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派神书房:3-6年级如何背古诗更高效?

  派派老师,北京高考文科前5,北大中文系本硕,原学而思S级语文教师,在北大附小、十一学校(母校)开展多场国学讲座。共教过25万学生,全网近100万粉丝,对国学、阅读和写作教育有深入了解。

  前言:

  现在每天能收到几十条家长朋友私信问古诗词的事情:

  “娃背古诗太慢了怎么办?”

  “娃背古诗没兴趣,死记硬背劝不动怎么办?”

  “娃背古诗白背了,过段时间忘,写作文总是用不上。”

  正好近日感谢“双减”,平日里得了些空闲,决定争取重新更新一下公众号,分享一些国学、阅读和写作教育的一线心得和小妙招,都是爸爸妈妈在家可以用的。喜欢的话,咱们以后不见不散。

  其实,孩子古诗词背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理解。他不懂,就只能死记硬背。但这样下去,不仅没什么价值,还会直接造成三个问题。

  1、造成这个孩子学习兴趣丧失。

  2、造成这个孩子学过之后根本用不上。

  3、造成这个孩子拖延、拖沓、缺乏执行力,等等。

  谈到古诗词背诵怎么理解,我想跟大家讲讲当年自己的真实故事。

  我小学三年级那会儿,2004年左右,大街小巷都在播《江南》,我遇见了人生中对我来说影响极大的一位语文老师(为免打扰已退休的特级教师、恩师,她的姓氏我只能隐去)。

  她当时在史家胡同小学任教,那会儿政策还没那么严,公立校名师可以出来辅导。于是,每周六晚上7点到8点40,我和我妈风雨无阻,坐着慢吞吞的公交车,去和平里那儿的精诚学校上课(现在不知是不是已经倒闭了)。

  

  (精诚小学图片)

  学校门口就有家城隍庙小吃,第一周我是叼着小笼汤包进去的,当场就被她吼出来了,说吃完了东西再进教室。这是我第一次在辅导班上被吼,吓了一大跳,也感受到了严师的威力。

  因为我是第一次去,她让我拿一篇作文给她,我随手交了一篇,她看过之后,直夸我的写作有灵性,因为用了一个词汇叫“幽香”。

  “你词汇量很棒,应该看了不少书吧?”我确实,从一年级开始,在我妈的严格要求下,每年保证几百万字的阅读量是没问题的。

  她听了回答很高兴,说:“你从今天开始,去默写唐诗,把小学150多首必背古诗词全都默写一遍。”

  我那会儿可听话,老师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一个多月就把150首唐诗默写完了。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又是一个周六,我就跟她报喜,她说,很好,你回家之后写篇作文,题目就叫做《冬日梅花》,下周拿来给我。

  我看到之后就想,我也没见过梅花。我在北京长大,冬天不是那么容易见到梅花啊!没见过,我就胡写,我就编,我在姥姥家见到了梅花,星星点点的,特别好看,写了好几百字,我当时3年级写作文就能写800字了,这就是因为阅读量足够大。

  作文交上去,又过了一周,到了上课的时间,我刚进门,老师就不理我、不看我了,对我没有一点好脸色。我当时吓得很慌。

  终于等到下课了,我妈来接我,老师把作文纸直接摔到我桌子上了。一点不带客气的,劈头盖脸冲我一顿骂:“你背了一个月的唐诗,里边至少有三首梅花,有王冕的《墨梅》,有王安石的《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这三首梅花的诗歌,为什么在你的作文里边,一处引用也没见到?你真的理解了诗人写的梅花是什么了吗?”

  各位家长们,你们孩子是不是跟我有一样的问题?他是不也是背完唐诗,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背啥?而且写作的时候根本用不上?时间都花了,苦也吃了,最后半点好处捞不到,换你们着不着急?

  我从孩子的视角给你还原一下这个是怎么回事。老师要求我背,我妈要求我背,我就背就完事了。我心里只关心这一首诗,二三十个字,我能不能从嘴巴里念出来。至于理解、运用,根本不是我关心的话题。我就没想着,背古诗的时候,还得用在写作上,你们说对吧?

  所以,很多时候,大人们着急,但是小孩根本不知道大人在着急啥。大人的要求,小孩根本不知道,小孩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如果家长能跟孩子说清楚为什么要理解了背古诗、怎么理解了背古诗,孩子还是很愿意去做的。

  回家之前,老师教了我一招,以后背古诗,第一要看画面,第二要看翻译。

  什么叫看画面?就拿梅花为例,好的古诗词书里都有插图。不多欣赏一下梅花,还指望能用得上,属于痴人说梦。

  

  (不看这样的梅花,孩子怎么会认可梅花的美?)

  现在网络发达了,打开抖音、快手、视频号,输入“梅花”,按高赞排序,很多美丽动人的梅花就浮现在孩子的眼前了。他看得足够多,印象足够深,都能够辅助他去理解梅花的审美含义。

  什么叫看翻译?好的古诗词书底下一定是有逐字翻译的。不认真读一下翻译,有很多意思其实都搞错了。举个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小时候一直是两个两个断句:送元/二使/安西。但这根本就是错的!

  正确的断句是: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送别/好朋友元二/出使/安西”的意思。你说说,不看翻译能成吗?

  

  (应该有不少同样错了的家长朋友)

  虽然语文教材里说,小学3-4年级都只需要理解文言文的大意,5-6年级才需要做一些详细的翻译,但是我从一线教学经验出发,这种较低的要求负面作用真的挺大的。很多孩子不看画面、不翻译诗歌,到了高年级就会发现自己的基础字词、文化积累一团糟。

  一般来说,2年级的孩子,父母就可以带着他一句句翻译诗歌了。3-6岁的还不用着急翻译,多听听歌曲,磨磨耳朵就好。

  当然了,父母带着孩子,长期坚持用画面法和翻译法学诗歌古文,肯定是有难度的,不想麻烦自己、想麻烦派派老师的各位朋友,也可以把娃的国学启蒙丢给我。1天1块钱,一年365节国学课就365元,一顿火锅钱,给你家娃请个每天到岗的北大学霸来陪读。

  如果想报名课程的,可以添加我的微信:

  【由于每天添加我的家长太多,而且因为平时要备课、录课;所以可能通过添加跟回复都会有延迟,看到了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这个古诗词理解专辑,后续还会陆续更新的。明天我会换换口味写别的,大家有问题的也可以在后台留言,我看看哪个板块想听的人多,哪个部分人多,我就写哪个。

  1、识字

  2、古诗

  3、古文

  4、长篇名著

  5、成语、寓言、童话

  6、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