂。

  NO.5 电池组

  电池组,是指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

  

  【相关机构】

  1.企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爱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正大电源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工业大学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

  中国电科十八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学会、协会、联盟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中国电源学会

  中国蓄电池行业协会

  中国锂电池行业协会

  【相关专家】

  张新波,主要从事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特别是锂空气电池的研究。围绕如何通过材料设计有效克服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和电解液所存在的缺点,以解决现有锂空电池容量和能量转化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和循环寿命短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获得了系列高性能锂空电池关键材料,建立和完善了其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首次设计和开发出了可实用化的、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空气电池组器件(51安时)。以通讯作者在Nat. Energy、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oc. Rev.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他引9000余次,H指数54;多篇论文被Nature和Science等期刊亮点报道,研究成果入选“2014年度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3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1篇论文被选为热点文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1项已授权),日本专利2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作邀请50余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4年),中组部和“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支持。

  周钢,湖南大学理学博士,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电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从2009年开始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擅长技术开发和研发工作,参与并负责湖南大学动力电池研究中心的研发工作,开发出水系环保型高安全矿用锂离子电池和超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电池组。

  程一兵,现任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院士是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领域的专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中作出了可喜的成就。自2001年以来,开展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要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特别是单基板和柔性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制备技术。侧重于太阳能电池中纳米氧化钛半导体多孔膜和多孔碳对电极的制备以及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单基板电池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澳洲工业界合作,研发用连续印刷方式制备塑料基板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与技术。通过研究,发明了一种纤维形状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已发表研究论文三百多篇,申请专利13项,授权6项。多次应邀参加和主持国际会议,担任大会和分会主席,作大会主题发言或邀请报告。任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杂志国际顾问编委会委员,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Letters 杂志编委会编委,无机材料杂志国际编委。

  【相关资讯】

  1.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3月22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测试证实,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所属德国Avancis公司生产的30x30平方厘米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64%,再次打破了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标志着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不断突破CIGS薄膜组件的系列技术瓶颈,不断提高组件界面工程技术水平,为工业化量产和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特斯拉电池组成本比同业低24%,未来十年行业领先

  特斯拉的竞争优势不只在规模,也在电池成本。根据Cairn ERA 的数据,特斯拉的电池电芯成本为每千瓦时(kWh)142 美元,而通用汽车(GM)的成本为每千瓦时169美元,电动车产业的平均为每千瓦时186美元。与产业平均相比,特斯拉电芯成本低了23.7%,是特斯拉制造上的成本优势。另外,特斯拉的电池组平均成本为每千瓦时187美元,而通用汽车的成本为每千瓦时207 美元,产业平均成本为每千瓦时246美元。相较于产业平均,特斯拉电池组成本低了24%。关于未来10年的发展,Cairn ERA的研究预测,特斯拉在2030年前仍是电芯与电池组的成本领先者,但通用汽车会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并在2030之前接近特斯拉的成本。通用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投资220亿美元开发电动车。2021年,通用汽车与LG化学的电池工厂将在俄亥俄州营运,加大Ultium电池组的生产力度,有望降低通用汽车的电动车成本。

  3.Facebook新专利为AR/VR设备提出『电池组并联』解决方案

  消费电子产品一般会将并联或串联的电池组作为电源。但这种电池组至少面临两个挑战。第一,电池封装的壳体需要满足产品用例和美学要求。所以,具有紧凑形态的电池系统更欢迎。然而,联式电池组必然会增加电池系统的整体尺寸。第二,对于联式电池组,若一个电池存在缺陷(如短路),而另一个无缺陷的电池单元会将电流注入缺陷电池单元,从而可能导致热失控情况。对于这种情况,Facebook构思探索了一种用于电池并联的电池组架构,并希望提供一种对产品设计影响最小的、可靠的、低成本的电池并联解决方案。名为“Battery pack architecture f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cells”的专利申请主要描述了一种防止相邻电池短路而引起的热失控。另外,与传统布置相比,系统的整体装配要更加紧凑。

  NO.6 变速箱

  变速箱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器。变速箱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

  

  【相关机构】

  1.企业

  德国采埃孚股份公司

  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日本JATCO株式会社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采埃孚变速器有限公司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天津艾达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AW(苏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岱摩斯变速器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北京华擎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院

  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变速箱研究院

  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液力变速器重点实验室

  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3.学会、协会、联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CF自动变速箱维修技术联盟

  广州变速箱协会

  【相关专家】

  徐向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本先后担任汽车设计与制造教研室副主任,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科技处处长。中国8AT变速器第一人,2013年广州车展,首次搭载我国自主研发8挡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正式亮相。徐向阳及其团队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的技术突破,不仅迫使国外自动变速器单台降价3000元以上,国内整车成本年降低上百亿元。也正是他与团队的研发,让自动变速器终于有了“中国造”。

  苏成云,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车辆自动变速器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成功攻克自动变速器关键共性技术。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正在主持开发带启停功能及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抢占了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的制高点。获得授权专利38项,其中发明10项(国际发明1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5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检索2篇;获得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尹良杰,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变速箱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心变速箱研究院副院长,动力院副部长等职务。撰写发布论文《瑞风微混MPV控制策略研究》多篇,发明专利多项。曾获2008年安徽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类一等奖,2016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进步三等奖,201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9年安徽省第五批“特支计划”人才、“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奖项。

  【相关资讯】

  1.为什么上315晚会的总是变速箱

  2021年3·15晚会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惊讶地发现,今年被曝光的汽车缺陷均与变速箱故障有关,而近8个“汽车”上榜事件中,多达5个和变速箱故障有关,且大多数情况都是多次维修或更换后,故障依然无法消除。自动变速箱是汽车产业链条中最为“高精尖”的地方,牵涉传统的机械结构与时下最先进的电脑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控制与匹配必须“妙到颠毫”,出一点差错可能就“断档”了,因此其“容错率低”,自然易出问题;变速箱出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降低成本”,众所周知,如今的自动变速箱分为AT、双离合、CVT等几大类别,相对而言,AT的故障率就低很多,但相应的是,AT变速箱技术含量高,研发困难,成品的价格也高,像大家熟悉的采埃孚、爱信都属于这一类。而汽车厂家是不会停止对“低成本、高利润”的追求,CVT变速箱与双离合变速箱的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也低,但相应的,其在构造上就有不够严密等问题,出问题的几率自然就高。

  2.第十三届国际变速器与驱动技术研讨会即将开幕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TMC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动与驱动技术会议,已成为国内外整车及重点零部件企业技术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在帮助企业了解技术方向、提升研发能力及促进产业链对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十三届国际变速器与驱动技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7月8-9日在上海召开,将邀请更多的业界领袖、高管及专家介绍和研讨创新技术与战略,并为与会者提供更多的技术交流、思想碰撞及探讨合作的机会。

  NO.7 光刻机

  光刻机(Mask Aligner)又名:掩模对准曝光机,曝光系统,光刻系统等,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它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把掩膜版上的精细图形通过光线的曝光印制到硅片上。

  

  【相关机构】

  1.企业

  阿斯麦公司ASML Holding(ASML)

  尼康株式会社

  佳能株式会社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深圳大学光刻机研发中心

  3.学会、协会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中国光学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

  【相关专家】

  甘棕松,2017年回国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超衍射极限光学精密技术,重点研究激光微纳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有:超越荷兰阿斯麦公司第五代极深紫外光刻机的第六代双光束超分辨光刻机技术;三维微纳功能器件的光刻制造及其应用;装备开发集成软件技术等。相关研究成果在三维芯片制造,光子芯片,大数据存储,3D纳米打印,仿生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并受到国际学术界、产业界和大众媒体的多方关注。近年来,甘棕松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用论文1篇。合著书籍章节2章,专著1部。研究成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等世界顶级期刊专题评论,评论为“该方法使得(激光制造)的特征尺寸和分辨率突破了光的衍射极限”。2014-2016年主持澳大利亚科学及工业基金(SIEF)项目1项(共41.1万澳元),现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横向合作课题1项(247万元),依托于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的深圳市科委项目1项(200万元)。获得2014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Victoria fellowship称号,2019年武汉市“3551”短期创新人才称号。

  张子旸,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曾就职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加拿大亚伯塔大学、英国国家三五族半导体中心。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发光器件、高速光通信半导体激光器方面的研究。曾获“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研究员称号;荣获了加拿大阿尔伯塔杰出博士后基金-“Alberta Ingenuity Fellowship”。2014年10月加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是IEEE,OSA,MRS,SPIE会员。在“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Light:Science&Applications”, “Acs Photonics”,“Scientific Reports”,APL,OL,OE,IEEE PTL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并在由Springer和Wiley-VCH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中发表了3章著作章节。

  朱煜,现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和总体专家组副组长、技术副总师,装备组、光刻机组组长。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1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0余项(授权110余项、12项美国专利)。主要从事超精密机械与测控方向研究,包括精密测量与控制理论、超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制造装备及其系统等,研制出国内首个光刻机双工件台系统样机,关键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光刻机双工件台的先进水平。

  【相关资讯】

  1.荷兰巨头光刻机新进展,芯片制程向1nm迈进

  近日,ASML公司光刻机的研发再传捷报。ASML现在主力出货的EUV光刻机分别是NXE:3400B和3400C,预计今年年底前,NXE:3600D将开始交付,三星和台积电的3nm工艺制程将会主要使用这款光刻机。在3600D之后,ASML规划的三代光刻机分别是NEXT、EXE:5000和EXE:5200,第三代光刻机的交货时间预计在2022年以后了,大规模商业的时间甚至要到2025年前后了。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代光刻机将用在2nm工艺制程上,甚至是1nm。

  2.清华大学传来消息,光刻机关键技术获突破

  清华大学近期公开一项研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SSMB),这一次突破,找到了具有高功率、高重频、窄带宽的特性光源,这将大大提升造芯的效率和质量。也就是说,有了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国内就不用再担心解决不了EUV光刻机的光源问题了。光源对于EUV光刻机而言,可以说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只要光源的波长和频率满足了相应的要求,国内对EUV光刻机的研发就会变得简单一些。

  3.中芯国际和ASML签订12亿美元光刻机订单

  中芯国际3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根据批量采购协议,已于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期间与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集团就购买其产品签订购买单。此次的购买单为阿斯麦集团向中芯国际供应用于生产晶圆的机器,购买单的总价为12.02亿美元。中芯国际未公布订单包含的产品或机器型号,但据路透社3日报道,阿斯麦集团表示与中芯国际的批量采购交易涉及一项中低端芯片制造技术,即深紫外线光刻技术(DUV)。阿斯麦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设备供应商,实现7nm以下先进半导体制程的关键设备——极端紫外线光刻机(EUV)就由该公司生产,并且是全球唯一能够量产EUV的厂商。阿斯麦3月4日澄清称,同中芯国际的协议已于2018年1月1日签订,最初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12月31日,并于2021年2月1日延长至2021年12月底。

  NO.8 电解铝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电解。

  

  【相关机构】

  1.企业

  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阴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中国铝业铝电解过程合金化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山东省轻质合金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3.学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中国铝业协会

  【相关专家】

  徐友龙,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陕西省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型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储能材料和器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企业重大合作项目30多项。在高比容高压铝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腐蚀技术、高性能固体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高介复合阳极氧化膜技术、聚吡咯超级电容器材料、锂/钠离子电池材料、石墨烯电化学制备方法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其中5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一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奖等奖励。

  姚世焕,有色行业专家、国内外电解铝知名专家,曾先后担任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金属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总工程师、高级技术顾问等职务,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业翔,1930年9月1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业翔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特别是轻金属与铝电解及电化学冶金领域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相关资讯】

  1.2021年4-12月份预计电解铝将投产206.5万吨

  2021年4-12月份期间,预计共有206.5万吨电解铝产能将投产。另外还有134.6万吨电解铝产能未确定何时投复产。2020年中国电解铝总产量约3646万吨,较2019年增加2.57%左右。

  2.每吨利润约4000元左右,电解铝企业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

  近日电解铝利润来到4000元/吨,达到近十年以来高位。回顾历史数据,过去十年里电解铝企业利润大多数时间位于1800元/吨以下,甚至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下游企业复产复工延期导致电解铝社会库存快速攀升,铝价暴跌。电解铝企业亏损一度达到2093元/吨,但随后疫情缓解,复产复工带动光伏、建筑、电池软包等消费增量显著改善,加上货币刺激政策频出,铝价一路上涨,电解铝企业利润开始上升,直到近期利润飙升至4000元左右。近期利润飙升至历史高位,主要来源于高铝价和低成本。高铝价是基本面因素占据主导,库存水平低,且对未来去库预期较大。加上近期碳中和消息助推铝价上涨。另一方面,氧化铝等原料价格变化不大,电解铝成本涨幅有限也释放更多利润空间。

  3.碳中和重塑我国电解铝行业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厅、能源局印发《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的通知。其中,确定2021年全区能耗双控目标位单位GDP能耗下降3%,能耗增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左右,能耗总量增速控制在1.9%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下降4%以上;对于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从2021年起不再审批新增产能。近期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目标正在加速贯彻,再叠加2017年电解铝供改的深远影响,电解铝行业正在发生总量和结构的深刻变化。一是产能结构角度,目前中国原铝生产电力结构为火电88%、水电11%、核电1%,非清洁能源的火电比例显著过高,从地方政府考核、优惠电价取消以及碳排放市场化交易层面,均对火电铝的存量和新增产能构成明显压制,并对清洁能源产能加以鼓励,电解铝新增产能或存量置换正在向具备水电优势的大西南地区转移,这意味着水电铝企业具备一定的产能增长潜力。二是从边际成本曲线结构角度,水电铝、核电铝等清洁能源产能将逐渐向左端移动,而火电铝产能则向右端移动,甚至还有可能减量化,我国电解铝边际成本曲线陡峭化特征将日益凸显,这意味着水电铝企业的成本优势会日益明显。

  NO.9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相关机构】

  1.企业

  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

  2.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东省生物质气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3.学会、协会

  中国生物质能协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中国能源学会

  【相关专家】

  庄新姝,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化转化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林产品分会国际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以纤维素燃料乙醇为主的生物炼制工艺及其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绿色高效预处理工艺及机理,纤维素糖平台的构建,木质纤维原料组分高效分离解聚,酶解发酵相关工艺及机理以及半纤维素功能糖、木质素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等。在涉足20年生物质能源的相关研究中,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66篇,其中SCI/EI收录49篇,SCI论文累计引用120余次;发表会议论文40余篇,参加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20余次;申请专利32项,授权18项。主持(参与)国家基金、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等20余项。

  王承明,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研发中心副主任,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副主任。在国际核心期刊Anal. Chem.、Langmuir、J.Electroanal. Chem.、J.Food Processing&Preservation和国内《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科学学报》、《色谱》、《化学试剂》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SCI收录6篇,最高影响因子5.25,累计影响因子15.0以上。鉴定成果:油菜籽直接转化生物柴油技术研究,湖北省科技厅组织技术鉴定;活性多糖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湖北省科技厅组织技术鉴定。获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十一届中国色谱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共10篇)。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校首届多媒体课件三等奖、校首届规范课程教学工作计划优胜奖。

  朱锡锋,教授,生物质能领域资深专家,主要研究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油、生物油特性与燃烧技术、生物油精制与应用等,他对生物质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尤其在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雾化燃烧与生物油提炼精制汽、柴油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产业化成绩极其突出。朱教授主持开发的大型生物质快速热解系统,属于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装置,对于我国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受到了中央、省部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关资讯】

  1.全国工商联:清理相关歧视性政策,让生物质能享受公平待遇

  我国生物质资源尤为丰富,可再生、清洁低碳的生物质供热,对减碳、降碳,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及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标准的缺失,加之各地方政府对生物质供热的要求过于严苛,导致生物质供热难以推广。为此,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在其提交的集体提案中建议,发展生物质供热要制定独立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鼓励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支持、发展生物质能”,要让生物质能的政策享受与风、光、水、核等一致且公平的待遇。全国工商联建议:一是制定独立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是按照地域分级设立污染物排放标准。

  2.“十四五”时期,生物质能市场潜力加快释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正迎来诸多利好。“农林生物质发电与水电、光伏发电、风电等同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发挥着巨大作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接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农林生物质发电特有的环保、扶贫、民生三大属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十四五”阶段,生物质能的市场潜力正逐渐释放,中长期前景良好,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目前也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在李寅看来,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应着力解决行业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举措,助推行业走绿色低碳、自然循环、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

  3.中巴生物质能合作前景广阔

  2021年3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能源有关项目建设和运营总体顺利,为巴方提供了大量稳定、廉价的电力,也为巴基斯坦政府增加了税收收入,发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有信心,中巴能源合作将继续为巴基斯坦的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更大贡献。”能源领域合作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中之重,在绿色、碳中和的全球发展趋势下,未来生物质能将有机会在各能源类型中脱颖而出,为两国能源合作开辟新的可能。中国在生物质能科技装备方面优势显著,该领域合作将会成为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项目的新起点。

  NO.10 核燃料

  核燃料(nuclear fuel),可在核反应堆中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实用核能的材料。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是获得实用铀棒核能的两种主要方式。铀233、铀235、铀238和钚239是能发生核裂变的核燃料,又称裂变核燃料;氘和氚等能发生核聚变的核燃料,又称聚变核燃料。

  

  【相关机构】

  1.企业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全球核燃料公司(GNF)

  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法马通(Framatome)

  2.研究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原件及材料研究所

  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核燃料元件基础科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中核北方冶金研究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核安全局

  3.学会、协会

  世界核协会(WNA)

  中国核学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相关专家】

  周邦新,核材料、核燃料元件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65年至1967年在英国Newcastle、Cambridge大学进修。曾工作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金属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现为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多年从事核材料及核燃料的研究工作,对金属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织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了核工程中有关材料方面的不少关键性难题和生产中的质量问题。组织领导了研究堆用低浓铀板型燃料元件的研究和国内首批生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30多年对锆合金及其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冠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材料专家,核工业特种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反应堆材料和燃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核燃料与工艺技术的研究。

  陈念念,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陈念念一直从事核燃料循环专用设备的研制和相关工艺的研究。

  【相关资讯】

  1.核燃料性能的最新突破

  为了应对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能行业的经验反馈和美国能源部(DOE)指示,法马通(Framatome)启动了先进核燃料开发计划,目前有两种EATF设计正在开发和测试中。铬强化燃料芯块方面,法马通的镀铬覆层样品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欧洲接受辐照试验,领先于其他的EATF技术。在铬强化芯块设计中,粘塑性响应进行了改善,可以降低芯块-涂层相互作用(PCI)过程中涂层上产生的应力。在失水事故试验中,铬涂层膨胀较小,表现十分良好,而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了燃料棒和堆芯的安全状态(形状未发生太大变化)。通过铬强化材料的防护,燃料未发生过大的位移。这些设计改进中,燃料容量也提高了,意味着燃料组件可以使用更长时间,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将使美国PWR燃料循环时间从18个月延长到24个月。随着法马通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工艺的发展,欧洲和美国正在进行先进涂层的BWR应用。计划于2021年生产第一批美国商用辐照铅测试棒。

  2.中国技术创世界纪录,解决核原料利用问题

  最近,广东惠州又传来了好消息,新的“大国重器”——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的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在全球上第一次实现了束流强度10毫安连续波质子束176千瓦运行指标。中科院方面表示,面对发达国家的重重技术封锁,目前这种连续波束流的强度以及功率,都远超国际上的同类装备,就此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新突破的技术基础上,核电站燃烧的铀资源的利用效率,迈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将能形成低排放可靠性高的新型核能系统格局,这也将助力核废料的清洁处理,新元素的合成研究,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规模化量产。

  热词排名由“596云网”提供;

  词条介绍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