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结婚法定年龄降低至 18 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原标题:男女结婚法定年龄降低至 18 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鲁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将向大会建议修改《民法典》1047条的规定,将结婚年龄规定为“结婚年龄,不得早于十八周岁。”同时,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尽快出台全国全面放开生育的政策。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曾经对多生超生严抓严打,为何如今这么迫切地希望大众多生孩子,甚至为了多生孩子,连法定婚龄都可能被降低,18岁?连自己都是个孩子上学还没上完就得结婚生子,怕不是比亲生父母都着急自家孩子的婚育问题呀。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看一下这组数据,自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国出生人口依然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1786万;2017年:1723万;2018年:1523万;2019年:1464万;2020年更是达到了:1003.5万(公安登记);相对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截止到2019年末,中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而且,我国出生人口逐年降低完全无法弥补过去相差千万级别的人口鸿沟,所以说2060年之前,中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快速上升。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标准,而我国将在老龄化严重的路上一路狂奔。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哪些?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应对?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养老问题,现阶段东北三省养老金已经告急,而往后养老金只会越来越严重,抚养比是指几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的比率,而我们的人口结构未来发展一定是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因为既有人口的数量已经存在未来肯定是老人一年比一年多,而新出生的人口反而因为现在生活压力等多方面原因越来越少,此消彼长之下养老问题就是中国社会未来的灰犀牛,缓慢而影响严重。

  除了养老问题,每年的新增劳动力赶不上每年的退休劳动力,延迟退休势在必行,大概率80、90后退休都会被推迟到男生65岁、女生60岁以后,这样不仅可以减缓养老金发放的压力还能多为社会增加一定量的劳动力。如果劳动力萎缩,且自动化生产并没有全面普及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产能降低、经济增速减缓甚至停滞,相应的劳动力价格也会水涨船高,我们的人口红利最近几年已经消耗殆尽,这也是很多工厂外迁的原因之一,没有廉价好用的劳动人口,未来的普通蓝领收入肯定不比普通大学生的工资低,甚至高于大学生的。而普通人面对未来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下降、未来发展预期不高等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解决方案:前往人口净流入高的城市发展,因为人口有流入可以对冲老龄化甚至保持该城市年轻的人口结构,参考珠三角的城市群的养老金结余是全国最高;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消费主义的观念,注重保障自身资产的增值,减小消费、增加投资和储蓄;做好父母和亲人的医疗保障,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将会频发,有保险托底可以避免因病返贫的风险。

  责任编辑: