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山东大学取得ECMO样机突破,量产后可打破美德技术垄断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ECMO这个词就频频出现在大众视线中。所谓的ECMO就是人们俗称的“人工肺”,能够为那些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和循环,可以说是重症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直以来,ECMO身上就有“能救命”“有奇效”“异常昂贵”的标签,过去在普通的临床治疗中,很多家属也都陷入两难的选择中,因为ECMO能够救命,只是其开机费用就是5万起步,如此昂贵的费用并非所有家庭都能承担得起。而且该设备十分稀缺,目前我国内地仅有400台ECMO设备,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尽管所有设备都驰援湖北,但ECMO设备依然紧缺。

  和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相比,ECMO每套售价超100万元的价格并不是特别昂贵,但是其折旧率很高,临床使用成本丝毫不比大型设备低。而且放眼全球市场,目前能够生产ECMO的厂商仅有3家,还都是国外厂商,也就是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ECMO设备,这主要受技术门槛、核心材料被国外厂商垄断等多重因素的限制。这种设备我国长时间依赖进口,缺失定价权,这对我国而言也是不利的。

  此次疫情也再次让人们意识到ECMO的重要性,也推动了国内厂商对ECMO设备的研发。

  近日,山东大学刘淑琴研究团队传来好消息,其自主研发的国内ECMO样机已经实现突破,从制造出来至今已经完整运行了30多天,这期间未出现机器停滞或其他故障,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动物血液试验阶段,如果动物血经过样机交换后血液中的各项指标依然能够达到国际标准,那么ECMO不久之后就能实现国产化,补足我国在这一领域存在的短板,日后也有望彻底打破国外厂商对ECMO的垄断。

  刘淑琴表示,他们团队研发的ECMO设备从性能上能够替代进口设备,如果能够顺利实现批量生产,那么国产ECMO设备每台价格只需10万元左右,耗材有望降至3万元,将进一步降低ECMO设备的成本费用,也能推动ECMO设备实现从进口到自主生产的转变。同时,刘淑琴表示,团队研发的ECMO样机已经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2项授权专利,还有一项正处于实质审查中。

  据悉,该团队此前也承担多项和人工心脏泵有关的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取得了多项成果。如今疫情爆发,该团队又在ECMO设备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不仅补足了国内医疗行业的缺陷,也意味着日后在这一领域国产厂商可以和国外公司展开竞争。不知道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